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7日星期一

朱健国:六中全会推行“文改”的真实意图——保腐败拒政改



“文改”的关键就是要继续以“强制和谐”来垄断传统媒体,让各级官员如玩弄“喉舌”一样牢牢控制网络;要让官员在微博时代也能重新为所欲为。



闻言10月15日在京举行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将会议重点定为“讨论审议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许多文革“过来人”人心惶惶——此次“文改”是否会类似文革,“以文化改革之名行政治专制”,保腐败拒政改?诸多新闻证明,这并非杞人忧天,已山雨欲来风满楼。



                   三大权门引领“翻供潮”



今日中共党政体系整体腐败,本是百姓共识,官员默认。但九月以来却突遭“翻供”潮。这一“翻供”文化成为“文改”的重要组成。
9月6日,继国务院公布《中国公众对反腐败满意率上升到70.6%》,否认国民皆愤慨中共假反腐,中纪委副书记干以胜又公开辩称:“‘反腐败无效论、无用论’,这种说法毫无根据,腐败分子或严重违纪的党员只是极少数,中共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所谓‘腐败越反越多’的看法也是不正确的。”其证据是:2010年受党纪处分人数占党员总数的比例约为千分之一点五,且这些受处分的党员并不都是腐败分子,有些是属于因失职、事故等原因受到责任追究。
这其实在指控人民:百姓网民关于贪官遍布全国的举报纯属诬陷造谣。但网民奋勇反驳:中纪委不能以“已处理”的贪官数字不多来证明“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因为“已处理”不代表“应处理”——由于中共上下残酷截访,常将举报者关入精神病院,让绝大多数贪官都得到保护,造成“局长日记”如雨后春笋,淫照尽显“无二奶不成官”, 贪贿一亿人不惊。所以,“2010年受党纪处分人数占党员总数的比例约为千分之一点五”,首先是中纪委腐败的标志——因为中纪委渎职,所以才只处理了千分之一点五的贪官污吏!这铁证中纪委的存在就是一种高度政治腐败——不让法院走在反腐一线,而让中纪委权大于法限制法院反贪,岂非明代东厂西厂的疯狂复辟?
9月27日,中央文明办副主任王世明再铤而走险声援中纪委,公开警告媒体:中国没有大面积道德滑坡。这一说法首先是代温家宝翻供——温今年多次亲口解释,今日中国所以三聚奶年年制造肾病婴、300万吨地沟油流横流全国餐桌……关键是企业家和社会道德大滑坡。其次是袒护“贾府只剩一对石狮有清白”的“政以贿成”:教授成“交兽”、医生不见红包就缝肛门、学生不给老师送礼不敢上学、司法考试也大面积泄题……中新网9月27日报道:甘肃平凉市文明办一位曹姓副主任23日夜间在家中遇害身亡,身中情妇50余刀。网民愤而建议:将中央文明办改名“全国缺德办”!
在国务院、中纪委、中央文明办的引领下,全国各级党政机关纷纷翻供,将不久前向公众认错的官员腐败、淫乱、渎职事件全部予以否认。如洛阳市公安局长在向公众道歉后又为“性奴案”痛哭40分钟,坚决否认曾将“性奴案”列为“国家机密”;央视坚决否认“9.27”上海地铁追尾造成284人受伤是重大事故,并创造了“轻度追尾”新词轻描淡写,让“轻度追尾”与“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信了!”比翼双飞于网络,以“翻供”文化体制成为胡哥八年“文改”的新成果。



                    新华社争当围剿网络先锋



10月2日,新华社《�望》杂志以《中央将对文化领域发展和改革作出纲领性部署》为题,声称“已历8年的文化体制改革虽然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尚有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待解,这一场影响整个文化领域的改革已经到了关键阶段”。
什么是“文改”的关键?就是要继续以“强制和谐”来垄断传统媒体,让各级官员如玩弄“喉舌”一样牢牢控制网络。当日《�望》以《媒体称基层干部对网络恐惧麻木 四成不能接受谩骂嘲讽》一文进行解读——要打破干部对网络的畏惧、畏难心理,从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来提高官员的网络执政能力。文章哀叹,近来的网络微博已逼得全国官员天天“网上被骂,网下加压”,“开会发言不敢抽名烟;出席会议不敢戴名表;基层视察不敢打雨伞;灾难发生不敢露笑容;突发事件不敢当新闻发言人”。这一“官场新十大警示”,形象地展现了互联网带来的民主机制对于中共专制官僚带来的新压力,而“文改”的关键就是要破除这种“网民压抑官员”,要让官员在微博时代也能重新为所欲为。
这也就解释了“走转改”真相——8月9日,中宣部等五部门下令全国新闻系统必须“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走转改”就是要让记者们回到文革时代,放弃监督,以“延安文艺讲座精神”甘当中共的“歌德派”。这也更解读了九月以来,《各地迅速部署 各界积极支持中国公关界呼吁清理网络毒瘤》,声讨《微博“流言”催生假新闻》的真实目的。新华社于九月三十日奉旨倡议《坚决抵制网络谎言、谣言的传播》,鼓励“网站网民支持坚决制止谣言谎言在网上传播”,皆是在接应“轻度追尾”,强化“翻供”文化体制的打造。十七届六中全会再讨论“文改”,只会更加升级现有的“翻供潮”,创造更多的“轻度追尾”。



                 “文改”源头是秦始皇



据凤凰台10月2日揭秘:引发全民愤怒的“7、23”动车追尾惨祸新闻发言逻辑——“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信了!”并非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自主创新,首创者实为毛泽东。1945年5月31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对数百名代表说:“苏联一定会援助我们,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开创了不须顾及公众信任度,只要权势者自信就可一意孤行的专制宣传逻辑。1971年8月中旬,为策动反击林彪,毛泽东又多次对一些地方领导�:“我们唱了五十年国际歌了,我们党有人搞了十次分裂。我看还可能搞十次、二十次、三十次,你们信不信?你们不信,反正我信。”再次“强迫众信任君主”。
中共如此“文改”的真正源头,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代。据《史记》,秦王初并天下,即令丞相王绾、廷尉李斯等布告天下:秦灭六国,皆因韩、赵、魏、楚、燕、齐皆在“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后又“已而倍约”,非秦之不仁,实六国无德,不得不“六王咸伏其辜”。又创立“五德”理论指导全国官民:朝代更替如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周得火德”,而秦为水德,水必克火,正合“五德之数”。 这一史料表明,残暴秦始皇重视“两手都硬”,既重枪杆子,也爱“文改”和理论创新,知道“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不过,无论是秦始皇的“五德”“文改”还是毛泽东的文革及后继者,最终都必然走向“焚书坑儒”,而历代“焚书坑儒”必然通向“坑灰未冷山东乱”,“三世而亡”!



           2011年 10月4日于深圳 早叫庐
   
——原载《动向》杂志2011年10月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