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8日星期四

辦海外港人雜誌《如水》 張崑陽:以實體雜誌象徵反抗 周永康:以敏感討論守言論自由



《港區國安法》實施逾半年,本地抗爭運動步入寂靜,面對國安法未明的紅線,司法檢控愈見不公,本地不少支持社運人士被迫忍痛離港,展開流亡生活。

今年 1 月初,一個陌生的專頁——「如水 Flow HK」在 FB 出現,宣布創立首本實體海外港人雜誌《如水》。但一掃編委會名單,盡是港人熟悉的名字,包括前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發言人張崑陽、學聯前秘書長周永康、前本民前召集人黃台仰、《學苑》前任總編輯梁繼平等人。

牽頁成立的張崑陽目前正流亡海外,編委之一的周永康則正於美國留學。二人接受《立場新聞》視像訪問時形容,《如水》是一個政治實驗平台,連繫海外和本地港人,「流亡對於香港人而言,係一樣好新嘅嘢」,但當愈來愈多人被迫流亡海外,就必須思考如何持續參與這場仍未完結的運動。

隨著網禁來臨、社交平台出現「移民潮」,他們選擇以季刊形式,出版實體雜誌,發送給海外和本地港人。

張崑陽說,希望以《如水》流傳一個真實的香港歷史記錄,「本地(空間)愈嚟愈收窄嘅時候,海外嘅人係咪可以再做啲思想嘅保存⋯我覺得係有好重要嘅思想價值。」

連繫全球港人 阻言論自由遭蠶食

當愈來愈多流亡者散落世界各地,有組織為流亡者提供生活支援、精神輔導,亦有人主力做倡議、國際遊說工作,流亡者如何在海外生存成為一個新議題。

周永康點出,「生存嘅同時,如果大家想光復香港,你好卑微咁實際喺海外可以做啲咩」。

《如水》的誕生,正是填補一連串海外行動的其中一個「缺口」,建立理想的公共討論空間,重新審視、討論對香港未來重要的議題。

在「後國安法」下,自由的公共討論空間漸見收窄,周認為,海外港人若以個體參與,或難以直接減慢公共空間的消失,「但海外港人可以做到嘅,就係聚集埋一齊,增加更多言論陣地,令到呢啲思想可以喺陣地之間流播和互通」。

他稱此舉如同「插旗」,將香港較「敏感」、「危險」的討論轉至《如水》,藉此抵擋言論自由遭蠶食的速度。

在海外,除了流亡者,還有一群早已移民的港人,他們受反送中運動影響,關注民主運動的程度不遜於在港市民。 

然而,即使同樣身在海外,他們對社運、香港在國際線上的應對,以至備受爭議的美國大選等,看法都未必一致。《如水》則扮演橋樑的角色,連繫所有港人參與討論和交流,周永康解釋,「令到大家在行動上可以有多一個諗法,或者係一啲新嘅諗法上面解開咗個結」。

實體雜誌象徵「反抗力量」

在訪問中,張崑陽特別強調實體雜誌的重要性。

「在威權時代,好多嘢都要好隱閉,有啲嘢我哋要打『擦邊球』,好多嘢唔能夠好大聲疾呼⋯你愈被壓抑,就愈要有一個實體呈現嘅重要性,而唔係(再靠民眾)心領神會,呢樣嘢先係象徵、反抗嘅力量。」

他續說,「如果而家可以將一啲思想直接講出黎,我覺得呢樣嘢本質上已經係一種反抗,尤其係國安法時代,用文字去帶出我哋嘅思想,唔會自我審查。」

《如水》雜誌創刊號。(圖片來源:如水 FB)

《如水》雜誌創刊號。(圖片來源:如水 FB)

國安法紅線未明 部分編委匿名

《港區國安法》生效後,有雜誌憂慮觸碰法律「紅線」停刊、有出版商則選擇「自我審查」,這本由流亡者、被通緝者發起的海外雜誌,似乎同樣走在鋼線上。

《如水》發布創刊宣言僅三天,中聯辦控制的《大公報》隨即以「亂港分子潛逃後海外出「獨書」 涉違國安法」為題報道,其中民建聯張國鈞提到,若市民協助雜誌宣揚或發布,都有可能違法。

張崑陽形容,政權圖為製造「白色恐怖」、「人人自危」,「國安法絕對係令到香港法例進一步俾佢(中共)武器化……所以會唔會出現到建制派議員講嘅結果呢,我哋唔係完全冇擔憂。」

編委名單除了熟悉的名字,亦有成員選擇匿名現身,張解釋,編委都有各自的憂慮,特別在「政權無法容納不同的異見聲音」的情況。

他又說,難以預計「國安法紅線會畫到邊」,雜誌文章除了由編委撰寫外,亦會按照固定主題邀稿,「假如(編委)被國安法通輯,(其他人)可唔可以同佢傾計?Send 個 message 係咪就係協助通緝犯顛覆國家呢?」

