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7日星期五

中国民间档案馆:八九民运与六四

20240531


今年是八九民运和六四35周年。过去几年,关于六四的强迫失忆愈演愈烈,如今在香港,公共图书馆也下架了关于六四的书籍,纪念六四竟也成为罪行。但这些审查和打压无法吓退追求真相与问责的人们。在全球各地各世代一同纪念六四之际,中国民间档案馆希望通过分享我们收集的关于六四的记忆与思考,与大家共同恢复历史真相、重建历史记忆。

目前档案馆有31个关于八九民运和六四的条目,其中包括运动参与者和记者对六四的讲述与回顾,如吴仁华的《八九天安门事件大事记》、江棋生的《六四镇压受害者状况民间报告》、十七位流亡海外的学生领袖与1991年在巴黎举行的"八九学运历史回顾与反思研讨会"的会议记录(《回顾与反思》)、和前《星岛日报》记者蔡淑芳的《广场活碑:一个香港女记者眼中的六四血光》;以及六四中高层关键人物的视角,如《李鹏六四日记》和赵紫阳的回忆录《改革历程》;还有后来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场运动的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如赵鼎新对六四的社会学分析(《天安门的力量:国家·社会关系与1989学生运动》)和政治学者陈小雅的《天安门之变——八九民运史》。同时,档案馆还收录有官方文件,例如六四后政府发布的国务院公报(《1989年北京制止动乱平息反革命暴乱纪事》)、由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编纂的对于六四的官方叙述(《惊心动魄的五十六天》),和加拿大驻华使馆1989年的外交备忘录(《加拿大政府六四事件解密档案》)。我们还要特别感谢香港新世界出版社创办人、赵紫阳前政治秘书鲍彤之子鲍朴授权档案馆收录2019年出版的《最后的秘密——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六四"结论文档》,书中文件来自六四后举行的两次中共高层会议,是在中共党内对"六四"事件作出最后结论时形成。

为了纪念六四三十五周年,鲍朴还写了一篇新文章《关于〈天安门文件〉"真伪"的新证据》并授权档案馆独家发布。在与遮蔽和扭曲真相的势力对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醒,对手中的材料进行仔细甄别。正是出于此理念,鲍朴对《中国"六四"真相》(《中国"六四"真相》是《天安门文件》的中文版书名)一进行了批判性分析。该书据称是由化名"张良"的人提供的政府内部档案编辑而成。自2001年出版以来,该书受到外界对于其真实性的质疑。鲍朴在他的文章中通过与近期出版的其他史料与书籍比照,指出《天安门文件》中的疑点,他提到的很多参考资料也收录于本档案馆中。

读者可点击网站首页的"进入收藏",在左侧筛选栏的"档案主题"下拉菜单中选择"八九民运和天安门镇压"获取所有相关条目。

新冠疫情和白纸运动为六四纪念活动带来了新的面貌。一方面,我们看到对自由与民主之追求的传承延续;另一方面,年轻一代的行动者也展现出对于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抗争目标更进一步的想象。因此,档案馆也在努力收集更多关于当下的内容。我们欢迎广大读者向我们提供收录建议和相关资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