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4日星期五

【書摘】《大逃離》:羅馬帝國有可能胎死腹中嗎?

作者:沃特.席代爾(Walter Scheidel)
 2022 年 1 月 14 日

第四章 反事實思考

羅馬帝國有可能胎死腹中嗎?

到目前為止,我一直站在後見之明的角度進行討論,並且依照實際的歷史結果來定義核心與邊陲。然而,義大利以外的世界並非只是等著被羅馬征服的邊陲,這些地區同時也是羅馬國家形成的潛在威脅(帝國擴張並不是單向度的)。為了研究過去之事與解釋為何發生,我們很容易過於偏向「決定論」(認為觀察到的就是最可能發生的結果)或過於偏向「偶然性」(認為事情很可能隨時出現完全不同的結果)。對反事實情境進行思考,有助於我們描繪介於這兩種極端之間的路徑。問題是:內部或外部的挑戰有多大的可能性讓羅馬偏離擴張之路,使羅馬無法創建出一個統治歐洲八成人口幾乎達五百年的帝國?

義大利城邦的挑戰

就羅馬國內的發展來說,最有可能導致羅馬胎死腹中的時間點是在羅馬國家形成非常早期的階段。那是文獻記載極度缺乏的時期,因此幾乎不可能據此判斷發生不同結果的機率。儘管如此,假如公元前五世紀初的羅馬基於某種原因不是拉丁姆的最大城邦,那麼羅馬將無法取得霸主的地位。假如社會衝突(這類事件在公元前五世紀與四世紀初隱約可見端倪)嚴重破壞羅馬的完整性,那麼羅馬很可能也無法成功擴張。由於證據不足,我們無法判斷這些狀況是否真的可能發生。但就我們所知的部分來看,從公元前四世紀前三分之一的時間之後,也就是羅馬往義大利半島四處擴張的階段,真正大規模的內部動盪已少有機會發生。正如之後會再討論到的,嚴重的內部衝突直到公元前一世紀初才爆發,而那時羅馬帝國的規模早已大致底定。

比較有建設性的做法,是將反事實視角運用在外來挑戰的潛在衝擊上。從羅馬突破拉丁姆地區往外發展從未遭遇重大挫敗來看,來自義大利內部的反對勢力似乎尚未強大到足以改變羅馬國家形成的軌跡。薩莫奈同盟缺乏遠距離的影響力,因此無法取代羅馬成為另一個霸權。當然,假如公元前四世紀初劫掠羅馬的高盧人選擇定居羅馬,那麼羅馬共和國是有可能就此滅亡。話雖如此,這對高盧人來說是個過於極端的假設,因此同樣不是合理的選項。

東方的挑戰

最可能阻止羅馬崛起的挑戰,來自廣義上的東方,也就是舊世界最發達的地區。假如有強權在羅馬完全控制義大利半島之前,就主動干預或將觸角伸入義大利,那就會對羅馬的帝國擴張構成最嚴峻的障礙。前文曾經提過,對早期崛起於近東的國家來說,義大利是個相對遙遠的地方。儘管如此,隨著東方

政治軍事網絡的擴大,因接觸而衝突的風險也逐漸增加。

然而,這類接觸的機會增加得非常緩慢。當最早的東方帝國在肥沃月彎興起時(例如公元前第三個千年期最早的埃及古王國或阿卡德王朝),這些帝國在現實上毫無干預義大利的可能。比較晚期的東方帝國,例如公元前七世紀的新亞述帝國,曾經短暫延伸到安納托利亞西部與埃及,但同樣沒有機會繼續發展到可以威脅義大利的地步(圖4.1)。

波斯的阿契美尼德帝國是第一個略有可能與羅馬競爭的國家。我們在第一章提過,阿契美尼德帝國在宏觀的社會演化史上邁出了一大步:控制多達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與數千萬人口,揭開了帝國時代的序幕。如果波斯國王薛西斯(Xerxes)在公元前四八○年之後征服了希臘本土,他或他的後繼者就有可能往西西里島與義大利半島推進。羅馬與西部希臘人的衝突很可能足以成為波斯入侵羅馬的導火線。畢竟,當年波斯入侵希臘本土的動機,就是希臘支持小亞細亞西部的叛亂。

即使如此,實際歷史充分顯示這類推進可能難以持久。阿契美尼德帝國一直未能徹底控制埃及:埃及在公元前四五○年代發生叛亂,並在公元前四世紀前半永久脫離帝國掌握。阿契美尼德帝國同樣無法長期控制另一端的印度河流域。如果波斯人無法維持最東端與最西端的邊陲地區,那麼即便他們想越過複雜而人口稠密的希臘城邦文化地區(至少涵蓋一千個獨立小國與七百萬居民)往更遠的地方擴張,自然也會遭遇類似的問題。波斯難以對希臘進行大規模鎮壓,因為後者有公民實踐、參與式政治與全民軍事動員的集體傳統。在這種狀況下,波斯人要越過從西西里島與義大利南部延伸到希臘本土與小亞細亞西部的龐大希臘城邦,並且成功支配義大利,這個結果恐怕不太合理。公元前五世紀的迦太基也尚未發展完成,無法做為波斯入侵義大利的跳板。

