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2日星期二

报导者时间:大国浮城:Omicron 重击香港,中国强力清零模式可能在港实现吗?(夏晓语、林乐纾)

20220222

Omicorn席捲全球各国,香港亦无法倖免,2月起出现海啸式社区爆发,确诊个案在春节过后几何级增长,近两週的确诊数超出前两年的确诊累计。面对凶猛的变种病毒,港府一直高举北京所强调的清零旗帜,特首林郑月娥扬言「向病毒投降不是一个选项」。然而强硬口号背后,港府也无法完全複製中共强力清零的模式。向来以良好服务和细緻管理着称的香港,这次被诟病「既做不到清零、也做不好共存」,乱象背后有何成因?中国引以为傲的强力清零模式,有可能在香港实现吗?

抗疫两年,香港关口半封闭已久,各地旅客赴港、香港居民从海外返港也需隔离至少14天,免隔离的通关久未实现。这波疫情过后,香港如何在政治阴霾下走出疫情和经济的困局?

2022年2月中,不少病人在明爱医院急症室外临时搭建的隔离区休息及等候。(摄影/陈朗熹)
2022年2月中,不少病人在明爱医院急症室外临时搭建的隔离区休息及等候。(摄影/陈朗熹)

2月17日晚上7时多,香港有雨,天气阴冷,位于香港繁忙市中心的明爱医院,因病房入住率爆满,急症室外的露天地方被划成分流区,一张张病床紧挨并列,老弱病人被迫躺在户外冒寒。这个画面被香港和外国媒体广泛报导,引来民怨沸腾。而在帐篷下,数月大的婴儿、一家四口、虚弱老人全都在等──等待遥遥无期的複查结果和早已满床的病房。

医院外,80岁的陈婆婆坐在轮椅上,等待複查结果已超过5小时,寒风中只能依偎身上的锡纸急救毯保暖。在旁陪伴的儿子向《报导者》透露,未有接种疫苗的母亲当天早上喉咙痛,自行检测呈阳性,一老一少连忙到医院。一脸茫然的他,不知道母亲还要瑟缩等候多久,但已决定通宵守候,「等到天亮也要等,难道放任她不顾吗?」

第五波疫情下,最易受影响的是大批仍未接种疫苗的香港长者。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22日指出,第五波疫情102宗死亡个案中,只有7人已接种两剂疫苗,有63人是安老院院友。因确诊人数每日暴增,港府难以细緻落实检测、隔离、送院、出院的安排,医院、安老院和检测中心,到处一片乱象。

自去年12月31日出现Omicron本地案例起,截至2月22日,本地案例已有53,229宗。

与世界多国开始走上「与病毒共存」不同,中国仍坚守「清零模式」,对每个确诊个案严防死守,香港政府长期跟随。面对香港疫情,北京高度关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港府要「切实负起主体责任」,把稳定疫情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同时中国专家、医护和採样人员南下「援港」。22日傍晚,林郑月娥在记者会上宣布,在3月内全港市民要接受3次强制检测,同时在接近深港边境的地区新建医院。香港医管局主席登上央视,表示希望中国大陆医护来港协助。此前香港多次传出可能「封城」,但港府指暂时没有计划。疫情至今,香港未曾推行过中国常用的全民强检和封城模式。

这一模式是否适合香港?强力清零模式可否在香港实现?香港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林緻茵向《报导者》形容,香港防疫政策一度处于「清零」和「与病毒共存」进退失据的状态,一方面必须紧跟北京清零模式,共存在政治上几乎成为不能讨论的选项,但港府在资源调配和行政措施上,又难以完全依葫芦画瓢地複製中国大陆的清零模式。

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高本恩(Ben Cowling)指出,根据他的预测和港大数学模型,这波疫情将在3月初至3月中旬达到高峰,至初夏时回落到较低水平。「到夏天,透过疫苗接种和感染,香港会具备高水平的免疫性,COVID-19病毒不再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威胁。到时候,与病毒共存(living with the virus)会是一个几乎没有公共卫生风险的策略,」高本恩对《报导者》表示。不过,这只是公共卫生角度的分析,在北京强力要求下,这个载浮载沉的城市,捱过惨烈一役后,可否摸索出自己的模式?


*漫长的平静:港府如何错失疫苗接种良机,特别是年长族群?

