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0日星期三

戴若瑜:別了,駱家輝


■美國駐華大使館昨日聲明,駐華大使駱家輝將於2014年初卸任回西雅圖。新華社

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於昨晨宣佈將辭去駐華大使一職,坊間討論熱烈。有中國網友戲稱,駱家輝終於被北京的霧霾逼走。駱家輝任職時間兩年有餘,此番回美,乃係女兒要回國上中學之故,並無其他原因。駱家輝離職會成為大新聞,乃是因為此人任職期間,發生了數件大事。這些被稱為「價值外交」的故事,對中國自身的影響遠大於對中美關係的影響。
駱家輝上任時的輕車簡從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顛覆了許多中國民眾對於美國乃至美國政治的認知。對於反腐無力的中國政府而言,這種簡樸作風無疑是一種巨大的對比與反諷。尤其是,當中國網友編出許多段子來對比中美政治體制之時,很難不讓中國方面難堪。例如,中國網友會說,「妻女都在北京的官員,大概只有駱家輝了。」這種流傳甚廣的段子對於中國政治體制的殺傷力是巨大的。
其實,美國駐華使館通過社交媒體發佈北京的PM2.5的資料始於2010年。彼時駱家輝還沒有上任。在上任後,他開通了使館官方微博,才讓這個資料為更多的中國人所知。隨後,他們又開發了大使館氣象預報的手機app,下載量巨大。大使館的霧霾資料通常要比北京市政府的資料更為嚴重。民眾依據天氣的直觀感覺,通常更信任前者。也就是說,這麼一個小小的手機軟體,映射出民眾對於中國官方的極度不信任感。
駱家輝還進一步開通了駐穗、駐滬兩個領館的微博賬戶,並請一些熟知中國國情的互聯網人士出謀劃策,效果明顯。在社交媒體上,這些賬戶以輕鬆調侃的風格談論時事,引來中國網友的廣泛追捧。在美國之音、自由亞洲電臺被中國政府封鎖的情況下,這些微博賬戶顯示出了非比尋常的力量,成為中共意識形態話語中的「糖衣炮彈」。使、領館的微博賬戶雖然經常遭到禁言或者刪帖,但中國官方已經無法刪除這些賬戶,那樣會顯得自己更加心虛。在資訊領域的博弈,美國人有相當自信。
陳光誠夜入使館一節,駱家輝承擔相當大的壓力。自李潔明藏方勵之於使館之後,這是第二起美國大使庇護中國公民的事情。雖然中國保持相當程度的克制,但從已經披露出來的細節來看,這其間仍有暗中血雨腥風的力量較勁。駱家輝對中國政府和民間民主、維權人士對他的指摘概括承受,顯示了一個政治家的臨危不懼。中國官方媒體對他的妖魔化指摘,他也淡然以對,更增加了中國民眾對他的好感。
王立軍夜入美領館,則是駱家輝遭遇的另一個巨大挑戰。從來沒有在職中國高級官員向使領館尋求庇護。事實上王立軍也並非尋求政治庇護,只是美國駐成都領事館在王立軍心裏是整個中國西南地區最安全的地方。這件事給駱家輝帶來的麻煩就是,他被動陷入了中共的政爭。現在還無法確知到底駱家輝在領事館跟王立軍談了甚麼,毫無疑問,這是未來最可被期待的解密材料。
此外,駱家輝在華期間,中國還發生了諾貝爾和平獎事件、茉莉花事件、倪玉蘭事件等等,美國使館都曾給予相當程度的關注。對於中國政府來說,駱家輝的確是一個不太好相處的駐華大使,即便他有一張中國人的面孔。這也顛覆了很多中國人的狹隘想像。海外華人一家親心向祖國,這不過是民族主義一廂情願的想像而已。價值認同、文化認同是高於身份認同和國族認同的。駱家輝讓中國民眾學到了太多東西。
駱家輝在中國的兩年多,正是中國在奧運會之後的強弩之末時期。党國維穩體制形成,習近平接班,他對中國的觀察影響了美國日漸強硬的對華政策,或者說在經濟上退讓,但政治上強硬。在未來幾年,可以想見駱家輝在對華政策上的發言權。
駱家輝總讓我想起兩個美國駐華大使,一個是當年被毛澤東趕走的司徒雷登,一個是六四前剛剛上任的李潔明。前者向紅色中國伸出了橄欖枝,但被無情拒絕了。後者則在動盪的大使任上,堅守了美國的價值。雖然中國官方像不喜歡司徒雷登那樣也不喜歡駱家輝,但與司徒雷登一樣,駱在民間卻有相當美譽。而李潔明在駐北京之時,推動了美國和中國知識分子的交流與互動,在此方面,駱家輝也不遑多讓。讓我們期待他的回憶錄吧。

戴若瑜
獨立評論員
——苹果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