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31日星期六

張國城:二戰史給臺灣社會的啟示──《二戰:帝國黃昏與扭轉人類命運的戰爭》簡介

2024 年 8 月 30 日



本書是我讀過的最好二戰史之一。

探討軍事和戰略議題,歷史積累非常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已經過去八十幾年了,但是作戰的方式、運用的戰術很多對今天的戰爭仍然有重大的參考價值,包括空權的重要性、裝甲作戰等等。許多人對於戰爭如何進行、軍隊如何運作缺乏觀念。作者對戰爭的所有面向幾乎都做了廣泛又深入的論述(這也是本書篇幅之所以如此巨大的原因),它可以為任何讀者作為很好的一本戰爭和軍事入門參考書。

帝國的衝突才是二戰主因

其次,本書可以協助瞭解二十世紀國際關係演進的動力。沒有帝國的衝突,二次大戰不會發生。作者有一個中心思想,就是認為二次大戰是一場「帝國戰爭」,而且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延續。作者的分析指出,到了一九○○年,除了俄羅斯帝國外,所有現代化國家都建立了國會(雖然投票權有限),並以法律管治其公民。對於現存的政治和經濟菁英而言,這些改變導致他們喪失了傳統的社會權力和政治權威。在這種快速變化且不可預測的環境下,新興工業強國掀起了新一波的領土型帝國主義,試圖瓜分或支配世界上尚未被現有殖民帝國控制的地區。

作者認為只有透過理解這一強大的,為了建設一個「帝國」的驅動力,才能深刻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長期根源。這個看法,以及作者的詳盡論述,是本書可讀性的一大來源。作者花在敘述戰後演變的功力是本書的另一亮點。戰後對英法殖民帝國的削弱,帶來了殖民地獨立浪潮,新興國家的大量出現,形成了今日世界的面貌—由於戰況太激烈,而使得「被承認」成為國家的新要件(而且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項),改變了國際政治,這種脈絡對臺灣讀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二次大戰是一次大戰的延續」乃是歐美共識

更重要的是,對所學是國際關係的筆者來說,「二次大戰是一次大戰的延續」在國外求學期間,是基本的討論基礎。但在中華民國的教育裡,一般來說並不(或很晚才)接受此一事實。過往都將二戰的原因解釋為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擴張,當然日本帝國主義的擴張是戰爭的原因,但他們為什麼要侵略擴張?反而很少人能夠瞭解。且基於政治因素,日本因素被擴大解釋,對今天兩個中國社會人們的世界觀都有眾所周知的深遠影響。無論如何,這都使我們很可能失去了一次用更為有效的方法,去面對和解析這一段歷史的機會。

本書也挑戰了很多過去的舊觀念,這要拜檔案的解密和作者的治史功力。譬如「綏靖主義」常被用來認為是英法在一九三○年代的政策,這一政策鼓勵了希特勒的野心,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但作者卻指出,用「綏靖主義」形容英法一九三○年代的戰略其實是嚴重的誤解。作者認為二十年後冷戰時期常見的兩個詞反而更適合描述一九三○年代的英法戰略,這兩個詞就是「圍堵」(containment)與「嚇阻」(deterrence)。而英國重整軍備,作者證明也早於德國。

情報戰貢獻似可受質疑

作者還指出同盟國彼此之間其實一直存在著足以破壞和諧的重大歧異與爭論,即使在大敵當前時都如此。這也凸顯了國與國之間的合作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作者也指出大量的歷史文獻努力想證明情報蒐集(特別是訊號情報)有利於作戰成功,然而實際的功效如何仍有爭議:「……情報在一層又一層複雜的決策機制中反覆折射,等到真正根據情報做出指示時,早已錯失寶貴的作戰時機,如此一來,即使是最好的情報也無法創造戰果。」這也顛覆了很多過去的論著,類此的例子在書中數不勝數,是筆者對這本巨著手不釋卷的重要原因。

除了書裡的內容之外,本書的架構和寫作方式也值得推薦。作者撇除許多有關二戰的中文著作基於國仇家恨和意識形態的敘述和評論。誠然每位作者都有表達的自由,但若要做知識性的討論和帶給讀者更多的啟發,則一種中立、不帶感情的行文方式對讀者的思考是有很大助益的。

作者提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傳統觀點認為,希特勒、墨索里尼與日本軍人就是造成危機的原因,但事實卻正好相反:這些人其實只是深層危機所引發的結果。換言之,如果我們不瞭解推動這段歷史的力量,就無法合理解釋戰爭的起源、經過與結果。」這對海峽兩岸的史觀形成了巨大挑戰,但作者用以支撐這一結論的論述相當完整和全面,非常值得仔細詳讀。

其次,雖然本書是敘述二戰,但對臺灣讀者理解今日臺灣面臨的軍事威脅是非常有幫助的。譬如臺灣的社會無論官方抑或民間,非常刻意地不談臺灣社會遭到中國空襲的可能性。因此臺灣社會的「民防」集中在「民兵」,實際上最能發揮功用的民防是遭到空襲之後的救火、救災與救護,還有在戰爭中維持經濟和社會的基本運作。本書對於二戰中各國如何進行這方面的努力,優點和缺點

有非常詳盡的敘述。

「總體戰」的觀念必須與時俱進

然後對於資源的運用、同盟的維繫,作者指出必須仰賴國家本身具有「總體戰」的意願、能力和準備。「……集體動員是現代性的一種表現。唯有具備龐大工業與商業基礎、擁有大量受過技術訓練的勞動力、具有發展健全的科學體制,以及能夠取得適當資源與資金的現代國家,才有能力發動大規模戰爭與供給維持戰爭所需的武器裝備。……工業化戰爭,仰賴的是大量容易製造與相對廉價的現代武器,如此才能在戰場維持一支龐大的部隊,而且能在連續數年的戰爭中不斷補充武器—二十一世紀的國家往往已做不到這點,因為當前的武器有著極為昂貴的成本與極其複雜的科技。」

所以,在今天更需要在戰爭前就準備好戰爭所需的武器。此外,作者也告訴我們,二戰給我們的寶貴教訓就是儘管軍事吸取絕大多數的經濟資源,但在軍事需求、財政穩定與適當的人民生活水準之間維持平衡極其重要。這部分特別值得近年來醉心於「城鎮戰」的臺灣社會去瞭解。不是光靠節衣縮食的犧牲精神與愛國心(縱使它可能非常強烈)就能贏得戰爭。作者指出,日本的裕仁天皇最終在八月十日做出投降的決定,至少有部分原因是裕仁擔心日本帝國在被美國擊敗之前,就因為饑荒造成的社會動亂而覆滅。這些都值得臺灣讀者反思我們今日所面對的局勢。

因此,筆者要非常榮幸地向出版社和譯者致上崇高的敬意,並向臺灣讀者們大力推薦這部巨著。

作者為臺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書名:《二戰:帝國黃昏與扭轉人類命運的戰爭(三冊)》
作者:李察.奧弗里(Richard Overy)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時間:2024年8月28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