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5日星期五

王力雄:西藏的“新疆化”前景

新疆的市场经济转型比西藏早,维吾尔人的经商逐利意识比藏人强,但是中国政府却不能利用世俗化成功地消解新疆的民族问题呢?反而新疆问题随着市场化的进程越来越严重。

新疆汉人占当地人口的百分之四十,而且掌握大权。他们从新疆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开始,就拿走了最多的份额,垄断了最多的资源,并且始终占据最好的工作机会。这里有当局的有意为之,也有市场经济自身的规律。既然新疆的市场经济必须绑在中国内地的经济体系之上,汉人的语言、人脉、经营方式比当地民族占有优势,也就必然得势。

市场经济一旦有了民族区分,就不再有消解民族矛盾的作用,反而会更多地制造新的民族矛盾。过去的民族矛盾集中于历史和相对抽象的是非,和百姓的日常生活距离较远,主要民族精英关注。市场经济的矛盾却是摆在每一个普通百姓眼前,充满现实生活的每个细节。因此会从另一个方向激发更为普遍的民族情绪。

西藏和新疆的区别在于,市场经济发展以前西藏的汉人较少,社会主体仍然是藏人,因此在市场经济转型的初期,藏人能够控制主要份额和资源,占据好的机会和职位。汉人是在市场经济起步后才大批进入西藏,因此没有像新疆汉人那样一起步就能抢占先机。初期进藏的汉人只能做建筑工地、蹬三轮、开饭馆、养猪种菜等藏人不做的活。藏人是雇主或是被服务的对象。在这种阶段,世俗化政策对藏人是有效的,藏人从市场经济中尝到甜头,不免就把民族问题放在一旁。

然而这样的状态却不会是固定的。一是汉人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占有优势,除了语言、人脉上方便与内地经济沟通,还有汉民族逐利的天性,将会从底层步步上爬,最终超过藏人;二是来西藏的汉人很多都有西藏汉人官员的关系,非亲即友,能得到权力的庇护和提供便利;三是西藏一旦开始有钱可挣,会吸引更多的汉人前来与本地藏人争抢资源和市场份额。

那时的西藏就将出现"新疆化"――即当地民族在市场经济中被排挤到边缘,越来越处于劣势,而外来汉人把西藏市场经济的最多好处据为己有。那时民族矛盾将重新激化,也许会变得更加严重。当局的世俗化政策不但将失去效果,还会适得其反。

2005年10月1日

(本文为RFA藏语节目,转载请注明。)
http://woeser.middle-way.net/2011/08/blog-post_05.html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