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习近平的"世界梦"其来有自…… |
习近平纵然有天大本事,避开市场体制与宪政体制, 却无法避开党政官僚权力不受社会制约而霸道、而贪腐的党国顽症。
主办一场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中共踌躇满志,要" 引领世界经济",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如此气魄,不可谓不大。为此,中共官媒大肆宣传,"中国声音" 的喧嚣之中,"中国视野"、"中国信心"、"中国方式"、" 中国风格"之类,倾泻而出。而习近平,更在已是气冲云天的" 三个自信"之上,再加个"文化自信",却偏偏又弄出个"宽衣" 的笑话,不免有几分尴尬。
其中的主旋律,渐渐地清晰。从"全球经济治理",到" 全球治理体系",中共君临天下的雄心与姿态,与昔日所谓" 韬光养晦",形成鲜明对照。
"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
不过,"世界梦"以"中国梦"为基础,"全球治理"之先声, 乃本国的"国家治理"。
先前,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及松动计划生育政策、 废止劳动教养制度,被人们视为亮点,引起普遍关注。于是, 人们或许较少关注这个决定中那至关重要的一笔──中共宣布,"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共的文件以枯燥晦涩为特色,不过,梳理一下, 它思路的脉络还算清楚:十四大确定以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改革目标;十年后, 十六届三中全会,宣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 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再十年后, 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才回过头来,总算是承认了"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理论上咬文嚼字,实践中摇摇摆摆。二十多年的光阴过去, 市场化改革停滞不前,其释放的能量日渐消耗,后继乏力, 而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则逐渐显露。现实矛盾表面化, 情况大为不妙起来。
但是,习近平看来无所畏惧。无论经济现实如何, 都难以动摇他专权的信心。这时,新的关键词是"国家治理", 以及扩展而出的"全球治理"。
避开体制的"改革",分明是指鹿为马
现在来看,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承认, 只是市场化改革的回光返照,其实虚幻得很。习氏所谓" 全面深化改革",旨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它意味着,市场的作用,即使有其决定性,也只局限于经济领域, 从属于国家的经济治理,从属于国家治理体系。 而久已停滞不前的政治体制改革,被规定为"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自然也属于"治理"的范畴, "改革"实际只是陪衬或者装饰。
改革曾经有过成功,其本质是改革国家体制, 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则是以现存国家体制为前提。避开体制的" 改革",分明是指鹿为马。这与将"宽农"误为"宽衣", 似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最近对乌坎民众的镇压,则可以视为升级" 国家治理能力"的典范。
人们判断"改革已死",又判断中共已放弃"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则,这都没有错。 然而更须看清楚的是,在中共的视野中,现在情况已经改变: 党国得到先前市场化改革的滋润,已今非昔比,"改革"转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轨道上。这"改革"名曰改革,徒具名义而已。
习近平们的兴趣是升级专政水平
中共似乎没有终止改革,没有放弃改革,还在高举着"改革"大旗, 甚至还煞有介事地"全面深化"改革。但是,道路、 制度及其理论的"自信"已经确定, 基于国有体制支配地位的半计划半市场的经济体制, 以及中共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都已是神圣不可侵犯,且不得妄议。 习近平们现在感兴趣的,其实并非改革,而是治理, 无非是升级专政水平而已。
党国的前三十年构造出"社会主义",它的惯性延续到后三十年, 体现为"四项基本原则"主导市场化改革。这样一主导, 就削弱了市场化改革的革命性。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被悄悄地接受, 权力通过市场化而孕育权贵阶层也悄悄地进展, 而市场化对党专政的威胁,则被严厉制止。 后三十年对前三十年的否定,看似顺理成章,实则经过"国进民退" 的转折,其锋芒逐渐消失,因而,习近平的"互不否定"之说, 倒也算是说得过去。
更有甚者,党国驾驭市场化,经历代价高昂的增长与繁荣, 俨然又成一尾活龙, 与毛泽东当年领导中共与赫鲁晓夫的苏共争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之领 导权,固然已不可同日而语,却继承着毛泽东的精神。那么, 现在中共将其"治理"的视野投向全球,也就毫不奇怪。
不过,习近平纵然有天大本事,避开市场体制与宪政体制, 却无法避开党政官僚权力不受社会制约而霸道、而贪腐的党国顽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