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燕志华
今年以来爆发的几起网络舆情,本质上是个信任缺失的问题。比如"指鼠为鸭"舆情、近日大学生食堂吃出疑似"胶制异物"事件等,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是普遍的不信任心理。
误解也是一个引爆舆情的重要因素,甚至是更大的因素,但是信任缺失和误解并非一回事。误解有可能依然有信任,但是在某件事、有些细节上产生冲突。信任缺失,则是直接的不信任,老百姓成了"老不信"。
就比如在"指鼠为鸭"事件中,面对学生发视频后带来的网络质疑,学校第一反应就是撒谎,而且感觉自己撒谎"说服力"单薄,还拉着地方市场监管局的负责人合伙撒谎。他们这种习惯性撒谎,几乎是第一时间的反应,在利益和公信力之间,他们第一时间选择了利益,进行了习惯性撒谎。
再如在"丝袜门"中,面对迅速火爆的对话截图,无论是涉事个体还是相关公司,第一时间给出的解释是"病毒入侵",然后说是"盗号",还有的说"省政府办公厅"账号不是办公厅的人,等等,总之第一时间就是撒谎,试图误导公众,脱卸个人责任。当然现在最后调查结果还没出来,说人家撒谎为时过早,但是上面三个说法之中,总有一两个是谎言,或者全部是谎言。
还有在东北的"私建浮桥"事件中,相关部门、地方干部、附近村民说法五花八门,形成了一种包裹真相的信息迷雾,但是真相只有一个,这意味着绝大多数说法都可能是出于各自利益的虚假说辞、模棱两可的说法,或者直接就是假话。
我们一直说,信任缺失就是最大的市场成本。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营商环境也就好不到哪里去。就以此次广州学生在食堂中吃出"胶制异物"来说,前有"指鼠为鸭"之鉴,地方市场监管局为了取信于民,拉开了打大仗的架势,邀请了各路大神进行了形态学检测、蛋白质检测、红外检测,还没忘做了核酸检测。南京号称"鸭都",从没错过一只鸭子,不知此次有没有派高手驰援。总之运用了多种科学方法,总算排除了橡胶制品和一次性手套可能,结论是"高度可能"为鸭眼球巩膜结构。但是这样就能排除少数人的怀疑了吗?同学现场怀疑是"避孕套",地方检测之后说高度可能是鸭眼结构,但凡有点阅历的人都会指出,两者之间的大小悬殊,如同地球和月亮。这样设想中的大小落差悬殊,如果没有公信力和信任,再大的来头、再大的说辞都填补不了。相反,如果彼此之间有信任,说不定一两句话就能填补上了。
在当下,我们会发现一个习焉不察的现象,那就是当一些人为了掩盖一个错误而撒谎的时候,人们常常只是将撒谎视为一个"错上加错""试图掩盖错误""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的一个表现,而并没有将撒谎本身当做一个单独的错误,只是将撒谎当做先前的错误的一个附属物、一个衍生物。这就导致了我们常常放过撒谎的行为,没有追究撒谎本身作为巨大错误的责任。
正是因为我们常常紧盯先前的那个错误,而没有紧盯撒谎本身,导致我们社会常常轻易地放过撒谎、原谅撒谎,使得撒谎常常逃脱惩罚,留下相当大的存活空间,如同野生的藤蔓一样,常常攀附在一些负面的事件枝干上面。这种宽容撒谎的做法,也使得我们在指责别人撒谎的时候,也给自己留下撒谎的空间,并称之为"善意的谎言",好像是包裹苦药的甜味剂。
其实在很多国家和社会里面,撒谎本身就是严重的错误。如果为了掩盖先前的错误而进行撒谎,一旦行径暴露,就会被追究两次,进行两次惩罚,而其本人可能就此失去社会信任。其实外国人虽然严厉惩罚这样的撒谎,但是他们日常中也常常撒谎,比如就有调查数据显示美国人日常生活中,每天撒谎的数量惊人,比如每天都在违心地夸奖别人。但是这种撒谎和被严厉惩罚的撒谎区别在于,事件是否涉及到原则性问题,以及是不是为了掩盖先前的错误而撒谎。
回到文章开头的话题。我们看到很多网络舆情的引爆,并且愈演愈烈,原因在于相关部门和当事人一开始就进行撒谎了,只能绞尽脑汁再进行更多的撒谎,一个谎言,需要用几个谎言来遮盖,如同做泡菜,一层层撒盐再放泡菜,但总有一层会露出泡菜罐子口,结果引起网民的愤怒。
如果我们不能将掩饰性的撒谎,视为一个独立性的社会问题,我们社会或许很难解决这个痼疾,从而放任下次撒谎再次上演。尤其在很多事件爆发的之后,撒谎常常推高了事件的风险程度和危机烈度,最后的一地鸡毛,只能由背后的系统来惨淡收拾。
但是很显然,对这种独立的撒谎行为进行惩罚,可能是个难题,因为能够针对"先前的错误"进行处理已经很难了,再单独针对撒谎进行惩罚,已经超出力所能及的范围,更何况撒谎的严重性尚未被充分认识到,它尚未成为一个问题。再从眼下的社会文化来说,诚信一直是个难题。当整体社会诚信都成为问题的时候,撒谎很难被单独拎出来作为一个灰色的靶子被精准抨击。
我们的文化里,也存在着一个可供撒谎行为容身的巨大空间。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能看出,校园内外、成人前后,文化教育和社会评价层面就出现一个巨大的文化断裂带,甚至是个做人品质的分水岭,一个断崖层。那就是在校园内的教育是要求学生要诚实、以撒谎为耻,但是一旦出了校园,步入社会,这种诚信教育就断裂了,转而纵容甚至鼓励各种社会文化的侵入,尔虞我诈和各种潜规则就开始成为一种职场文化。那些坚持校园教育的年轻人会被认为太单纯、没有社会化,而很难被赋予重任,认为他们迟早会遭受"生活的猛击"。这种社会现象不光在"劣币驱逐良币",惩罚老实人,而且在客观上也颠覆了校园教育,使得人们变得更为虚伪,因为人们成人后,会恍然大悟地认识到,知识只是用来考试,而不是用来做人。
