【按:"女性、多元文化、身体自由"是左派"主流话语",艾尔诺也说自己是左派,所以她获奖乃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受"进步主义思想"影响而把奖项颁给"政治正确"。一位保守派批评家说,这也是"基督教文明"整体衰落的结果,不论是政治、文化、艺术,大家关注的中心已经从世界整体,缩小到"个人身体",从美国保守派与进步派关注的议题就可以看到,不论是同性婚姻还是变性、堕胎,涉及的都是身体自主权,如何不承担后果以满足肉体欲望——这种评论,显然是右派的,而美国右翼大本营只剩下基督教,基本固守中西部和南部保守州,那裏的許多家長已在恐懼孩子們在學校裡被「性別多元化」所侵擾,显然他們不敌东西两岸大都市里的年青世代,还不要说后者拥有电子、网络等信息时代的利器。】
雅斯贝斯所谓"轴心时代"的几大体系,以色列一神教、印度几个宗教、中国儒道、希腊哲学,到现代如晨星陨落,多数不济,基督教强似他者,虽不免也有衰微,但是显然她统领之地域国度,已稳坐世界霸权。
可是回溯其所来之径,你看到的却是斑斑血泪和荒谬。有本书《二十世纪知识史》(The modern mind by Peter Watson),将佛洛伊德奉为现代西方第一人,也说人类进入现代之际遭遇了三次挫折:第一次是哥白尼发现地球并非宇宙中心;第二次是达尔文发现人类并非超越于动物界,而是与其他动物一样服从"生物演化"自然法则;第三次即佛氏,发现我们头脑里有许多未知的、潜意识的、甚至不可控制的力量。
若论"挫折",第一次世界大战居然是所谓"现代"的一个缘起,而不是什么"文艺复兴",这场意外的大厮杀,以其血腥而引领了西方所有蓓蕾初开的科学门类之幸逢其时、大显身手。1916年7月,索姆战役(battle of Somme,966公里,从比利时海岸穿过法国到瑞士的漫长战壕)一打响,十一万英军在十三英里长的战线上发起进攻,第一天伤亡六万人,超过两万尸首横卧无人区。英军总共损失37万人,平均每天七千人,战后英军有一半人的年龄在19岁以下,人称"失去的一代"。
说它"意外",是因为1914年正是十九世纪将西方文明引向峰巅的起点。"这个文明,在经济上是资本主义,法律宪政结构上属自由主义(liberalism),其典型的支配阶级,则为资产阶级中产阶级。科学、知识、教育、物质的进步,以及道德的提高,都在其中发光发热。这个文明,也深信欧洲是天下中心,是科学、艺术、政治、工业、一切革命的诞生地。"
但是这个文明在四十年间,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几乎没人相信它还能存活。作为它崩溃的后果,又有两股浪潮兴起——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试图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伴随着动乱和革命浪潮登台,席卷了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和六分之一面积。自由资本主义只有与共产主义联手,才能击败法西斯主义,这段"资""共"合作时期不啻为二十世纪最诡谲的一刻——若无共产主义(苏联)付出的代价,西方自由主义政体恐难存活于法西斯主义;二战后也因为苏俄的存在和刺激,资本主义才获得灵感,幡然图新。若不是十九世纪资产阶级社会的解体,也不会有十月革命和苏联。
犹太作家莱维(Primo Levi)说得最精粹:
"我们侥幸能活过集中营的这些人,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见证人。这种感想,固然令人不甚自在,却是在我读了许多受难余生者,包括我自己在内写的各种记载之后,才慢慢领悟。多年以后,我曾重读自己的手记,发现我们这一批残存的生还者,不但人数极为稀少,而且根本属于常态之外。也许是运气,也许是技巧,靠着躲藏逃避,我们其实并未陷落地狱底层。那些真正掉入底层的人,那些亲见蛇蝎恶魔之人,不是没能生还,就是从此哑然无言。"
由此艾伦•布卢姆(Allan Bloom)的愤怒是有道理的。他痛恨摇滚乐,认为是野蛮,尤其对于儿童,潴留于性、仇恨、讨好、伪善,没有任何高尚、庄严、深刻和细腻,"我觉得它毁灭年轻人的想象力,使之对艺术难以再产生热情,而这就是liberal教育的实质。"他还说这跟毒品完全一样。他也申斥女性主义,一种新的心理学(行为科学),年轻一代热衷一切事物的平等,却又特别在种族方面。