2022年香港爆发第五波疫情,240多间安老院相继爆发群组感染,不少老人需要强制隔离。(摄影/陈朗熹)
2022年香港爆发第五波疫情,240多间安老院相继爆发群组感染,不少老人需要强制隔离。(摄影/陈朗熹)

为了强力清零、同时迫使全港市民尽快接种疫苗,港府在春节大年初八(2月8日),宣布将社交距离措施收至只限二人同行,禁止跨家庭在家中聚会等,并推出「疫苗通行证」,措施24日起生效──与台湾仅强制用于娱乐场所不同,香港这张「通行证」管辖范围更大,未打针人士不能进入超级市场、菜市场和商场。

何婆婆听到消息后很担忧:那我怎麽买菜?往后该怎麽办?

75岁的何婆婆患有类风湿、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每天要服用15种药物。她说自己不是拒绝打疫苗,曾两度预约接种,但去年听闻疫苗对老人有负面影响,只好做「缩头乌龟」临时取消。到了今年1月,她下决心走进港府安排的疫苗接种中心,驻场医生却说无法判断她是否适合接种,请她经主诊医生评估后再决定。打针又被耽误了。

这样焦虑的长者,社区中不在少数。香港社福团体明爱长者联会以问卷访问1,041名60岁以上长者,发现两成半受访长者未打疫苗,当中一半患有慢性病,担忧疫苗带来的副作用。

6

香港社会老龄化严重,目前长者人口约145万人,但作为疫情高危群组,老人在第五波爆发前的接种率尤低:70至79岁群组接种第一针的不足一半,80岁或以上长者更低至两成。其中,爆疫风险大的安老院,居住6万老人,这群组的打针比率亦只有约两成。

到底港府在此前漫长的疫情平静期,为何没有有效推进疫苗接种?

香港安老服务协会主席陈志育也是安老院运营者。他指出在疫苗接种初期,一名患有慢性病的中年汉接种后死亡,令院友及家属有「疫苗不安全」的观感,政府往后虽有「铺天盖地的宣传」补救,但已难扭转既有印象。

2021年3月香港开打疫苗后,最先可以打针的就是长者群组,但开打12日就出现4宗慢性病患接种后死亡的个案,政府专家顾问许树昌曾表示,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长者等「控制病情后」可打针,但何谓「控制病情」却令长者疑惑。至去年8月,港府才开始大力宣传,邀请已接种的长者拍摄宣传片,传达「打了针才可以见到孙儿」、「染上新冠,得了重症后果更严重」的信息。

香港政府提供科兴和復必泰(BNT)疫苗,截至2月21日,已接种第二剂者已达511万、约占全港7成6,第三剂近149万。根据政府数据,无论从第二剂还是第三剂来看,在20~59岁的青壮年组别,接种復必泰的比例远高于科兴,而在60岁或以上的长者组别,接种科兴的更多。

根据港大医学院和港中大医学院的一项联合研究,曾接种復必泰或科兴的人士,接种第三剂復必泰疫苗后的抗体水平足以抵抗Omicron;而三剂都打科兴的,没有足够抗体抵抗Omicron。许多三剂都接种科兴的长者,在这场疫情中缺乏保护。

另外,林緻茵认为,港府抗疫两年的头号目标,一直在于与中国大陆通关,不过,通关条件仅仅重视确诊数目的清零,自然忽视接种率,甚至是整体的抗疫策略。

研究亚太区政经政策多年的教授王伟嶽(化名)形容,在港府眼中,接种率只是"good to have",而非"must have",所以未全力推动接种;同时,过往几波疫情都在短暂爆发后平息,抗疫成功的经验令港府自满,误以为这一次可沿用同样的围封、检测、送院的策略来对付Omicron,却忽略了这一变种病毒可以1人传染6~10人的传播率。


香港安老服务协会主席陈志育指,香港至今已有逾240间安老院爆疫,正和病毒赛跑,联络有关部门,儘快为长者接种,「救得一个是一个」。(摄影/陈朗熹)
香港安老服务协会主席陈志育指,香港至今已有逾240间安老院爆疫,正和病毒赛跑,联络有关部门,儘快为长者接种,「救得一个是一个」。(摄影/陈朗熹)

截至20日,香港已有逾240间安老院爆疫,陈志育说正和病毒赛跑,联络有关部门,儘快为长者接种,「救得一个是一个」。有份负责统筹疫苗接种工作的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称,目标是在3月中旬前为大多数合适的院舍长者打第一针。

