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8日星期三

苏晓康:東亞架構六十年

【按:應邀『光傳媒』談中日關係,搜羅舊檔發現30年前我就接觸過這個題目,甚至還去台灣籌拍一部電視片『海峽』,所以留下不少「東亞論述」,今天梳理一下,才發現是一個從「現代化論述」,到中日俄三國近代史,以及關於二戰(抗日戰爭)、冷戰、共產國際史、中國現代史及改革史等多層次綜合課題,血火積澱下來的,卻真真切切是「非預期」後果,顯示歷史不由人的冷酷無情,以及梟雄們的白忙一場。】


近代的東亞,充滿血與火、崛起與衰敗、侵略與奴役,皆導源於西歐現代化及西化東漸,刺激了中日俄三國在東亞的現代化競爭。
不止甲午海戰、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大清慘敗於日本,俄罗斯也敗於日本,日俄戰爭為爭奪旅順而血戰,俄国失败后,损失了用作维持其帝国的强大军事力量,自此一蹶不振,国内动荡不安,1905年俄国爆发第一次革命,12年後便是"十月革命",布爾什維克上台,這場革命從此改變世界格局,也在東亞產生極為怪異而錯亂的後果:
1、 一種共產黨政權和「共產國際」從此與歐美和民主制度對決至今;
2、 蘇聯向中國輸出革命,斯大林同時扶持國民黨和共產黨,令其火拼出一個受其控制的中國政權;
3、 日本殖民關東後入侵中國,羅斯福與斯大林結盟對決希特勒,需要蔣介石在東亞拖住日軍以待美軍返回太平洋戰線;
4、 毛澤東在延安戰勝親蘇的王明博古,並保存實力以期下山摘桃;
5、 日本投降後,國共內戰四年,蔣介石敗退台灣,但拒絕"國際託管",一心反攻大陸;
6、 毛澤東向斯大林討还旅顺港和中长铁路,而苏联因據海參威駐紮太平洋艦隊基地,並未失去它在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
7、 奪得中國政權的共產黨徹底搬抄蘇聯制度,實行一黨專政的計劃經濟,並為了赶超西方而大躍進,導致大饑荒餓死數千萬人;
8、 文革後實行改革的共產黨,仍然需要一個仇外的意識形態,開放三十年的假想敵還是日本。
這幅眼花繚亂的圖景,可以歸納出一點什麼?
1、 舊式帝國模式,在現代化競爭中注定淪亡,中俄皆為註腳,但是帝國崩潰之後,為什麼不能導向民主憲政,中俄皆未給出答案;
2、 日本"維新"後卻選擇"帝國"(強國、稱霸)道路,是西方逼迫的吗?
3、 中俄競爭失敗而選擇集權模式,反而由弱變強,俄羅斯在斯大林獨裁下成超級霸權與美國冷戰半個世紀;中國在毛澤東獨裁下未能修成霸權,卻靠鄧小平「韜光養晦」策略大器晚成,而今「五步」幾乎「支配世界」;
4、 日本以一島國雄霸亞洲,又以偷襲伎倆與美國死磕,最終以亡國的途徑建成民主憲政,也保住天皇制度;
5、 俄羅斯經濟崩潰、帝國解體、分崩離析、人口萎縮,退为二等國家。
一、 東亞不確定性
自五十年代初朝鲜战争以来,东亚的区域政治,基本上只是美苏战略对抗的一个次要的投射点。朝鲜半岛的三十八度线、中南半岛的北纬十七度线加上台湾海峡, 既成为美苏之间的一条冷战疆界,也构成了东亚的一道屏障。东亚地区便在这个结构下持续了四十年的相对稳定。日本的"经济奇迹"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起飞,都是在这个构架和这段稳定期内实现的。
冷战的结束,苏联崩解;英国经济衰退,美国也發生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衰退,失业剧增,工厂倒闭。相比之下,地球另一边的东亚,似乎成了一个亮点。日本不仅在1985年后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1988年也成为最大的经济外援国。1991年,台湾外汇存底依然超过八百亿美元,居世界第一;同时,台湾通过大选暂时化解了困扰台湾社会多年的统独危机,政局趋于稳定。朝鲜半岛军事对峙缓解,南北双方共同进入联合国,接着又共同签署了互不侵犯、交流与合作协议以及朝鲜半岛非核化宣言。即使在八九年"六四"屠杀后最不被看好的中国,也出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去年外贸出口总额一千三百多亿美元,顺差八十多亿美元,外汇存底增至四百多亿美元。
但是研究世界战略的专家们都不看好东亚,这个区域的结构性整合还不明朗,东亚对于世界的未来就成了一个所谓"关键的非确定性"(critical uncertainty)。