他以教师的经验,观察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美国大学生的品行明显改变,学校也随之变得更糟,他写了《美国精神的封闭》(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这本书。五十年代相比于混乱的欧洲,美国大学是世界上最好的,五十六十两个十年的繁荣造就的学生,爱冒险且认真,有理想和知识渴望,是大学的主要氛围。从六十年代晚期衰落开始,并且也是美国文明的衰落。
他说自由和理性,这些今人享受的礼物,都是靠前人思考、搏斗而来的——不像毒品文化和街头文化——是深刻、理智、平等获得的,其作为智性是整体性的。
许多社会科学的理念的发现和再发现,主要是德国思想家介绍的,如黑格尔、康德、尼采、韦伯、胡塞尔、海德格尔,一个严肃的生命,意味着清醒地意识到我们所面对的选择:理性/革命,自由/匮乏,善/恶,自我/他者,此即文学所谓的"悲剧"。他也调查,哲学家如柏拉图、阿里斯多德、罗素、洛克等,在学生中间还有多大影响;他也批评大学玩忽职守,割裂理性,自保于日益"政治正确"的世界:
"哲学的本质是放弃所有权威,而独钟于个体的理性……大学必须蔑视公共见解,因为它必定使之得以自保,去探索甚至发现真理,它必须专注于哲学、技术、人文,专注于科学家如牛顿、笛卡尔、莱布尼兹,他们具有科学的综合视野并致力于整体的秩序,如此便有助于保存那些在民主制似乎被忽视的东西。"
布卢姆遭致许多同行的憎恨。
以赛亚•伯林1997年临终前不久,答BBC记者问一生中何事令其最惊异:
"我苟全性命于乱世而已,这个世纪之糟未曾有过,野蛮无人性,毫无理由地毁灭……但假如我们把眼光从恐怖丑恶移开,则人类智性趋势之深远发展也是明显的,科学改变了人类的思想,成为人类的主要活动,成为一种象征,一种道德权威。科学的一个明显结果是技术进步,其哲学影响却常被忽略,它不像宗教和政治理论那样许诺改善全球人类的条件,而是逐步、渐进地向个人提供对生活的强大的控制手段和自由,没有什么「两难」、「异化」。"
附:
为"身体写作"正名,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政治正确"?
不是颁给坚守"言论自由"的作家鲁西迪、不是反抗"谎言、媚俗现实"的昆德拉,也不是"反乌托邦"的阿特伍德,这届诺奖依然出乎意料颁给了法国作家安妮·艾尔诺。一位絮絮叨叨个人记忆与"身体体验"的女作家,这是诺奖对诺贝尔遗嘱颁给"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杰出文学作品"的反叛吗?
01
10月6日,诺贝尔文学奖揭晓,瑞典学院宣布法国作家安妮·艾尔诺摘得桂冠,其获奖理由是:"因为她以勇气和高度敏锐度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疏远和集体限制"。
很多人问,安妮 ·艾尔诺是谁?大部分中国读者没有读过她的书,说是在法国很有名,得过"杜拉斯文学奖"。杜拉斯的作品就很难读,被认为是"知识分子写作",作品很"小众",生活也很拮据,不像萨特、波伏娃等引领"文化潮流"。杜拉斯直到晚年转向通俗文学,以她早期经历的自传小说《情人》一炮而红,"异国不伦之恋",一位白人少女与一位黄色人种富二代,这样的惊世骇俗,一反她以前的謷牙诘屈而是以口语化、短句,个人讲述,回忆夹杂旁白而取胜。
艾尔诺更极端,无人称、无故事情节,全是记忆的碎片与事件的发散堆积,创造出"一个人的生活博物馆"。
"吃饭、睡觉、性爱",一切围绕个人身体展开,历史事件变成背景,严肃的世界被消解。
艾尔诺只在国内出过一部中文版作品《悠悠岁月》,有人说人民文学社压中了。如果人文社压中了,她的书早就印好待售。事实是,得知她获奖,很多人到网上搜有关她的书籍,才得知缺货。人文社赶紧加印,目前是预售。她的书以前卖的并不好。
这两天看到很多评论家对她的溢美之词,大家不好意思说"看不懂",既然获诺奖了,一定是达到了水平线,我们不得不调整认知。但我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或许她在文本上有创新,碎片化的写作、记忆也符合这个网络时代,但要说是"卓越的作品"我并不苟同,也可以说是我的阅读还是偏"严肃文学",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福克纳、黑塞、莱辛等等,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作家,他们在为人类精神建立"一个磅礴的世界"。
02
"女性、身份政治",这是西方文化的"主流",代表左派"身体解放"的高峰,但同时也是人类精神的死胡同。