「第四、五波之间数个月的自满和长者低迷的接种率,将会成为香港"Don't Look Up"的时期,写入历史册。我们现在正试图选择最不坏的选择。」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临床助理教授薛达(Siddharth Sridhar)在Twitter如此表示。近日他接受香港媒体访问指,香港将在3月中旬左右达疫情高峰,大批长者将染病死亡,医护将面临先救谁的危机;在世界各国未普及接种前,这是常见的公共卫生危机,而香港正陷入这种情况。


*高喊「清零」口号,医疗资源、隔离设施却难以跟上


在香港大型公立医院伊利沙伯医院,急症室内和走廊全都是COVID-19病人,不少是老人,护士阿木一人为60名病人餵饭、换尿布。阿木说,因为病房爆满,逾百人已滞留在急症室两天,部分甚至等了4、5天,不能洗澡更衣。

结束8小时无间断工作后,阿木收到主管电邮,标题为「伊院急症室战场」。主管写道,「在急症室等入院的病人,已经多过全院负压病床的数目⋯⋯现在敌人不断增加,后方则只有物资支援,没有援兵,我真的不知道可以守得几耐(能守多久)」。

医管局行政总裁高拔陞表示,第五波疫情以来,Omicron患者重症率及死亡率少于1%。在紧缺的医疗资源面前,如何分流确诊者,医院是不是要接收全部确诊者,是问题症结。

爆发疫情之前,香港先经历了巨大移民潮,包括医护在内的专业人士大批流失。去年底,医管局承认流失严重,医生流失率为6.7%,护士则为7.7%,并预测一旦爆发第五波疫情,公营医疗系统难以应对。

任职前线护士的医管局员工阵线主席陈国诚对《报导者》指出,医管局应对疫情的内部指引朝令夕改,前线员工会不知道如何安排病人出院次序,是否还要持续接收病人,最终导致医护劳累崩溃,病人又无了期等待。而医管局22日发布讯息,至今已有873名公立医院职员染疫。

教授王伟嶽分析指,北京要港府坚守清零政策,但事实上香港无法完全複製中国严厉模式的「强力清零」。「口头上说要清零,但实际上他们(港府)有提前增加医院的承载量、确保有足够的检疫隔离设施、建立良好的个案追踪系统吗?香港全部都没有做这些事情。」

在中国,清零模式在不同省市执行情况有别,但大致是,只要出现个位数的确诊,政府随即进行全区或全市的强制检测,全力排查和隔离紧密接触者,甚至是紧密接触者的紧密接触者;更严重时会进行封城,生活在「管控区」的市民不能出自己生活的小区,某些城市採取完全禁足,生活用品安排集中配送,某些城市允许每户家庭每隔几天派一个人出去买菜。

王伟嶽举例,在溯源方面,中国有很强的严密监控,「(政府)知道你跟谁在一起,去了哪裡,这不利于隐私,却对个案追踪很有效。」而香港的感染风险通知应用程式「安心出行」目前仍没有索取市民的GPS数据,没有追踪市民行踪的能力。此外,清零政策强调「检测后马上隔离」,但香港目前明显欠缺足够的检疫隔离设施,徵用新落成的公共屋邨、改装体育馆作隔离设施等仍在筹划,由中国大陆援建的方舱医院在2月19日刚刚动土,未知启用时间。

香港检测量也远远跟不上Omicron传染爆发的速度,市民的检测报告落后数日至一星期。香港病毒检测目前由政府人员和外包的私营集团负责,而港府和私营集团负责人均表示人手不足,希望中国派上千人来港支援。


2022年2月11日,荃湾沙咀道临时检测中心外出现长长人龙。(摄影/陈朗熹)2022年2月11日,荃湾沙咀道临时检测中心外出现长长人龙。(摄影/陈朗熹)

第五波疫情爆发后,港府高举「动态清零」原则,检测呈阳性的全部患者,都理应立即送院进行隔离,阻截传播链,但现实情况是,医院病房爆满。最终,大量确诊者延后送院,变相自行在家隔离,更甚连累家人感染。不少市民在网上笑言,香港「事实上已和病毒共存」。不过,《明报》引消息报导,上周政府仍态度强硬,因居家隔离有违「动态清零」,不愿正式公布具体的实施安排。

