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6日星期四

童大焕:陡峭却公平,平缓反致命——当代中国城市化启示录

 童大焕 经纬西东

【1】

在最近的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20次专题线上讨论中(
2021年7月2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1997至1999年)陆大道旗帜鲜明地批评了学术界和舆论对于南北区域差距扩大问题的过度关注。
 
陆大道院士详细回顾了我国1949年后的区域经济政策演变过程——我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一直到第三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发展的重点在北方(三线建设初期部分转移到大西南)。

改革开放后东南沿海及其经济腹地崛起,
较"北方"发达。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受海洋的吸引,是长期趋势。海洋,在十九世纪就被认为是"伟大的公路"。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化与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更加扩大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受海洋吸引的客观趋势。世界经济与人口,就像钉子一样密集地倒插在地球上南北亚热带与温带的部分海岸地带。这已是多少世纪以来的客观存在,内中的规律不难理解。



北方有很强大的重工业与国防工业京津冀城市群,国家政治中心之所在。北京的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十年前就已经超过了上海,当然比广州、深圳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北京已成为拥有全球500强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已经是大批国内外特别是国际经济机构云集之地。首都北京早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高地"。这一重要性质,不像东南沿海和浦东开发那样是通过中央政府的政策文件规定的,而是由国家首都的特殊性质与特殊功能决定的。

陆大道指出:"第八"、"第九"、"第十"等几个五年计划,都把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作为主要发展目标,但最后的结果是,发展差距没有缩小,宏观区域之间的差距反而扩大了!

陆大道院士强调,区域经济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性的刚性约束因素,不能总是在"地区差距"方面转悠,特别是不必居高临下地就南北差距说事,也不要"鼓励"部分地区向国家要"战略"。 

我国自然结构大格局,是三大自然区与地势的三大阶梯:三大自然区即东部季风气候区、西北干旱与半干旱区及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的自然系统,对社会经济的承载能力极其不同,和地势三大阶梯共同决定着我国空间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的宏观框架。现阶段人的力量,还不能大幅度改变这种格局。"胡焕庸线"的稳定性,将长时期存在。

学术界及社会方面,一说到我国发展规划时,就强调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甚至就有很强的舆论要实行大转移。例如,最突出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一股强大的战略大转移思潮。当时提出的"大转移战略"有:"梯度推移战略"、"超越战略"、"两边夹击战略"、"中间突破,东西结合"战略、"一个半发展战略"(东部是重点,西部是半个重点)、"均衡论"(主张各地带各地区均衡发展)。当时召开的几次关于西部发展问题的讨论会,规模超大,有诸多高层管理人员与顶级学者出席,会上的气氛很激烈。

如果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实行了战略转移,那将使大量的开发区、重点工程、政策配套体系建设,形成无数的"半拉子工程",境外投资者和商人就将陷入不知所措乃至大规模撤资的混乱局面。这是完全违背区域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会面临怎样的情况?

地球不是"平"的。为啥几百年来世界上人口与经济都像钉子一样密集地倒插在部分温带、亚热带的海岸地带?这其中必定有规律性因素在支配。所有这些,研究对象中有"区域"二字的学者朋友们,不能"虚无"掉吧!

为何多少年来,我们最感兴趣的总是在"地区差距"方面转悠呢?不能换个视角去研究吗?例如,把"地区差距"变成"地区差异",如何?

【2】

陆大道院士的意思是,如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是遵循地区差异规律,而是实行"抹平地区差距"的均衡发展战略,就会有无数的烂尾工程,就不会有改革开放以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成果。

笔者研究城市化二十多年,一个最深的体会是:


当代中国,恐怕是古今中外,在区域均衡发展方面,客观上着力最多、耗时最长的一个国度:从建国伊始,就牢牢地用计划经济锁住了资源和人口的流动。然后,用城市青年下乡、大小三线建设、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东南沿海5/6省财政盈余转移支付其它26省市自治区等等一系列办法,力图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但事与愿违,正如年已80多岁的陆大道院士所言:"
最后的结果是,发展差距没有缩小,宏观区域之间的差距反而扩大了!"

