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2日星期一

盧斯達:Dragon還是Loong?迷失在翻譯中的中國龍

盧斯達 / 上報 20240212


有指中國媒體在推動翻譯自信,例如要將「龍」譯作 Loong。龍年就是 the year of loong。這是因為面向英語人口的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報道「新春龍舞挑戰賽」之類活動時,一律以 Loong 指涉「龍」,而不是慣用的Dragon。例如龍年譯為「Loong Year」,表演「龍舞」譯為「Loong Dance」等等。

 

這十年二十年間,不時聽到有聲音指出,英語 Dragon 不應等於中國概念的「龍」。背後的理解通常如下:西方的 Dragon ,和中國那種「騰雲駕霧祥瑞之龍」並非一樣。基督教經文裡「龍」是魔鬼。中世紀的龍是兇惡飛龍,會噴火,所以有反面的屠龍勇士。BBC 討論這個問題時引述中國方面一些報導:

 

報導指,西方龍是「口吐烈焰+巨翅長鱗+烈性如火」,形象負面,中國龍則是「馬頭+鷹爪+魚鱗+鹿角+蛇身+沒有翅膀」,代表好運吉祥。因此,「Loong」更貼近中國龍的原意。

 

在這個前設下,「改名派」其實是希望改變「中國龍」在西人眼中的形象,但要加強更多自信,主導「敘事」,這並不奇怪,但是討論的前設值得懷疑。例如「中國龍」直線等於吉祥的看法就「十分現代」。在中國文化這一邊,與其說「龍」是「善」或者「惡」,不如說「龍」代表的其實只是「超越尋常」。

 

相傳龍出現時的風暴雷電,是異常天氣。「人中龍鳳」就是說平常人當中的特殊人物。龍傳統而言代表皇帝和皇權,是平民百姓的「反面」。傳說孔子遇到老子,聊天之後形容老子是龍,思想和境界深不可測。

 

《易經》坤卦第六爻,爻辞是「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黄。」大概解釋是上下隔閡,局面出現了戰爭和洗牌,所謂「龍」是多股勢力,戰爭導致血流成河,將大家一齊趕上絕路。所以龍是代表甚麼,還有情景和脈絡的分別。有時龍是被古人解讀為戰爭、統治者失德,不一定是「代表好運吉祥」。「中國龍的原意」反而多數是近世的添加和演變。

 

商人傳說自己的祖先是「天命玄鳥,降而生商」,是一名婦女誤吞「玄鳥之卵」而生子,誕生殷人一族的神話故事。起碼他們就未必認同自己是「龍的傳人」。就連「龍的傳人」這個概念也不古老,是誕生於 1978 年的台灣流行曲,後來成為兩岸各界的民族主義宣傳歌曲。所以其實「原來的龍」是尋不到,「中國龍」是哪個時期或情景下的龍,定義也是不確定。所謂「神龍見首不見尾」,正體永遠在霧中。

 

Loong 的出現似乎是為了對抗 Dragon 這個「負面龍」的印象,背後是不能被西方概念框定自己的文化自信。然而 Dragon 乃是兇惡之龍的印象,也是一個西方經典的概念。而且歐美現代的龍也是形象多變,甚至早就在流行文化中洗白。這種「面向西方」的改動,對很多人就顯得多此一舉。

 

以 Loong 對沖 Dragon  似乎是想要脫離西方中心的「譯境」,但是對 Dragon 的抗拒本身就是很西方基調的想法,這使整件事自始至終都在迎合一個西方的基督教文化的標準。(龍乃是邪惡,因此我們要換一個譯法)不如腦洞大開一點,譯做 Chinese lucky dragon(中國幸運龍)之類,西人看到或者可能想起《馴龍高手》(How to Train Your Dragon)那一類而不是中世紀式惡龍。不過中世紀惡龍現在都有很多粉絲,多得托爾金和 George R. R. Martin 等人的小說。

 

Loong 能否反映「傳統的中國龍」,不知道,因為龍的面貌是多變不定,但 Loong 這個字就更多是反映現代人對自身和自身文化代表的爭拗。

 

比起古人,現代人的龍多少消了毒,變得可愛和無害,而且平民化。以前的龍是王朝和君主私有的圖騰,代表威勢、浮空、不著地,神聖的。到了上世紀 70 年代《龍的傳人》意外廣傳之後,「全球華人」就莫名其妙多了「龍的傳人」的講法。歌詞還「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極大地影響了當代中國人。因此西人怎麼說「龍」才變得重要,但老實說其實西人怎會在乎呢?

 

西人的話,當你說完一大堆中國歷史和文化中的龍,他接下來就會問:「所以……就是有點像 dragon 的神秘生物吧?」

 

※作者為香港評論者/作家


——网友推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