不论媒体如何美化:平实的写作,文本创新、拼贴,反男性宏大叙事等等。但艾尔玛在法国还是遭至不少质疑,她也说到"羞耻、羞辱",像是女性独有的经历,因为这些都与女性身体和生理有关:月经、初潮、乳房、怀孕、堕胎,这些私密问题变成了"显问题",说明世界愿意"倾听女性"声音,笔是女性表达自己的武器,但"个人记忆"或者说放大的"个人心理感受"是否就是女性的普遍性问题或者说是世界的真相呢?这依然是把女性放在一个"她者"的位置,犹如波伏娃在《第二性》所说,女性习惯把自己放在一个从属地位,从她把爱情当作事业那一刻就注定了,因为她主动把自我价值的评判交给了男性,而男性天生会把事业放在生命重要位置,爱情只是生命的一部分。
由"个人"构成整体,从个人的正义到社会的正义,从经验世界到超验世界,文学一直在拓展"精神性审美"。但后现代却否定了超验世界同时反现代理性,只好在现象世界寻求慰藉,然后又缩小至身体的"短暂激情"。这或许也是文学、艺术的整体困境。一位保守派批评家说,这也是"基督教文明"整体衰落的结果,不论是政治、文化、艺术,大家关注的中心已经从世界整体缩小到"个人身体",从美国保守派与进步派关注的议题就可以看到,不论是同性婚姻还是变性、堕胎,涉及的都是身体自主权,如何不承担后果以满足肉体欲望。艾尔诺正符合"女性、多元文化、身体自由"等左派"主流话语",她也说自己是左派。她的获奖看似意外但也是情理之中,受"进步主义思想"影响的评委自然会把奖项颁给"政治正确"。
03
艾尔诺在《简单的激情》里大胆、粗鲁的描述,曾被法国批评者判定为淫秽和悲观主义者的作家。但对于反传统的作家来说,污物、生理性描写恰恰被认为是"革命",他们可以把"神圣"的一切拉下神坛,呈现世界最荒芜、人性最污秽的一面。
这也是后现代主义的特点,世界一切都是虚无,没有意义,也没有公理。唯有个人的主观感受是真实的。
应该说时代给了"个人书写"机会,让诺尔玛可以获奖。根据她小说改编的电影《正发生》2021年获得金狮奖。小说讲述在1963年的法国,一位才华横溢的23岁女学生安妮意外怀孕,但当时法国女性被禁止堕胎,安妮原本一片光明的前途因此骤然被蒙上阴影。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她的肚子也越来越大,在羞耻和痛苦中,安妮试图脱离困境束缚,尽管冒着锒铛入狱的风险。小说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安妮在寻求帮助时所受到的身心折磨,这很容易引起女性共情。
鉴于近年来美国围绕女性"堕胎权"的政治斗争日益激烈,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罗伊诉韦德案",让美国自由派十分不满。这部影片近日将在美国放映,也将是从文艺方面的一次回应。
《正发生》电影海报
碎片化,瞬间的个人感受,是后现代小说的风格,如果读者要把瞬间的感受放大到人的一生幸福来做抉择,那一定会被带到沟里。
所以,读者在阅读这些作品需要更丰富的阅读经验,脑补背景、原因,不然,我们一定会得出错误结论,会把"生孩子"当作阻碍个人成功的绊脚石,只要能"堕胎"问题就解决了,而不是去想,性自由的后果会伴随怀孕的风险,女性该如何保护自己,其实决策权可以掌握在发生关系前,之后也可以用药物阻断,而不是要等到胎儿成形,然后才在个人前途与胎儿生命之间做抉择。况且个人前途与生育孩子也不构成绝对的关系,所以,这样的痛苦比之生存、战争、强权、虐杀、政治谎言还是要轻。
因而,较之碎片化的写作,我还是更喜欢宏大、严肃的文学。说我传统、落伍也罢,因为我还是相信精神超越物质,精神性审美要高于感官体验。
01
10月6日,诺贝尔文学奖揭晓,瑞典学院宣布法国作家安妮·艾尔诺摘得桂冠,其获奖理由是:"因为她以勇气和高度敏锐度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疏远和集体限制"。
很多人问,安妮 ·艾尔诺是谁?大部分中国读者没有读过她的书,说是在法国很有名,得过"杜拉斯文学奖"。杜拉斯的作品就很难读,被认为是"知识分子写作",作品很"小众",生活也很拮据,不像萨特、波伏娃等引领"文化潮流"。杜拉斯直到晚年转向通俗文学,以她早期经历的自传小说《情人》一炮而红,"异国不伦之恋",一位白人少女与一位黄色人种富二代,这样的惊世骇俗,一反她以前的謷牙诘屈而是以口语化、短句,个人讲述,回忆夹杂旁白而取胜。
艾尔诺更极端,无人称、无故事情节,全是记忆的碎片与事件的发散堆积,创造出"一个人的生活博物馆"。
"吃饭、睡觉、性爱",一切围绕个人身体展开,历史事件变成背景,严肃的世界被消解。
艾尔诺只在国内出过一部中文版作品《悠悠岁月》,有人说人民文学社压中了。如果人文社压中了,她的书早就印好待售。事实是,得知她获奖,很多人到网上搜有关她的书籍,才得知缺货。人文社赶紧加印,目前是预售。她的书以前卖的并不好。
