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0日星期二

譚慎格:香港的「洋紫荊革命」

香港當前的革命運動,不再只是被中共視為「外國唆使」或「顏色革命」,而是「恐怖主義」。(美聯社)
◎譚慎格(John J. Tkacik, Jr.)
◎譚慎格(John J. Tkacik, Jr.)
我的好朋友、美國邁阿密大學政治學教授金德芳(June Dreyer),將香港的「反送中」運動稱為「洋紫荊革命」,與台灣二○一四年的「太陽花革命」有著相同性質。這點我很認同。就像五年前決定性的「太陽花革命」逆轉了台灣落入中國的重力場,香港的「顏色革命」也同樣具備扭轉局勢的潛力。
我無意冒犯「太陽花革命」,但相較之下,香港的革命顯然更加危險。「太陽花革命」有來自臺灣憲法的保護,並幸運地獲得時任立法院院長王金平的體諒。香港人則是兩樣都付之闕如。過去幾個月來,數百萬香港市民一次又一次地走上街頭,對自己的家園正在消失挫折不已;曾被譽為「東方之珠」的香港,正逐漸被中國主權完全吸納。香港市民—尤其是年輕族群—無法眼睜睜看著自身生氣蓬勃、獨一無二的公民文化,一年又一年地被中國當局扼殺,僅剩了無生氣、充滿絕望的未來。
把深圳國際化 把香港中國化
更糟的是,這樣的未來並非偶然發生。鄧小平生前曾憂心,一旦香港主權回歸中國,自由、創新的香港社會可能會逐漸侵蝕中國共產黨對整個「內地」的統治合法性。為了防患未然,鄧小平曾矢言「井水不犯河水、河水不犯井水」。在鄧小平一九九二年南巡之後,一名權威香港記者(在此隱匿其姓名)曾提醒我,中共的計畫是「把深圳國際化,把香港中國化」。
當年,我身為美國高階外交官(譯按: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副館長),負責向上級報告中國南方的經濟和政治發展。由於我經常驅車往返廣州和深圳,我注意到深圳松崗鎮「軟邊界」的其中一個檢查站已開始強化作業流程,大型收費站和邊境警察局紛紛設立,以對進入「深圳經濟特區」的車輛進行詳細檢查。還有一個地方較不明顯,即深圳邊界也架起堅固的圍籬,以防止未經許可的廣東省居民移入深圳經濟特區。相較之下,進入香港卻愈來愈容易,尤其是搭乘火車。此外,我還注意到,在深圳最常聽見的語言是北京話,廣東話反而較少人使用。在自傲的廣東,深圳已成「北方人」殖民地。
我當時就推測,北京當局的長期政策是要將來自中國北方、可信賴的上千個中共幹部家庭遷入深圳,在足智多謀的廣東省居民及其家財萬貫的香港親屬間,建立一個緩衝地帶。與此同時,北京當局也鼓勵在接壤香港的深圳羅湖、沙頭角等地設立「軟邊界」。經過數十載,深圳毫無疑問就會與香港融為一體,進一步強化北京當局對廣東省和香港的控制。
馬基維利式治理 讓港人憤怒
讀者可能有疑問:「為何北京當局不願維護香港的活力?」我的看法是,在鄧小平一九九二年「南巡」之際,北京當局除了看中每年來自香港的龐大投資外,並不特別關愛香港。當年,下榻深圳邊界一家飯店頂層房間的鄧小平,透過望遠鏡凝望香港時提問道,為何中國其他地區無法像廣東省或香港一樣?人在北京的江澤民、朱鎔基被鄧的一席斥責刺激,自此開始專注於建設上海為中國的金融中心,並藉此間接達到將香港邊緣化的目的,包括削弱香港做為一個成功資本主義故事的吸引力。
我們可以理解,北京這種馬基維利式的治理方式,讓香港人深感恐懼及憤怒。二○○三年,香港政府擬針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實際立法,以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叛亂和顛覆中國的行徑,但香港人上街表達反對。公眾抗議最終成功迫使港府撤回法案。而在二○一四年九月,香港成千上萬名示威者再次湧上街頭,抗議中國當局決定僅允許事先經其審查、認可的候選人參選香港特區最高官員—行政長官。
與一四年上半年發生於台北的「太陽花革命」一樣,香港當年的示威也採用黃色雨傘做為運動象徵,與警方對峙超過三個月。北京當時指控外國勢力煽動叛亂,並將黃傘比擬成「顏色革命」。這場示威雖無疾而終,但從未被遺忘。然而,一七年,一名北京欽點的香港公僕出任新任香港特首,彷彿「雨傘革命」不曾發生過。
北京當局緊張 視為恐怖主義
始於今年四月的香港革命運動,旨在反對遣送嫌犯至中國受審的《逃犯條例》修正草案立法。該法案在七月九日「壽終正寢」,但革命仍如火如荼地進行,甚至獲得比○三年和一四年更龐大的民意支持。
香港新一波「洋紫荊革命」提出五大訴求,前四項訴求包括撤銷對示威者的控罪,而第五項訴求則要求根據《基本法》第四十五條和第六十八條規定落實雙普選。第四十五條規定的最終目標是:「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候選人後,再經由普選產生行政長官」。第六十八條規定的最終目標則是:「立法會全體議員經由普選產生」。
顯而易見的是,這已超出北京當局的容忍範圍。香港當前的革命運動,不再只是被中共視為「外國唆使」或「顏色革命」,而是「恐怖主義」。
川普應力保台灣 不淪為香港
令我懊惱的是,華府如今公開宣稱,相信中國領導階層有意調動數支已進駐深圳的「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大舉進入香港。川普政府或許已經不記得,香港前幾年的革命運動是如何在歷經數月奮鬥後,最終因筋疲力竭而失敗。說實話,這也可能是當前運動的結局。然而,令人驚訝的是,華府提出了貿易誘因及不插手香港事務的保證等(誰知道還有沒有其他事項),以勸阻北京當局切勿過度反應。這種做法完全沒有必要。不論華府如何甜言蜜語,中國都將我行我素。
為了維護美國的尊嚴,華府僅須要求北京當局根據其自身司法權限,堅守《基本法》中的公民普選原則即可。與此同時,川普政府也理應在幕後努力,確保台灣不會遭遇香港般的命運。
(作者譚慎格為美國國際評估暨戰略中心「未來亞洲計畫」主任。國際新聞中心孫宇青譯)
——自由时报
读者推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