相較於波斯帝國,雅典人的帝國恐怕也沒有多大機會中斷羅馬的霸權之路。如果雅典與盟邦在公元前四一○年代成功擊敗敘拉古而且永久占領西西里島,那麼接下來雅典一定會繼續擴張。最合理的情境將是雅典干預義大利的希臘人與義大利當地居民之間的衝突,這將使雅典更進一步介入義大利半島的事務—當時羅馬幾乎還局限在拉丁姆的核心地帶。然而,這個反事實情境有兩個嚴重阻礙。首先,義大利半島對現金充裕的雅典人幾乎無利可圖,因此雅典與其出兵義大利,還不如把目標放在迦太基或脆弱的阿契美尼德帝國西部邊陲地區。

更重要的是,這個反事實情境還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雅典與盟邦必須發展成穩定的單一國家,才可能有潛力持續進行擴張(這項反事實情境是由伊安.摩里士提出)。然而,這項反事實假設忽略了雅典排他的公民身分、直接民主,以及雅典帝國邊陲嚴重分裂的城邦所產生的不利因素。因此雅典最終成功的機會並不大。

短期內比較合理的反事實情境,應該是雅典帝國分裂之後開始與迦太基或波斯交手。即使在這樣的情境中,仍不能排除雅典會對公元前四世紀義大利中部的羅馬進行一定程度的干預。由於雅典有能力遠距離投射海軍力量,因此與波斯在一個世紀前入侵義大利的推論相比,這個假設比較不那麼牽強。羅馬在公元前三三八年控制拉丁殖民地之前,還只是一個相當次要的地區國家,很容易受到外力干預,特別是來自海上的力量。因此,即使雅典帝國無法撐過公元前四世紀,仍有可能在一連串條件的正確配合下對羅馬建國構成嚴重的打擊(圖4.2)。

然而,整體來看,這個反事實情境發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公元前四○四年雅典帝國崩潰之後,愛琴海就沒有同樣具威脅性的海上霸權出現。公元前四世紀,敘拉古只對羅馬的其中一個盟邦發動一次襲擊,此外的時間要不是專注於與迦太基對抗,就是國內處於動盪不安的狀態。基於這些原因,敘拉古要到公元前四世紀的最後二十五年才有機會干預羅馬事務。公元前三三四年到三二五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攻下阿契美尼德帝國。亞歷山大大帝手上握有龐大的軍事資產與財政資源,如果他還活著(他在巴比倫去世的時候才三十三歲),這些資源就能用在別的地方進行軍事行動。亞歷山大染上熱病時已經籌組了一支遠征阿拉伯的軍隊,據說裡面還包括了龐大的海軍。

日後的歷史記載(據說是根據當時的觀察紀錄寫成)提到亞歷山大針對未來制定了更宏大的計畫。這些計畫包括建造一支有一千艘大型戰船的艦隊,準備攻打「迦太基人與非洲、伊比利的濱海地區及遠至西西里島的鄰近海岸地區」,其進攻路線似乎也涵蓋了義大利半島。無論這個故事的可靠性如何(其真實性一直受到質疑),往西擴張顯然不是不可行。

這項計畫與跟義大利國家來往的報告不謀而合。據說亞歷山大曾在巴比倫接見許多來自地中海西部的使節,包括來自迦太基與北非等地區、伊比利半島與薩丁尼亞島(Sardinia),以及義大利南部的盧卡尼亞人(Lucanians)與布魯提亞人(Bruttians),還有羅馬北方的伊特拉斯坎人。羅馬的使節是否也在其中,迄今仍有爭議。

即使不考慮這些軼聞,公元前三二三年的地緣政治局勢依舊再清楚不過。當時整個地中海東部與近東地區都在亞歷山大的控制之下,地中海西部卻還是分崩離析。地區強權彼此維持均勢:義大利南部的盧卡尼亞人與希臘城邦塔倫圖姆(Tarentum),義大利中部的羅馬與薩莫奈人,義大利北部的伊特拉斯坎人與高盧人,以及敘拉古與迦太基隔海對峙。

這是個有利於外力介入的環境。亞歷山大大帝可以與當地政權同盟,增加自己入侵的機會。公元前三三一年,亞歷山大的舅舅伊庇魯斯王(Alexander I of Epirus)在對抗義大利南部部族時遇害,這也讓亞歷山大更有理由干預義大利。總之,要不是亞歷山大英年早逝,馬其頓於公元前四世紀晚期入侵義大利的機會應該不小。