这两天看到很多评论家对她的溢美之词,大家不好意思说"看不懂",既然获诺奖了,一定是达到了水平线,我们不得不调整认知。但我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或许她在文本上有创新,碎片化的写作、记忆也符合这个网络时代,但要说是"卓越的作品"我并不苟同,也可以说是我的阅读还是偏"严肃文学",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福克纳、黑塞、莱辛等等,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作家,他们在为人类精神建立"一个磅礴的世界"。
02
"女性、身份政治",这是西方文化的"主流",代表左派"身体解放"的高峰,但同时也是人类精神的死胡同。
不论媒体如何美化:平实的写作,文本创新、拼贴,反男性宏大叙事等等。但艾尔玛在法国还是遭至不少质疑,她也说到"羞耻、羞辱",像是女性独有的经历,因为这些都与女性身体和生理有关:月经、初潮、乳房、怀孕、堕胎,这些私密问题变成了"显问题",说明世界愿意"倾听女性"声音,笔是女性表达自己的武器,但"个人记忆"或者说放大的"个人心理感受"是否就是女性的普遍性问题或者说是世界的真相呢?这依然是把女性放在一个"她者"的位置,犹如波伏娃在《第二性》所说,女性习惯把自己放在一个从属地位,从她把爱情当作事业那一刻就注定了,因为她主动把自我价值的评判交给了男性,而男性天生会把事业放在生命重要位置,爱情只是生命的一部分。
由"个人"构成整体,从个人的正义到社会的正义,从经验世界到超验世界,文学一直在拓展"精神性审美"。但后现代却否定了超验世界同时反现代理性,只好在现象世界寻求慰藉,然后又缩小至身体的"短暂激情"。这或许也是文学、艺术的整体困境。一位保守派批评家说,这也是"基督教文明"整体衰落的结果,不论是政治、文化、艺术,大家关注的中心已经从世界整体缩小到"个人身体",从美国保守派与进步派关注的议题就可以看到,不论是同性婚姻还是变性、堕胎,涉及的都是身体自主权,如何不承担后果以满足肉体欲望。艾尔诺正符合"女性、多元文化、身体自由"等左派"主流话语",她也说自己是左派。她的获奖看似意外但也是情理之中,受"进步主义思想"影响的评委自然会把奖项颁给"政治正确"。
03
艾尔诺在《简单的激情》里大胆、粗鲁的描述,曾被法国批评者判定为淫秽和悲观主义者的作家。但对于反传统的作家来说,污物、生理性描写恰恰被认为是"革命",他们可以把"神圣"的一切拉下神坛,呈现世界最荒芜、人性最污秽的一面。
这也是后现代主义的特点,世界一切都是虚无,没有意义,也没有公理。唯有个人的主观感受是真实的。
应该说时代给了"个人书写"机会,让诺尔玛可以获奖。根据她小说改编的电影《正发生》2021年获得金狮奖。小说讲述在1963年的法国,一位才华横溢的23岁女学生安妮意外怀孕,但当时法国女性被禁止堕胎,安妮原本一片光明的前途因此骤然被蒙上阴影。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她的肚子也越来越大,在羞耻和痛苦中,安妮试图脱离困境束缚,尽管冒着锒铛入狱的风险。小说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安妮在寻求帮助时所受到的身心折磨,这很容易引起女性共情。
鉴于近年来美国围绕女性"堕胎权"的政治斗争日益激烈,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罗伊诉韦德案",让美国自由派十分不满。这部影片近日将在美国放映,也将是从文艺方面的一次回应。
《正发生》电影海报
碎片化,瞬间的个人感受,是后现代小说的风格,如果读者要把瞬间的感受放大到人的一生幸福来做抉择,那一定会被带到沟里。
所以,读者在阅读这些作品需要更丰富的阅读经验,脑补背景、原因,不然,我们一定会得出错误结论,会把"生孩子"当作阻碍个人成功的绊脚石,只要能"堕胎"问题就解决了,而不是去想,性自由的后果会伴随怀孕的风险,女性该如何保护自己,其实决策权可以掌握在发生关系前,之后也可以用药物阻断,而不是要等到胎儿成形,然后才在个人前途与胎儿生命之间做抉择。况且个人前途与生育孩子也不构成绝对的关系,所以,这样的痛苦比之生存、战争、强权、虐杀、政治谎言还是要轻。
因而,较之碎片化的写作,我还是更喜欢宏大、严肃的文学。说我传统、落伍也罢,因为我还是相信精神超越物质,精神性审美要高于感官体验。
END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