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重踏历史覆辙
印红标
这是二十位北京大学校友的文化大革命回忆文集,讲述了文革期间他们在北大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计划在2018年春天,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庆典之前出版,作为向母校的汇报,也可以算是献上一份非同寻常的纪念。这本书提醒人们:北京大学不但有其辉煌的历史篇章,也有过真真切切不堪回首的一页。对于智者,教训是一笔财富,其分量不亚于成功。著名的北大学者季羡林先生就曾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争取到出版他的文革回忆录《牛棚杂忆》,备受赞誉。文革的发动者和领导者看重北京大学的影响力,始终将北京大学置于文化大革命的旋涡之中,从运动之初被盛赞为"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的聂元梓等人大字报、引起中央最高领导层截然相反评价的6月18日批斗事件,派工作组与撤工作组,文革后期推广到全国的"六厂二校"经验、奉命撰文引导舆论的"梁效"大批判组,北京大学经历了太多牵动全国的事件。更不用说对于学校领导、教授学者、教职员工、普通学生的非人道迫害。正因为如此,社会期待北大的当事者、见证人能够讲出亲见、亲历,还原自己所知道的那些场景和卷入者的心态,揭示历史的真实,澄清不实或不够准确的说法。这是北大人的责任、也是一项庞大的任务,在中国内地被长期压抑着难于展开。客观地说,清华校友率先行动,走在前面,北大人自应当仁不让,至今已经有几本回忆录在美国、港、台或自印出版,告诫世人:不可重踏历史覆辙。这本回忆文集是冲破羁绊,作出的又一个努力。
本书收录的回忆文章,涉及到几件有重要影响的事件,例如:1967年聂元梓赴沪串联的幕后指使、翦伯赞教授遭受迫害含冤自尽的某些细节。也有作为学生对文革中错综复杂矛盾的观察以及对文革前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梳理。这些回忆为北京大学文革史的研究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
历史事实是客观的、不可变更的,而人们的记忆是主观的,难免受到个人情感、后续经历的干扰;历史事实是多面的,而亲历者个人的见证是单面的。尽管如此,回忆性文章常常能为研究者和后人提供文字资料未曾涉及的重要信息,多人的回忆汇集起来,与其他资料互相印证或纠错,有助于像拼图一样还原历史的真相。
这本回忆文集的作者多为文革运动初期的参与者或旁观者,他们随着运动的深入逐渐感到了困惑甚至遭到伤害。他们有的讲述了派性斗争令同学之间反目,有的回忆了亲去外地,为在派性冲突中被害的同学收拾遗骸的痛苦经历。有一篇文章记录了一位同学被调去协助《红旗》杂志调查"五一六兵团",卧底参加其几次活动,向中央作了汇报。不想后来中央却无视事实,将数以百万计的人打成"五一六分子",那同学自己也成了"五一六"的嫌疑,阴影伴随一生。这些校友的燕园岁月被文革扭曲、摧残,正如一篇回忆文章的标题所说,成为"被亵渎的青春年华"。
阅读这些回忆,人们不免感慨:是什么使这些从全国选拔出来进入顶尖学府的优秀青年学子陷入了如此的狂热、愚昧,以致古稀之年回首往事时不胜唏嘘愧疚?事实上,当年不仅是学生青年,而且是全民的迷失。长期的学校和社会教育,把领袖捧上个人崇拜的神坛,引导青年对"大救星"、"红太阳"无限崇拜、无限忠诚。很多学者早已指出:对领袖的神化与民众的愚昧化合二而一,是酿成这场悲剧的一个基本原因。文革结束之后,全民反思,中共中央痛定思痛做出不要突出领导个人、不搞个人崇拜的决定,成为党内外的普遍共识。当今回顾文革浩劫,以史为鉴,尤感遏制个人崇拜,坚守思想自由、理性批判精神的必要。
本书作者均为本人的学长,他们排除阻碍,勇敢、坚决地向母校的青年一代、向社会讲出他们的文革经历,即使在国内不能,也要在海外出版,表现了可贵的历史责任感,令我十分感佩和深受鼓舞。主编王复兴学长嘱我写一段序言,实在令我有不敢当之感。但为了表达自己的敬意,也为了我们共同的愿望:防止文革资料流失和文革研究领域在封禁中荒芜,为了不走回头路,不揣谫陋写下这段文字,期待推动更多的回忆和反思面世。
2018年3月5日
印红标,生于1951年;学位: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教学与研究领域:中共党史、文化大革命史。
与文革史有关的主要著述有:
《升温与降温:文革期间个人崇拜的工具性运用》(日文,发表于《文化大革命を問い直す》文集,东京:勉诚出版株式会社,2016年。)《失踪的足迹----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青年思潮》(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红卫兵"破四旧"的文化与政治》(《现代中国的制度与文化》文集,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文化大革命群众运动中的信息传播》(日文,发表于东京:《亚洲游学》2004年)《曹轶欧与"第一张大字报"关系再考訂》(《文史精华》2004年)。
《"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出笼记》;(《百年潮》1999年07期);《红卫兵运动的主要流派》(青年研究)1997年第2期);《"文化大革命"中的社会性矛盾》(《党史研究》1997年第2期)
本书后记
2016年9月,美国南方出版社出版了笔者拙作《抢救记忆----一个北大学生的文革回忆录》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了此书并编入图书目录,北京大学图书馆、美国哈佛大学东亚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等也都收藏了此书。中国《记忆》电子杂志曾选登连载,美国《华夏文摘》的"文革博物馆通讯"亦永久收藏并曾在《华夏文摘增刊》(电子杂志)上选登连载。2017年1月,北大校友丁广举、孙兰芝伉俪参加和安排了向校友推荐、赠送该书的两次聚会。聚会时,丁广举与笔者等人倡议:专由北大的"老五届"校友写作、编辑一本关于燕园文革的亲历者文集,与会校友深表赞同。于是,笔者肩负着众多校友的期望,不揣冒昧,立即投入了编辑、出版此书的工作。
中国文化大革命史,在海外早已是热学。在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的40多年里,在中国大陆当然也被广为关注和研究,多年來也曾发表和出版过不少关于文革的文章和著作;但近年来似乎成为禁区。
令人费解的是:那场长达十年之久的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早已被1981年6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正式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根本否定:认为对中国人民是一场浩劫,是一场灾难;但如今却讳莫如深,噤若寒蝉?!
