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泛民黨團,鑑於民調正反意見幾乎對等的局勢,決定留守立法會,作一年打算。這件事在意料之內,他們承擔了相當大的政治壓力,但既然最終仍有此決定,當然不是兒戲,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抉擇,筆者尊重他們的決定。
早前筆者文章也提醒大家,留守或退出各有理由,實際上也不存在什麼原則性的致命的分歧,大可不必小事化大,弄得自家人分庭抗禮,給對家有可乘之機。事情既然塵埃落定,那就聽其自然,往後分工合作,殊途同歸。
平心而論,筆者對老泛民懷有很深的敬意。他們堅持了數十年抗爭,其間與香港人休戚與共,一直戰鬥在第一線。當年見到白髮蒼蒼的華叔和李柱銘﹑楊森﹑張文中等老一輩民主黨領導人,櫛風沐雨,堅持不懈,筆者都很慚愧,因為我自問還做不到像他們那樣。
當然,數十年抗爭,不可能永遠正確,不可能沒有一時疏忽,判斷錯誤,或因為不足為外人道的苦衷,而勉強作出的選擇。當年華叔帶領幾個民主黨戰友,到新華社與中共密室談判,因為未與其他泛民政黨協調,曾引起一點小風波,也似乎中了中共二桃殺三士之計。上一屆特首競選時,梁振英與唐英年爭到最後,筆者曾在報章撰文,建議泛民把票都投給唐英年,以絕了梁振英的特首之夢,記得當時陳方安生女士也公開贊成。可惜建議在臨投票當日才提出來,泛民沒有採納,照舊投了棄權票,客觀上造成唐下梁上之局。此後梁振英玩弄「港獨」議題,把香港加速推入深淵。
此次反送中運動,老泛民們雖不扮演領導角色,但他們也都盡力參與,甚至去到鬥爭的最前線,與年輕人一起吃催淚彈和胡椒噴霧,一起挨打,頭破血流,他們沒有逃避,也盡可能與年輕人增加溝通,這都是很難得的。
任何群眾運動,年輕人永遠是激進一翼,老一輩永遠是保守一翼,這是客觀規律決定的,沒有人可以改變。筆者認為,年輕人可以將他們的激情,化為推動運動往前發展的動力,而老一輩的保守,又恰恰可以以理性的周密考慮,使運動保持長遠健康的成長。激進與保守的兩翼,應保持良性互動,才對運動最有建樹。
今日立會黨團作出留守議會的決定,筆者希望年輕人放下歧見,不要互相怪責,也不要將戰友視為陌路人,畢竟所有反送中的市民,不論年輕年老,都命運相繫,沒有人可以獨自享受成功,也沒有人會獨自承擔失敗。我們真的是命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枯俱枯。
在這種形勢下,唯有把握兄弟爬山各自努力的信條,立法會有立法會鬥,街頭有街頭鬥,多條戰線火力全開,內外呼應,相輔相成。既然建制派都等著看民主派內閧,我們更不能替他們的陰謀助力,做他們喜歡我們去做的事。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之,就是更緊密團結,更加強合作,就是要做讓中共和林鄭頂心頂肺的事。
駱惠寧與林鄭都將香港市面表面的平靜歸功於國安法,他們只是在自欺欺人。國安法只是中共暫時維持暴力統治的工具,對人民殘暴統治,如何帶領人民走向共同富裕自由民主的「共產主義」?誰會相信他們那套鬼話?沒有人相信他們,就不會有人跟他們走,他們已經百病纏身,在苟延殘喘而已。
香港人只有團結才能走下去,這個要害,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作者脸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