这种学习阶段学"孔子"、工作阶段学"曹操"的现象,可能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日常交流中,强调"机变""随机应变""察言观色",随时调整自己的谈话策略、交往策略,从而将人际关系庸俗化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做事上,追求谋略,常常陷入阴谋。一部文化史,可以单独抽出很多故事形成文化脉络,单独成篇为"阴谋史"。看看我们引变为豪的"三十六计",就知道不少故事不过就是撒谎、阴谋的大杂烩,是古代聪明人物人品败坏的集大成,但是却被后人津津乐道,奉为做人做事的经典。经典代代流传,到今天依然指导我们社会做人的方方面面,从而潜移默化地鼓励和纵容了我们的撒谎行为。我们今天职场常见的"潜规则",不过是很多阴谋在今天的重演。
今天细看"三十六计",当然其中不少是传统的智慧成果结晶,代表了中国人数千年的民族智慧的精华。我们会注意到,中美今天的全球性的博弈,很多时候双方采用的战略手段,常常代表了今天人类文明所能达到的最高智慧水平,背后是在今天全球化的时代,双方需要拿出最高的智慧,既有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智慧,又需要超越民族性而吸收东西方普遍性的文明成果,双方相遇于人类文明的金字塔的塔尖。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也完成了对于传统文化包括"三十六计"在内的一些传统文化的超越,完成了一场文化的扬弃。
但从现实看,由于传统文化中一些负面影响的存在,使得我们的社会在一路高歌猛进、迅速发展的时候,一直是以"两张皮"的形式向前并驾齐驱地发展的,社会也没有意识到我们社会这种"两张皮"的现象,也没有意识到这种情况会有一天彼此掣肘、互相"拌马腿"。这种"两张皮"表现在,一方面,在制度层面,我们一直鼓励建立现代性的制度,以各种先进的制度来规范约束社会的方方面面,追求制度文化、法治社会,降低"人治"的成份;另一方面,在文化层面,我们在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的时候,并未摒弃其中的糟粕部分,甚至很多时候也被原原本本地继承下来,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文化导引。如同新建的住宅里住着封建文化的"遗老遗少"。今天在很多方面大行其道的"潜规则"就是明证。
这种"两张皮"的现象,常常是网络舆情引爆的文化根源。因为,由于制度社会、法治社会的建设,民主法治意识深入人心,人们对于各种撒谎、阴谋深恶痛绝,一出现必人人喊打,给与迎头痛击;但是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中的撒谎现象、阴谋现象、潜规则现象,也时时冒头,在一些负面事件爆发的时候,就表现为习惯性撒谎。这种撒谎是自然而然的,因为是长时间的文化习得而来,习惯性撒谎意味着文化氛围鼓励容忍了这种做法,并形塑成为习惯。但是相关部门负责人、当事人一旦撒谎,彼此知根知底的网民就习惯性地质疑,并给与猛烈的抨击,网络舆情就这样爆发了。
领导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因为是公众人物,理应接受更为严格的公众监督,因此一旦有撒谎行为,就会受到曝光,受到严厉惩处,但是不能不说,习惯性撒谎普遍存在于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种普遍性的社会文化腐败,我们的普通百姓这种撒谎行为不被关注,因而不被注意到,常常被宽容、被谅解而已。如果我们普通网民走上领导岗位,就能做得比眼下的一些官员好吗?一些朋友在聊天的时候,深感如果没有合适的监督,一旦走上领导岗位,不敢说做得更好,说不定做得更差
有了监督,才会倒逼从传统文化中走出来的公众人物顿生敬畏之心,从而约束自己言行举止。他们也是从我们普通人群中走出,掌握公权力之后,理应更为深刻地理解公权力的意义,从而自觉观照自己的言行举止,尽力做到符合这个岗位的客观要求。
当下的网络舆情,就是一种来自网络的监督。但是更好的做法,依然是逐步形成不说谎言、不能说、也不敢说的社会认知,视说谎为一种风险行为,这才是一种文化的进步。如果能单独将撒谎行为列入官场日常行为的"负面清单",形成一种体制内的监督机制,成为一种舆情防范机制,或许有更强的针对性,也有助于形成一种健康的社会氛围,很多事情会变得简单得多。
作者简介:燕志华 博士 资深媒体人/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声誉管理顾问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