不仅宏观区域之间的差距反而扩大了,而且严重拖累了整个中国的发展进步和个体的幸福追求,从1949~1978,全体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都呈下降趋势,农民温饱堪忧,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下降20%,由4.5平米降至3.6平米,北京情况特殊,居全国之尊,也仅4.2平米,而且居住品质极差。


因为计划经济和均衡发展的梦想导致全国经济效率低下。

是1978年后,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城;是1998年后,符合规律的城市化运动重启;是2001年后,重新加入世界贸易体系,沿海再度迅速崛起。这一切,带来了工业革命以来从未有过的开放改革的40多年中国黄金时代。


【3】

2015年底至2016年初,我和素未谋面的上海的风格纯粹先生通过伟大的互联网隔空对话——《站在中国财富之巅——云端对话中国三大都市圈》,其中
第十三回合,主标题是《一切强化分散的努力都会加快集中》。

通过城市化这个人类文明进步的窗口,会发现"世界越来越陡峭(笔者2015年初一篇文章标题)"、"越强化分散越加快集中"、"越强化平均越加剧不公"是一个屡试不爽的、铁一样的经济学普遍规律:

大城市内部,越想把人口分散到郊区,越导致写字楼和就业人口集中到城市中心,加剧职住分离和城市交通拥堵;

不同区域之间,越强调均衡发展,越将产业和资源转移到不发达地区,越导致不发达地区城市过度扩张、资源过度分散、效率降低,导致人口加快流出。

在财富分配问题上,经济学也将发挥它完全一样、无时无处不发挥作用的威力。

哈耶克说:"经济学的本质是有意识的行为产生非设计的结果。"诚哉斯言!

比宏伟目标更重要的性命所系,是要提出符合经济学、符合自然地理自身规律的具体的、科学的、正确的路径、方法,而不是只有目标而不问逻辑、过程和手段。否则,就难免人心惶惶,甚至南腔北调、南辕北辙。

【4】

日前,就共同富裕的话题,《财经》杂志总编辑王波明对话国税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先生。

许善达先生认为:"要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根据我们调研,主要在农村,还有劳动年龄人口的农民,他们在农村是没活干的,农村种地不要那么多人,但是他们在农村,找不到就业机会,我们初步的算有一亿人,这一亿人如果不能就业,那他们就摆脱不了相对贫困。"

说简单明白点,共同富裕,首先就是要让农民进城。让他们告别千百年告别不了的农业,进城寻找、创造新的、更高收入的就业机会。

不要用计划经济思维妄想给农民安排就业,而是要放开管制让他们自己创造就业机会。管制越少,就业机会越多。

同时,
松绑头部创富者,车尾穷人才有就业机会和财富增长。

世界越陡峭,高收入人群数量越多、收入越高,经济生态链就越长,中低收入的链条也越长,社会越安全稳定。

改革开放以后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城,国家有安排农民的就业吗?没有!但农民的富裕,主要靠的是进城?还是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答案显而易见。

农民一进城,农民就慢慢地富了,故乡的山也青了,水也绿了(人退,自然进)。近二十年来中国农民之富足、中国自然环境之改善,当为二百年来中国所未有。

日本1.27亿人,农民才2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而且农业就业人员几乎都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学的是美国的大规模机耕农业,用机器小型化来适应日本的山地和小块农作。

美国农民占比更低,只占3.3亿全国人口的0.8%,但美国却是世界第一大农业出口国。

中国农业完全可以学日本。

如果按2%的人口比例,14亿中国人只需要2800万农民就足矣!



【5】

贫富差距不是问题,区域差距也不是问题,权利差距(不公)才是问题。

我们不能过度关注和夸大贫富差距和区域差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贫富差距只是多和少的差距,在非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贫富差距是有和无、生和死、有自由和没有自由、有尊严和没有尊严的差距。

"溪水正急于奔向大海,浪潮却渴望重回陆地"(席慕容)。当下中国,最急于奔向"大海"、奔向城市的是那些中低收入人群,他们最迫切需要的是平等的财产权利(农民土地、宅基地的平等自由交易权)、平等的自由的迁徙权利、平等的自由的孩子就地上学、就地高考等的权利。【完】 







Image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