东亚虽然充满着创造的巨大潜力和无比的机遇,却因为缺乏区域性的结构而前途未卜。与欧洲相比,亚洲始终缺乏象北大西洋公约(NATO)那样的结构性组织来协调区域性关系。亚洲和太平洋经济发展协会(APEC),试图产生欧洲共同体(OPEC)那样的经济协调组织,还只是一个开端。亚洲各国间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将是区域性结构整合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障碍。从短期来看,美国在亚洲的角色变迁,及日美关系的嬗变将左右东亚的走向;从长程看,则是中日间的关系,这两个在历史上就执亚洲牛耳的民族如何相处,将决定整个东亚的命运。
日中关系是亚洲的关键。历史上日本是中国的最大挑战者,而未来中国则是日本的最大挑战者。日本对华政策之两难:一方面,日本不愿失去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另一方面,对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增长又感到担忧。
然而,当日美关系和中美关系都趋于紧张的情况下,日中关系却明显地接近了。这种微妙的情形,在"六四"以后更加表面化了。日本不愿加入西方对华经济制裁,日资趁机进入华、港,从1989年12月开始,日本成为香港最大的外来投资者,日资占香港银行存款总额的百分之五十六。日本为自己的做法向美国辩解说,中国之于日本,并非如美国那样只是一個战略筹码,可重可轻;中国是日本的近邻,战略利益息息相关,日本不能轻易得罪中国。
美國、日本、中國、南韓朝鮮等,在這個架構中互動了超過半個世紀,結局是:
1、"工业东亚"烟消云散;
2、"大中华经济圈"被中国崛起取代;
3、"东北亚经济圈"始终没有出现,朝鲜依然是一个"核爆点";
4、日本一直在美中之间挣扎、投机;
5、"民族主义"勃兴成为集权的帮凶;
6、中国经济起飞制度倒退;
7、美国过早撤离亚太,乃是这一切的主因。
二、韬光养晦
六四屠殺後,邓小平的基本思路,是在国际间决不取代前苏联挑头与美国抗衡,而是偃旗息鼓,开放市场,养精蓄锐(增强综合国力),待以时日。1992年9月中共外长钱其琛发于党内的《关于国际形势问题》报告中称﹕"面临这样巨大的变化﹙指"六四"后的国际制裁﹚,我们对外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冷静观察、稳住脚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和风暴,可以说我们站稳了脚跟。"
钱其琛特别谈到"打破西方制裁"的有计划部署,其第一步就是海湾危机时没有在联合国安理会使用否决权,颇有深意帮了美国一个忙。有趣的是,美国政治家对这种中国式的韬晦之计全然没有感觉——李洁明接受香港《开放》杂志采访中,列举四个事件证明"中国愿意成为国际社会一员"的看法,第一个提到的就是这件事。可是,你听钱其琛是怎么描述的﹕"我巧妙利用美在海湾问题上有求于我,去年(1990年)底实现了外长对美的正式访问,会见了布什总统,打破了美不许两国部长级官员互访的禁令,是中美关系的一个突破。"
进一步撕开这个口子的办法,是说服美国不再坚持西方国家在世界银行对华贷款上保持制裁的一致立场,当年就拿到了七个亿。他们对此叫做"分化瓦解"、"充分利用西方各国之间的矛盾和美国统治集体内部的矛盾",其中又特别利用美日之间的矛盾,最先使日本放弃制裁,第一个去投资,给于充分优惠,让西方各大财团和公司急得直跺脚,自然会去游说国会。到这个火候儿上,中国便组织赴美采购团,一次就签了十二亿的合同。
一九九六年李鹏取消了购买波音飞机的承诺,改从欧洲的空中客车公司购买了价值十五亿美元的飞机。他极为露骨地说明了采取这个做法的原因,因为欧洲领导人在"对华合作时不附加政治条件,而美国人却任意地威胁要制裁我们。"卸任的美国国务院东亚事务助理国务卿温斯顿•洛德十分灰心丧气地说:"我们在中国问题上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当我们对付中共时,我们在欧洲和日本的盟友们却拖我们的后腿,把合同抢走。"这种策略也进一步挑唆法国的反美情绪,後來法国总统席哈克北京之行,不仅签了十二亿合约,还同中共一道谴责"美国霸权"。
「六四」后中共的对美外交,从一开始就不纯然是被动式的"韬光养晦",而是力图影响美国的公众舆论和政府决策;不仅仅是无孔不入的活动,包括私下游说的宣传、威胁和恐吓,还包括购买或盗窃技术。美国政府和公众对中国问题的种种争论,已经被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由原美国高级官员组成的集团所支配,而这个集团的人则通过推销他们所主张的对华政策获取暴利,中共惯于以发动经济战相威胁,企图这样来改变美国的国家政策,这种做法在美国对外关系史上是罕见的。
