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30日星期五

孙正荃:两种不同的否定——《反右运动55周年留言录》




两种不同的否定
《反右运动55周年留言录》
孙正荃
有段时间我非常纳闷,党的三代“核心”关于文革、关于伟人不是都说过应该如何如何了吗,有的不是都已经写进什么“决议”了吗,怎么在实际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的禁锢那么多的忌讳呢?比如,吉林艺术学院戏剧文学教研室有位叫卢雪松的女教师,配合教学放映了一部纪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林昭是个右派反革命分子,文革中被枪决。生得堂堂正正,死得轰轰烈烈,当然是烈士。按正常的思维,既然文革已被否定,林昭已是英雄,老师在相关课程的课堂上放部关于她的片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是“中国特色”就是如此吊诡:文革可以在我的文件里被否定,却不可以让你在文章里去研究,更不允许建立什么“文革博物馆”;毛泽东可以在我的什么“决议”里批评他的“严重错误”,却不可以由你去说三道四;右派可以由我来给你“改正”,反革命也可以由我来给你平反,但是决不允许再对那段历史评头品足,尤其不允许再去探求什么“历史教训”……。于是,这位卢老师被具有高度政治敏感的头脑的学生告发。卢老师不仅停职,还被判刑一年。什么道理呢?反复思考,又经人指点,可能是这样:他们的“否定”和我们的“否定”,其用词虽一样而其指向却大相径庭。我们已经看到的种种“否定”统统是政治性的否定,这种否定是出于某种需要,具有权宜和定向的特点,因之往往是半截子的、封闭的;而我们要求的是历史性的否定,这种否定是出于历史发展的需要,具有必然和公正的特点,因之往往表现出全开放的态势。总之,他们的“否定”丝毫没有触动专制极权,丝毫没有触动意识形态专政,也就是没有从根子上否定制度性邪恶。为了“政治”,为了“稳定”,说到底为了维护专权统治,历史照样任意涂抹,人物照样任意沉浮,他们甚至可以规定什么是必须牢记的,什么是必须遗忘的,你忘了必须牢记的固然可能招来麻烦,如果你硬是拒绝遗忘必须遗忘的,那可能更会大祸临头。这不是理论,也不是设想,这是血腥的现实。
现在,为我们民族保留那一个个真实的历史瞬间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发掘这些记忆,应该是我们这些老人可以也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在思考和记忆的过程中,一定会使自己的人格更健全,心灵更充实,所以我要大声喊一句:老哥们, 让我们在精神上挺直腰杆,真正站立起来!
以此为丁酉之难55周年祭!                                          
2012年5月2日
     小  传
1937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57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57年至1984年,先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青海日报编辑部担任记者和编辑,发表散文、杂文、报告文学及各类新闻凡三百多万字。文革中遭迫害,两度身陷囹圄。1984年后至高校任教随后调沪,任中文系副教授、教授,主讲"文艺学概论"、"美学原理"、"艺术美学"等课程,并出版多部专著发表多篇论文。1999年7月在华东师范大学退休。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个人传略收入1999年《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同年人民日报收入《中国专家人才库》。

主编:谢小玲
转帖:黄一龙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