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1日星期五

陈家梁子:习近平说“美国正试图诱骗中国入侵台湾”背后的“弯弯绕”


Matters 20240619

近日,金融时报报道,"2023年4月,习近平在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一次会晤中做了这样的警告:美国正试图诱骗中国入侵台湾,但他不会上当。另一位人士说,习近平曾向他的官员发出过类似的警告。"

乍一听,这番话听上去怪怪的,匪夷所思。不知习近平这样说的根据和用意是什么。既与国外对台海情形的认知不同,也与中共自己一向对台海的定调不同。于是,外界纷纷猜测习近平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或者是不是习近平的脑回路出问题了。

确实,要理解习近平这番话颇费心思,这里面有些"弯弯绕"。客观公正而言,台海局势紧张是中共加大对台湾的军事威胁和侵扰所致,这是因;而美国对台湾的支持是果。怎么能颠倒因果关系呢?

美国为了增加中共侵台的难度和代价,加强台湾的军事防备能力,协助台湾实施"豪猪战略",向台湾军售和提供其它援助,以及扩大与台湾的非官方交流和支持提升台湾的国际地位。更重要的是美国武力保卫台湾从战略模糊转为战略清晰。拜登几次承诺将武力介入台海战事。这些都是因应中共加大对台湾的军事威胁和侵扰而做出的反应。

但在习近平及中共的认知中,台湾是中国的内部事务,其它国家无权干涉。美国对台湾的军事支持和扩大交流,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是对中国的挑衅。

这些中共所以为的来自于美国的挑衅,显然屡屡突破了中共以往给美国所划的"红线"。按中共以往的宣示,它应当予以还击。但实际上,中共又不敢与美国发生正面的军事冲突。军事上处于劣势,经济上代价太大。只能打嘴炮,不敢采取实际的行动,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中共对2022年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问台湾前后的应对就是如此。

这种言行的不一致就需要向自己和其它人有个解释和交代。对内的解释就搞了个很玄妙的"战略定力"出来,用来向党内干部和"粉红"解释为何面对美国的挑衅,我们却无动于衷和无所作为。当然这个高级词很可能不是习近平想出来的,但对他的胃口。其潜在含义是面对美帝国主义的无耻挑衅,我们要有长远的目标,要保持冷静,现在还不是出手的时候,不要一时的冲动而坏了大事。"小不忍则乱大谋";"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例如习近平2022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说,"如果在战略上出现了偏差,那后果将是很严重的,付出的代价将会很大。党在早期有过惨痛的教训。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就是在战略上判断错了,看不到敌我力量对比的悬殊性,要'御敌于国门之外',结果付出了极大代价。所以,我一直强调,领导干部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明显就是在安抚党内干部不理解习近平及中央怎么对美国的挑衅如此软弱。

那面对冯德莱恩,习近平如果也搬出"战略定力"来解释他的行为,就很不着调了。可能因为冯德莱恩是女性,习近平就大打悲情牌,装无辜和可怜,以博得冯德莱恩的同情。暗示美国对台湾的支持是对中国的挑衅,是想诱骗中国入侵台湾,趁机给中国沉重的打击,阻止中国崛起和超过美国的伟大目标。把美国描绘成诡计多端,阴险十足的小人,而他则是纯真无瑕、坦荡磊落的正人君子。但也不是"傻白甜",一眼就识破了美国的阴谋诡计,不会上当。言外之意,一是美国对台湾的支持是对中国的挑衅;二是如果台湾发生战事,责任完全在美国;三是请您放心,中国现在不会武力统一台湾,不会引起世界局势动荡。武力统一台湾还不是时候。另外,习近平向冯德莱恩说,他不会上当,而不是他们不会上当,无意间流露出打不打台湾他一个人说了算,取决于他个人的意志。

看来,中共统一台湾的企图会成为泡影。一方面国内经济衰退,内部矛盾丛生和激化,已搞得焦头烂额;另一方面,中国的军事实力始终与美国存有很大差距,武力进攻台湾没有胜算。一旦战败,那将加速中共的崩溃。从理性出发,习近平和中共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做出武力进攻台湾的决策。但也不能把中共逼到墙角,让其没有退路,没有糊弄它自己煽动的大一统民意的余地。如果台湾宣布独立,中共不做出实质性的强烈反应也有垮台的风险,两害相权取其轻,就可能会攻打台湾。所以,台湾保持现状是最明智的选择,时间在台湾一边。

2024年6月19日

——网友推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