三、市場列寧主義
总之,九〇年代初中共的重大战略变更,并未引起西方的注意。基本上,中共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较量,从冷战形态转换成另一种经济竞争的形态,尝试极权制度以市场经济改革而存活下去的途径,他们正是通过西方的经济学观点,看到了相当大的可能性﹕
1、 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区域集团化(西欧、北美、东亚三个"经济圈"的出现)使美国主导的"世界新秩序"矛盾丛生;
2、 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对世界经济和贸易的控制,是超制度超国界的,其利润第一的本质决定了中国巨大市场在国际事务中的举足轻重;
3、 全世界居民不分国籍都更喜欢泊来品,使劳动力低廉的中国对西方具有长期的竞争优势,等等。
因此,他们认为﹕
——世界经济处于低潮,发达国家在衰退和滑坡,"我们所处的东亚地区,又经济最活跃,发展最快","我们可以利用矛盾,趋利避害","尽快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国际上资金短缺将会长期存在,但我们週边的日本和四小龙却有剩余资金提供","我们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只要不断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加快体制改革,我们在引进外资上仍有较大活动余地";
——世界军备竞赛下降,各国都在调整战略,九〇年代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经济转型时期,"这对我们也是一个重要机会","可利用他们转型的时机,引进设备,填补空缺"……
不止如此,還有一個北方的威脅:蘇聯的導彈長期對準中國,也是中共無法面對海洋的一個重要因素。
1993年夏天﹐邓小平突然说了一句"国际环境对我们有利",其指苏联垮掉了,中国解除北方威胁,可以走向太平洋了,当时出现很多说法:"太平洋时代"、"中华经济圈"、"天时地利对我们有利"、"走向大洋练兵"、组建远洋海军,向俄国买航空母舰,等等。當時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诠释邓的判断,对国际形势作重新评估﹕
——两极格局崩溃,世界大战打不起来;
——苏联瓦解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
——东西方的矛盾已经转化为西方内部的矛盾,美国已明确把德国和日本定为主要对手,而不可能把中国当作主要对手;
——欧洲依然是美国的对外战略重点(外贸的三分之一和国外投资的二分之一),亚太地区在相当长时期不会取代欧洲,美国不可能挥师东向;
——亚太出现真空,要由中国来填补。
基于这种估计,1994年以后中共的对外态度,迅速突破六四屠殺後"冷静观察、稳住脚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格局,开始频频主动出击、咄咄逼人,其情绪化的、不克制的态度是九〇年代初以来所鲜见的。最突出的就是制造台海紧张局势,甚至不惜在东亚海域搞"导弹危机",由此引起东亚外围国家,以及日美的不安全感,决非前几年"如履薄冰"政策的自然延续。
"统一台湾"乃邓小平可以超越毛泽东的罕见机会,令其不惜一搏,也不顧触犯整个东亚、牺牲中共具有巨大经济和战略意义的亚太地区的形象。不久中共又在智慧产权问题上对美让步﹐并以此为标志﹐又开始"韬光养晦"起来﹐内部文件和公开宣传均重提邓小平"六四"后"韬光养诲"的策略,並压制《中国可以说"不"》一书。中共彻底摒弃"韬光养晦"计谋迟至二十多后的习近平上台。
四、仇日仇美三十年
