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9日星期一

顏純鈎 | 鄒幸彤獲光州人權獎:把這份榮光歸香港

(作者臉書)

鄒幸彤榮獲南韓光州人權獎,她委托南韓朋友領獎時說:「這個獎屬於每一位爭取自由民主、捍衛人權的香港人」,又說:「此刻,讓我們一起把這份榮光歸香港」。

鄒幸彤的獲獎,不只是她一人的光榮,而是所有參與抗爭運動的香港人共同的榮耀,證明香港人的正義行動,得到各國人民的肯定。

鄒幸彤並不是很早就讓香港人熟知的,她長時間一直在幕後,她做的事我們都看不見,她走到公眾面前,是反送中運動中期以後了,在支聯會何俊仁李卓人身後,她被推到公眾視野中來。

我最初記得她,是她寧肯被國安法清算,也不肯交出支聯會的內部文件,我發覺這個不為人熟知的女子身上,有我們期待的那種勇毅不屈的精神。後來陸續讀到她的文章,知道她與大陸男朋友堅貞的愛情,多次看到她在法庭上鎮定機智的表現,她比起那些民主派「老將們」暴露出來的畏縮浮滑,更令我欽敬。

南韓光州人權獎選中她作為香港民主運動的代表人物,我相信並不著意她在香港人的抗爭運動中做過什麼傑出貢獻,而更著重她身上表現出來的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慷慨赴義的勇氣。

患難見真情,人在面對磨難時表現出來的氣節與堅忍,是衡量一個政治人物基本素質的試金石。國安法之下,我們看到一些民主派老將在法庭上的懦弱遊移,他們不惜「爆料」,互相推諉,嫁禍於人,以此換取當政者的寬宥。和他們比起來,鄒幸彤就是頂天立地的巾幗英雄。

九七年至今,香港人為維護自己的權利經歷過大大小小的抗爭,在這些和平的抗爭過程中,也誕生過不同層面的政治領袖,從司徒華李柱銘那一代起,到後來的何俊仁梁家傑,再到後來的梁天琦黃之鋒,基本上是三代人。

和平抗爭的年代,政治上沒有太大壓力,大家有共同理念,一起開會遊行,接受訪問,侃侃而談,那只要有基本的政治熱情就可以做到,時間長了,有的人就當作是一生的志業,其實他們在人格與思想上並沒有足夠的準備。當政治壓力大起來,威脅個人的安危,他們的內心就會動搖,就會觀顏察色,尋找有利時機去處理自己的政治取態。這種人只是政治的「愛好者」,不具備真正政治領袖的素養。

今日香港人遭遇前所未有的打壓,很多政治活動都處於癱瘓狀態(公民黨正式宣佈解散),對香港人來說,重要的不是做什麼,而是保有我們爭取民主自由的初衷,保有對未來的想像,保有至死不渝的精神力量,這便是鄒幸彤的獲獎對香港人的啟示。

香港人不需要去爭取什麼立法會區議會議席,不需要有一個黨收攏一幫人每天開會爭議這個那個,更不需要為了生存而去和當政者溝通協調,既然勢不兩立,那就不共戴天,等待時勢改變再論輸贏。鄒幸彤和更多民主派志士尚在獄中,他們的受難,是為我們明天的新征程準備足夠的領導力量。

我相信總有一日,香港人可以重新集結,重新找到抗爭的方式,去為自己的未來發力,那時,我們仍需要更多政治領袖,他們不但具有堅定的政治理念,還有經過磨難而鑄就的意志力,還有在困苦中學習﹑修煉的政治智慧和組織行動力,這是我們對鄒幸彤,以及梁天琦﹑黃之鋒們的期許。

反送中運動中的「無大台」運動方式,有其必然性與合理性,但也有繞不過去的弱點,這需要香港人在沉潛中作出反省。我們還是需要一些堅強的政治領袖,需要就政治形勢作出正確判斷,需要商討鬥爭策略統一行動,也需要合理的調度與分工合作。一味排斥政治領袖是不明智的,波蘭團結工會有華里沙,捷克天鵝絨革命有哈維爾,南非更有曼特拉,台灣民主進程中也有一群先行者與領導者。

政治領袖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平白無故被人擁戴出來的,政治領袖是在政治鬥爭中成熟﹑積累足夠的鬥爭經驗與群眾基礎才形成的。政治領袖除了必備的個人特質,還要經過艱難險阻的刻苦磨煉,我相信未來的香港政治領袖,會在中共的苦牢中誕生出來。

讓我們期待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美國議員們提名的黎智英﹑陳日君﹑李卓人﹑鄒幸彤﹑何桂藍﹑黃之鋒若有機會得獎,那又將是對香港抗爭運動的無尚激勵。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