史家阿諾德.湯恩比(Arnold Toynbee)曾寫過一篇反事實情境的文章〈假如亞歷山大大帝沒有英年早逝〉(If Alexander the Great had lived on)。他假設馬其頓人與羅馬在公元前三一八年訂定盟約,共同對抗薩莫奈人。該盟約雖然保全了羅馬,卻也削減羅馬未來擴張的可能。在這個情境中,羅馬帝國不會出現,但我們也很難看出湯恩比的反事實情境如何能夠實現:因為在湯恩比的假設裡,亞歷山大征服了印度與中國,他的繼承者征服了美洲,最終建立起一個長久存續的全球超級大國。

湯恩比絕不是第一個探討馬其頓干預義大利會產生什麼結果的學者。亞歷山大死後三百多年,羅馬史家李維認為羅馬可以擊敗馬其頓人。李維正確指出羅馬擁有優越的人力,這項資源很可能讓亞歷山大的攻勢陷入困境,特別是亞歷山大訓練有素的長矛兵很可能會被消耗殆盡。但李維並未深入考慮羅馬軍隊能抵抗擁有優越戰術技巧的希臘化職業野戰軍多長的時間。此外,羅馬也未必會與迦太基聯盟,後者有可能從交戰之初就全面潰敗。雖然李維不願意承認,但在精密的攻城設備、大量的海軍與充分的資金支持下,亞歷山大大帝或任何能夠一統馬其頓與波斯帝國的統治者確實擁有更多的機會扼殺羅馬的發展(無論是在戰場上擊敗還是透過攏絡)。

馬其頓的干涉雖然不一定能阻止羅馬的擴張,卻不能排除有這樣的可能。這個反事實情境的可能性比前幾個反事實情境來得高,也比之後我們即將介紹的幾個反事實情境更有可能發生。這使得公元前四世紀的最後二十五年成為羅馬國家形成的關鍵時期,羅馬與盟邦將在義大利半島面對實力強大的對手。即使沒有被徹底征服,外力干預也可能改變權力平衡的現狀,使得日後無法產生羅馬與義大利國家的同盟體系,勢不可擋的戰爭機器也就無從出現。李維與湯恩比都專注於這個反事實情境,顯然不是偶然。這正是羅馬霸權命懸一線的時刻。

在實際歷史中,這扇罕見的機會之窗在亞歷山大死後很快就關上了。一旦亞歷山大的將領安提柯(Antigonus)無法阻止宿敵塞琉古(Seleucus)取得美索不達米亞與伊朗(公元前三一一年到三○九年),或最遲到了公元前三○一年安提柯被擊敗並且遭到殺害,則重新統一亞歷山大帝國的機會便快速消失(前提是亞歷山大的繼承者曾以此為目標的話)。

亞歷山大大帝過去的部將不以統一為念,反而彼此對立,建立起各自獨立的列國體系,將龐大資源耗費在難分難解的內部鬥爭。在此同時,羅馬開始在義大利崛起,並在沒有太多外力干涉下與迦太基爭奪海上霸權。馬其頓與托勒密王朝專注於與其他希臘化王國還有較小的希臘城邦進行競爭,它們雖然在後勤上有能力干涉義大利,卻缺乏介入羅馬事務的有力理由。

相反的,當羅馬迫使義大利半島絕大多數政治體加入同盟體系時,夾在大國之間的小國如伊庇魯斯(位於希臘西北部與阿爾巴尼亞)雖然有出兵的動機,卻因為沒有希臘化核心地區優勢軍力的支持,而無法對羅馬造成持久性的傷害。到了公元前二八○年,當伊庇魯斯國王皮洛士的軍隊在義大利南部登陸時,羅馬同盟體系的凝聚力與人力早已強大到難以征服。

少了來自東方的強大挑戰,羅馬就只剩下迦太基這個競爭者。但羅馬打從一開始就比迦太基更具侵略性:公元前二六四年到二四一年的第一次布匿戰爭,羅馬的主要目標是爭奪西西里島的控制權,鬥志旺盛的羅馬在北非發動登陸戰,反觀迦太基則完全未能威脅到羅馬的核心地帶。一個世代之後,羅馬計畫對迦太基發動第二次攻擊,卻差點因為漢尼拔大膽搶先入侵義大利半島而失敗。儘管漢尼拔在對抗羅馬與盟邦軍隊時獲得重大勝利,但他終究無法徹底瓦解羅馬的同盟體系。