这反而助长了恐慌和混乱。许多确诊市民对如何应对轻症一无所知,唯有依靠民间通讯群组传出的医疗讯息、或外国抗疫资讯自救,并大量採购感冒药物、快速测试套件和血氧仪等。

到了2月15日,社区爆发超过一週后,港府才转变态度,宣布医院优先接受小孩、老人及重症者等,并为「尚待入院人士」设立电话热线;到了20日,再宣布为等待人士派发电子手环和药物包。

不过,港府工作重心仍在检测和清零,否认封城的传闻。

林緻茵认为,全民强制检测计划与习近平抗疫工作要求有关,「某程度上是跟随内地的一套,(港府)不做不可。」但她忧虑,香港难像中国大陆般以「国家规模」,在省市之间迅速调配人手、资源,同时难以安排检测后的隔离措施,随时弄巧反拙。至于香港是否要参考武汉的做法,大规模「围堵封城」,林緻茵质疑港府能否真的「照葫芦画瓢」,认为当中有许多问题,难以在港实际执行。


*大国浮城,身不由己的防疫政策?


迎接世纪病毒两年,香港过往表现不俗,首四波疫情合共约1.2万人确诊,仅佔人口0.16%,死亡个案为213人,去年下半年更迎来长达6个月的零本地传播。能够长期「清零」,一方面有赖市民自律,早早因为2003年SARS经验而佩戴口罩和勤加消毒,政府亦长期维持4人限聚令等严厉的防疫措施,同时「外防输入」,两年多来未见开放边境。

目前,除广东省等地区外,大陆居民赴港需隔离。而自今年1月底,港府宣布因Omicron在海外大幅传播,所有从海外地区返港的香港居民返港需隔离14天,加7天自我观察,非香港居民不得入境;同时8个国家的航班短期禁飞香港。

这种状态可否长期持续,封关又封到何时,香港时有讨论。特别是伴随着传播力强、但重症率低的Omicron的出现,不同专家更关注香港未来走向。

领军抗击SARS、现为政府专家顾问的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与另外两位学者2021年底撰文,提到《彭博》(Bloomberg)因应边境管制降低香港的「抗疫韧性排名」(Covid Resilience Ranking),认为香港难以在持续清零同时,不影响商务及金融中心地位,更预告在抗疫疲劳下「久守必失」。他指出清零不是「目的」,是一种手段,市民儘快接种疫苗,迫使病毒减弱毒性变成「伤风感冒」,才能与病毒共存。

此文引起各专家积极讨论,众说纷纭。高本恩建议放松限制及开放边境;而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说,推高接种率后可逐步考虑「动态与病毒共存」;不过,政府专家顾问许树昌及梁卓伟则强调,当时接种率低下,香港还没有条件「与病毒共存」。

香港民意研究所2月11日进行网路调查发现,7,000名12岁以上市民中,57%的受访者认为「与病毒共存」的抗疫策略更适合香港,贊成「动态清零」的只有32%,其馀11%受访者则指「不知道」或「好难说」。

亲北京媒体则口径一致,强调香港跟随中国大陆「动态清零」是正途。被视为建制派「战狼」的立法会议员何君尧声称,探讨「与病毒共存」或违反香港《国安法》。1月30日,港府发稿,定调「动态清零是抗疫最有效方法」,在这之后,不再有专家高调讨论共存之策。而官媒《人民日报》、《新华社》则持续贬斥「共存」,将之视为一种政府不作为、与「躺平」划上等号。

林緻茵分析,转向共存的国家日多,亲北京派别纷纷发话,暗示香港「终于到了一个要选择的时候」。

不过,中国政协委员、前中央政策组首席顾问邵善波指出「清零政策的背后是为了与内地通关,香港在此问题并『无选择馀地』」,暗示清零有利香港经济发展。

香港病毒检测目前由政府人员和外包的私营集团负责,但由于人手不足,香港检测量也远远跟不上Omicron传染爆发的速度,市民的检测报告落后数日至一星期。(摄影/陈朗熹)
香港病毒检测目前由政府人员和外包的私营集团负责,但由于人手不足,香港检测量也远远跟不上Omicron传染爆发的速度,市民的检测报告落后数日至一星期。(摄影/陈朗熹)

*通关困局:中西尽失,香港第五波疫情后将走向何方?