但由于它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它对中国当代社会发展以及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因此,文革结束几十年以来,全世界,包括中国的学者、专家直到民间、亲历者们,都在持续不断地艰辛地追寻"文革"的真相,研究其内核。
发生在1789年7月14日、以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监狱这一中世纪专制象征为爆发点的法国大革命,200多年来全世界都在不断地研究。甚至就在前一、二年还在中国政界、学界、民间成为热议的话题,讨论其革命前的制度、政策与爆发革命的关系以及大革命的教训、大革命的作用与意义等。这显然是由于人们普遍地希望:从大历史的轨迹中,探索当代中国的路向选择。
中国的文革与法国大革命虽发生于不同的时代,性质亦不相同,但二者对人类历史的影响一样极其深远。中国文化大革命十分奇特、怪异、激烈、持久。它反映了哪些中国社会矛盾?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何关联?它暴露了哪些国民性的深层弱点?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动机与心理到底为何?"官僚集团"在文革中和文革后的作用如何?文革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命运有何关系?文革必然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文革的失败对"后文革时代"的中国历史走向产生了什么影响?在文革黑暗的背面,有何正面的闪光亮点值得挖掘和吸收?文革中诸多悬案(如"林彪事件",等等)如何解释?当代中国民主运动可从文革史中汲取什么经验与教训?诸多课题,需要梳理、研究、探索和挖掘。而研究文革史,责无旁贷,当然首先应当由亲历文革的中国人来做。可以预期:在悠远的未来,人们仍然会对中国文革史抱着浓厚的兴趣,持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
本书是北京大学那场文革亲历者的文集,作者有北大"老五届"校友(指文革前----1965年及其以前考入大学、1966年文革爆发时还没有毕业的大学生),也有文革时在校的教师、干部、研究生。作者中,原文革中分为两派的学生都有。北大在文革时曾处于那场疾风暴雨的中心。当下,尚在的北大文革亲历者们,年龄最小者也已进入古稀之年。但大家普遍仍有一种十分赤诚的心愿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希望在人生最后的路途上,把对文革的记忆、回顾、反思与教训记载下来,留给后人,以供后人以史为鉴,避开险滩、暗礁,开拓光明的未来。这也是我们这一代文革亲历者的历史责任!
当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对北大文革史(对中国文革史也是一样)中某些事件、某些细节的回溯,校友们的记忆可能不尽相同,观点也会有差异。毕竟年代已经久远,每个人的经历、视角又不相同,故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别,是很自然的。但重要的是:众多历史"碎片"的展观,包括细节与体验,相互印证、平行、交错,乃至对立,都有益于拼接历史的全景画面,有益于后人探索历史的真相。本书编、著者主张:自由畅言,抢救记忆,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探索真相,以便得出科学的结论。
本书以此为宗旨,征集、选用了20位北大校友作者的25篇文章,结集出版。希望能抛砖引玉,诚恳祈盼将来有更多的文革亲历者秉笔直书出:更多关于文革的衔华佩实、精辟详尽、鞭辟入里的锦篇佳著,发表出版。
本文集在编辑、校对的过程中,校友孙兰芝、丁广举等人曾给予大力支持。孙兰芝曾在《告别未名湖》三集中担任过主编之一(第二、三集是第一主编),丁广举曾在《告别未名湖》第二、三集中担任主编之一(第一集是副主编之一),他们的经验为本书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帮助。他们在征文、选编、审稿、校对、编排方面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在此,对孙兰芝女士、丁广举先生、等校友,表示衷心感谢!
主编: 王复兴 2018年2月23日
本书销售网址:
美国南方出版社: http://www.dwpcbooks.com/product/html/?196.html
亚马逊美国网上书店:https://www.amazon.com/Retrospect-Stormy-Days-Chinese-Fook/dp/1683721292/ref=sr_1_4?ie=UTF8&qid=1523033749&sr=8-4&keywords=dixie+w+publishing+corporation
巴诺书店:
https://www.barnesandnoble.com/w/retrospect-of-stormy-days-fook-hing-wong/1128314141?ean=9781683721291
亚马逊美国网上书店:https://www.amazon.com/Retrospect-Stormy-Days-Chinese-Fook/dp/1683721292/ref=sr_1_4?ie=UTF8&qid=1523033749&sr=8-4&keywords=dixie+w+publishing+corporation
巴诺书店:
https://www.barnesandnoble.com/w/retrospect-of-stormy-days-fook-hing-wong/1128314141?ean=9781683721291
注:
1、该书美元定价:$19.99。不含运费。
1、该书美元定价:$19.99。不含运费。
2、纸质书有邮寄服务。
3、以上网址有纸质书和电子书出售。
王复兴启 2018年4月6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