漢尼拔能否獲勝的論戰早從上古時代就已經開始。毫無疑問,漢尼拔的攻勢使羅馬體系面臨極大的考驗,但我們不能因此認定漢尼拔的不屈不撓與獲得最終勝利是極有可能發生的結果。根據一則迄今最詳盡的分析,漢尼拔不可能爭取到足夠的盟邦背叛羅馬,也不可能在這段時間內將這些國家聯合起來。這一結論相當具有說服力。因為義大利各個政治體彼此之間的敵意並未被根除,羅馬也是花了很長的時間才能暫時緩和這種勾心鬥角的關係。一旦這些國家叛離羅馬並改變效忠對象,就只會回復到原先彼此掣肘的狀態,無法與漢尼拔共組聯合陣線齊心對抗羅馬。

即使在戰局最不利的狀況下,此時的羅馬依然擁有強大的戰鬥力,至少比假設一百年前對上未英年早逝的亞歷山大來得強大。因此,就算羅馬在迦太基的攻擊下淪為中等強權,只要首都未被攻破(龐大的城牆使敵軍無法攻陷),就不能排除羅馬日後有東山再起的可能。就算迦太基持續干涉義大利半島,也很可能迫使新的義大利同盟體系出現,而這個同樣以全民軍事動員為基礎的體系很有可能再度推舉羅馬擔任領袖。此外,迦太基就算在義大利獲得成功,也無法建立一個規模如同羅馬的帝國:迦太基的軍事人力不足以承擔這項任務,迦太基身處的邊陲位置也成為深入歐洲大陸的巨大阻礙。長期而言,迦太基比較有可能取得埃及,而非不列顛、萊茵河流域與多瑙河流域。

漢尼拔的孤注一擲是外敵阻止羅馬帝國形成的最後一次機會,但成功的可能性不高。公元前二○一年,羅馬戰勝迦太基並使其成為屬國之後,希臘化王國對於有效干預義大利一事就不抱任何希望。這引發了一個假設性問題:一個統一的希臘化帝國是否足以擊敗羅馬戰爭機器?假設一個極不合理的反事實情境:假如馬其頓人的幾個後繼國家在公元前三世紀因為某種原因再度統一,並且與快被擊敗的迦太基共組反抗羅馬及其盟邦的統一陣線,結果將會如何?

如果我們把幾個希臘化強權在戰時能夠徵召的部隊加總起來,可以得到數量龐大的二十五萬大軍,這支部隊絕大多數可以用來對抗羅馬,此外至少還有五百艘大型戰船。我們可以合理想像,在領導階層統一的狀況下,這些資源應該足以完全抵擋羅馬進一步的擴張,甚至可以用來攻擊義大利本土。

然而,我們不確定這個統一的帝國是否能擁有如此龐大的軍事資產。我們加總的每個王國與同盟的士兵數量,乃是後繼國家之間歷經好幾個世代的激烈衝突、戰爭形成國家而國家又發動戰爭的結果。從比較觀點來看,單一的超級大國絕不會無緣無故擁有如此強烈的動機去動員如此大規模的資源。領土廣大而且資金極其充裕的阿契美尼德帝國在軍事上相對較弱,亞歷山大去世時擁有的現役士兵數量其實相當少(相對於他統治的人口而言),這兩點都充分說明這個過於簡單的假設站不住腳。唯有與實力相當的對手長期對抗,才需要建立與維持一支數量非常龐大的軍隊。

到了公元前三世紀中葉,羅馬戰爭機器已臻於成熟,除了龐大的步兵儲備,又有了強大的海軍。從這時起,東方超級大國若與羅馬交戰,就會發現自己較低的動員力不足以因應羅馬的挑戰。東方需要時間加強軍力,因此勝利的大門很早就為羅馬敞開。所以,即使日後出現亞歷山大的帝國疆域完全恢復過去盛況這種極不可能發生的事件,羅馬入侵東方仍是合理的結果,只不過羅馬會因此付出高昂的代價,或許會重演第一次布匿戰爭時海戰的慘況。

作者為美國史丹佛大學古典學與歷史學教授,出生於奧地利的經濟史家,奧地利科學院院士,古根漢獎學金得主。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羅馬史、古代社會經濟史、前現代歷史人口學,強調比較經濟史與跨學科研究。

著有《大平準:從石器時代到二十一世紀暴力與不平等的歷史》、《羅馬史的科學研究》、《古代中國與羅馬的國家權力》、《劍橋羅馬經濟史研究指南》,共同主編過《牛津世界帝國史》、《羅馬與中國:比較視野下的古代世界帝國》等多本著作。席代爾是「古地中海帝國與中華帝國比較研究」這項跨國研究計畫的發起人,同時也設立了史丹佛大學的教學互動式網站「奧比斯:羅馬世界的地理空間網絡模型」,吸引到上百萬人次參觀。


書名《大逃離》
作者:沃特.席代爾(Walter Scheidel)
出版社:衛城
出版時間:2022年1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