2020年年初因疫情封关后,港府不断争取和中国通关,即争取香港居民赴中国免隔离,反之亦然,同时与其他国家谈判「旅游气泡」的安排。然而,通关始终未能实现,而一度与新加坡达成的「旅游气泡」协议也一波三折,最终因新加坡开始走向与疫情共存的政策,而取消合作。港府至今未交代与其他地区探讨「旅游气泡」的进展。

7

星港分道扬镳前,新加坡曾坚守「清零」,更一度维持「半封城」,国民只可出门採购必需品。开打疫苗后,狮城接种率在7个月内冲上8成,且没有年龄层接种率的差异,被视为「有条件转向」。

王伟嶽分析,当时新加坡有一套清晰的抗疫策略,国民理解「清零」属暂时性;政府同时提高医院的承载量,特别是针对COVID-19病毒的资源,同时呼吁轻症患者居家隔离。现今走在共存路上的新加坡也在经历阵痛,死亡个案曾在去年9至11月间内暴增逾700例,至今累计逾900例;近日单日新增确诊亦再创新高,达1.9万例,数字上比香港每日确诊约7,000多例更多。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以2月19日为计,新加坡单日只有1,500名确诊者住院,是香港住院人数的一半,不致压垮医疗系统,而换来的是边境开放,恢復人口流动。新加坡近日再扩大对已接种疫苗者的免检安排,新加坡卫生部长明言国家应该向所有已接种疫苗的旅客开放。

林緻茵认为,无论从经济还是政治角度出发,香港先向中国大陆争取通关是合理的,但她忧虑以「清零」为基础建立的通关十分脆弱,随时因疫情而发生「熔断」,亦与国际上以疫苗为基础的通关政策不接轨。

香港爆出第五波疫情,与中国通关无期。港府指出,国家「亲切关怀」香港:中央积极为港提供物资支援、专家意见,习近平也特地就港疫情发话,要求港府负责,动员一切,稳控疫情。

王伟嶽认为,习讲话、援港举动都是想告诉港人:「作为中国一部分,香港没有选择,不能跟从西方走共存一途」。而这也与习近平的领导风格有关,「习上台后,(中国各地)地方政府在本地层面的政策实验全都消失了」,「如果(香港)不做与中国大陆相同的事,你就是不够忠诚」。

这波疫情过后,香港政策会走向何方?有可能因接种率高和许多人已经感染、拥有抗体,逐步走向宽松抗疫吗?

林緻茵认为,目前言之过早,疫情已经爆发,还是需要先追踪检测和隔离,这一刻没有人有胆量说放弃清零,要等疫情稍微平息后,再讨论未来走向。

今年1月26日,《彭博》引述香港欧洲商会报告草案,指香港的清零政策恐将持续到2024年,预计「香港有可能面临有史以来最大一次的外国人离港潮,规模甚至是近代亚洲数一数二」。近月,外资企业相继因应防疫政策撤出香港。《彭博》本月16日再引消息报导,花旗银行计划将至少6名高层由香港迁移至新加坡及其他地区;国际酒店连锁集团文华东方(Mandarin Oriental)的行政总裁则在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受访时形容,直指香港严格的防疫措施非常不适合工作,正推动行政团队暂时到其他地区。

「外资选择进驻哪个地方,不是因为当地疫情安全,毕竟现在全世界都不安全;他们只是看哪一个地方适合与病毒共存、欢迎企业来临,」王伟嶽形容,香港或将要成为「无人之境」。

他指出,未来香港仍然处于中西之间的困境,「香港最多只能『偷偷与病毒共存』,(所以)不能够先与世界通关,因为这样就太明显,等于香港告诉中国大陆:我们不理清零政策了⋯⋯但即使北京放任香港、容许政府选择共存,香港官员都只会说:『我们还在争取清零!』」

《报导者》曾向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查询,有没有与海外地区探讨通关安排、如何回应有外资因防疫措施离港,局方未正面回应,仅重申:「待疫情转稳,香港将尽快先与(中国)内地及澳门通关,然后再与海外经济体有秩序恢復跨境往来。」

要在大国阴影下重新与外界接轨,恢復浮城昔日繁华的车水马龙,王伟嶽的答案不意外:只能跟随中国步伐,直到中国解封,与其他国家恢復免隔离的通关,香港才可通关。「当然你会杀了香港,这座城市正在慢慢受到挤压」,这名学者说,香港未来不会死亡,只是会成了「一潭死水」。


※本报导为《报导者》与自由亚洲电台(RFA)中文部共同制作。为尊重受访者意愿,文中陈婆婆、阿木、王伟嶽均为化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