但他們斷言,絕不會向政權屈服,放棄讓市民在香港逐頁翻開雜誌的機會。

現時打開網上的購買連結,選擇「寄往香港一欄」只見「尚未確認銷售渠道」,周永康透露,將雜誌運至香港的方式「都係諗住靜靜雞繼續」。「依家喺大家境內都知唔可以樣樣嘢公開講,呢個都係逼不得已無可避免嘅情況……一旦通晒天講出嚟,嗰樣嘢就唔使做㗎啦,因為對方一定會冚你檔,而家就要不停同佢玩呢個非常之無聊嘅遊戲。」

他指,做法如同「靜默革命」般,笑言「成功嘅時候大家就會知道」。

《如水》能否引發另一場革命?

打著海外港人雜誌的旗號出版,張崑陽的創作理念原來受戒嚴時期的台灣所啟發。

牽頭發起計劃的張崑陽提到,當時台灣屢現思想鉗制、禁止敏感政治書籍。他的啟蒙書籍正是禁書之一《臺灣青年》,它由一班於日治時期在日本留學的台灣人發起,對外討論社會、民主、凝聚認同等觀念,他因而深受啟發,「佢哋好幫到喺白色恐怖時期,本地思想嘅傳播以及發揮啟蒙作用。」

提起戒嚴時期,不免令人聯想起「美麗島雜誌社」,當時雜誌社成員爭取言論自由以及政治民離,隨後引發當局激烈鎮壓的「美麗島事件」,成為台灣日後民主化的重要里程碑。

「你話《如水》可唔可以直接引發一場革命,我覺得係冇可能。」

張崑陽直言,「我唔會睇得自己那麼高,亦都唔會覺得出完一本野、寫完啲野,就呼籲到民眾上街,就會有一個好革新嘅宣言,呼籲到民眾上街,我諗唔係一個咁樣色彩嘅嘢。」相反,他認為《如水》皆在塑造一個「健康」的公共領域,讓港人放入政治的歧見,討論香港的議題,建立一種同理感以及尊重。

周永康亦認同,「但佢(《如水》)係鋪墊緊啲社會運動嘅發生。」

美麗島大審的關係人物。左起張俊宏、黃信介、陳菊、姚嘉文、施明德、呂秀蓮、林弘宣。圖片來源:wikipedia

美麗島大審的關係人物。左起張俊宏、黃信介、陳菊、姚嘉文、施明德、呂秀蓮、林弘宣。圖片來源:wikipedia

光譜不同 政治打壓下看到彼此

《如水》在 Facebook 上公布編委會名單時,成員橫跨不同的政治光譜隨即引起引人,讓人不禁好奇他們平日開會怎樣相處。

周永康半笑地說,外界大概難以想像他們在 2014 年雨傘運動後,仍能共坐一席,甚至合作,「啲人見到會話,哇⋯有『法西斯』黃台仰、『大愛左膠』周永康⋯會擔心我哋有無打交。」

但開玩笑的背後,周永康卻認為政治光譜只是一種標籤。他慶幸,能藉《如水》拉近成員之間的距離,編委會每周開一次會,每次歷時至少 4、5 小時,「係非常燒腦⋯大家好認真,一齊思索(香港的議題),儘管最後諗法未必一致⋯但因為那個政治打壓,令到大家再次看見彼此」。

周形容,《如水》無疑是一個對話的出發,既是代表政治光譜不同的成員,亦是海外和本地的港人。

兩者間的共通點,都是建基於大家對香港的愛。

離地、脫節? 依靠每日自省

編委會成員皆遍佈歐美等地,香港發生的社會大小事難以再親歷其中,有人或會質疑他們能否與港人同氣連枝,甚至長久而言會否「脫節」。

二人承認,「肉體不在港」彷如與香港真實發生的事形成一層隔膜,只能依賴網絡上的資訊掌握事態發展,「好似有種重大缺失,好難確切體會到大家(情緒)起落」,所以他們不時提醒自己要謙卑、自省,在討論重大議題前,態度更加謹慎:「有啲嘢係咪我哋可以評論?」、「呢樣嘢可唔可以公開講?」

然而,自省不代表退縮,他們希望利用在海外的長處,以《如水》繼續連繫海外及在地的港人。

周永康說,「19 年運動時,大家話香港要重返國際舞台,要打好國際線,咁就需要世界各地唔同嘅香港人付出。」

身處海外的周永康及張崑陽接受《立場新聞》視像訪問,解釋《如水》雜誌的理念。

身處海外的周永康及張崑陽接受《立場新聞》視像訪問,解釋《如水》雜誌的理念。

——立场新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