八九六四以後,由於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在南中国海域,一直有一个经济圈在酝酿,被稱為"大中华经济圈",应包括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以及海外华人的某种程度的经济整合。大陆东南沿海诸省与香港、台湾及海外的经济已呈极高的一体性,香港是大陆最大的外来投资者,它有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约七百万)的劳工雇在广东;台湾去年与大陆的转口贸易超过五十八亿美元,直接投资额达十亿美元。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已把广东与香港加在一起,称为东亚的「第五条小龙」;有人預測,中国南部、香港、台湾这一地区,以及中国东三省、山东、朝鲜半岛和俄国的远东地区,都将是再创经济奇迹的地方。尤其是所谓"大香港地区",很可能成为本世纪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然而,由於六四屠殺後中共維持一黨專政,並向周邊地區擴張其"大一統"政策,導致今天的後果是,"大中华经济圈"被中國崛起取代,中國"走向太平洋",與美國在南海相撞。
這種態勢,又令中日關係變得非常詭異。前面談到,日本一直在美中之间挣扎、投机;那麼中國呢?中共則是一方面需要日本的投資,另一方面又靠煽動民族主義作為替代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而它們的設計,是避開美國,拿日本做意識形態上的假想敵,所以產生諸如「保釣」等民間抗議,而更重要的,「仇日反美」是一笔生意。在江泽民时代,中共又着实「反日」反了十年,不过是在北京街头和电视剧里,这段政治史和娱乐史,非常有趣。
纵观"江核心"时代,这厮干了几件事情,叫中共平顺捱过"六四"危机:
1、让党和国家皆彻底腐败、烂掉,即所谓"闷声发大财";
2、与西方妥协,绝不跟美国搞对抗;
3、师夷之际,也操弄"义和团"于股掌之上;
4、以民族主义替代马列主义,作为执政的意识形态。
据说,邓小平给江泽民的政治遗嘱是:"绝对不跟西方翻脸",然而江在国内放纵仇外思潮泛滥,以为平衡;再大举引进外资,又拆除"社会主义",将中国转型为廉价劳力的世界工厂,重铸政权合法性于"经济起飞"基础之上,打造出一个"软红十丈"的盛世,不可谓不成功。从上个世纪末起,中国人染上"憎羡交织"的人格分裂心态,始之于江泽民操弄的"内外二元分离"——政府亲美亲西方,却煽动民众仇外仇日。
五、印太多边框架
由此,美国從奧巴馬執政時期,返回太平洋,构建第一岛链,堵截中国"走向大洋",後來更加明確的部署,是前後兩任国务卿蓬佩奥和布林肯皆赴东京,要组建一个"印太架构"以对付中国,其实早在三十年前就有这个架构,卻因為美國誤判中共,過早撤離東亞而前功盡棄。這次美國不僅聯合整個東亞、東南亞乃至大洋洲國家,還拉上了印度,徹底包圍中國。
今天的東亞,最敏感部位已非朝鮮半島,而是台灣海峽。
九零年代初,台灣華視曾約我拍一部《海峡》。对我来说, 台湾海峡始终只是一个政治符号,当我还不能把它转化成一个文化符号时,就去拍电视,感到很困难。我拍《河殇》的灵感,最初来自飞跃黄河上空时,看到它象一条血管婉蜒在光秃秃的黄土高原上,它就在这一霎那变成了文化符号。我没飞过台湾海峡(至今恐怕也只有那些来回投诚的飞行员有这分福气),也没坐船渡过一趟(平生坐船过海峡,只有偷渡逃香港那次),记得1988年一位大陆写报导文学的好友,独自跑到福建沿海,卖通船老大偷渡台湾海峡,差一点葬身鱼腹,回来给我讲那海峡的。
所以,我给华视写《海峡》脚本,没有自己的多少感受,仿佛只是面对一堆历史材料。不过,钻进这堆材料里去,我便发现许多历史的荒谬和偶然,以及曾经主宰我们的那些强人不能主宰他们自己的悲剧:
——毛泽东搞的那场大炼钢铁,便是被蒋介石派过来的飞机所激怒,一跺脚要造航空母舰,转眼就把大陆的林木几乎剃光;
——也是因为美国护台湾,毛泽东沤了这口气,又要「超英赶美」,弄的大陆饿死几千万人。毛泽东这个人甚至没有把地球放在眼里过,可他偏偏在这条小河沟似的海峡上栽了大跟头;
——蒋介石则不顾一切想夺回大陆,晚年竟对记者说,我们不能一直呆在这个小岛上;
——蔣毛两位中国强人,又都受到他们背后的国际强权的掣肘,他们又都有不肯妥协的一面。所以,一九五零年代的台湾海峡,真正是东西方的「楚河汉界」。从这段历史就可以看出,中国在这些强人的治下,哪里摆脱过所谓「外国势力」的控制?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真是把中国人害惨了。那时候,在美苏、国共之间,象玩一场游戏,但都玩得很拙劣;
——毛和蒋都过世了,海峡虽无硝烟,算是进入和平竞争时代了嗎?習近平不圖事功,就是個「窩囊廢」,這個小學生怎咽得下這口氣?他的事功也只有兩樣:走民主化道路或者完成「大一統」,顯然他不拿第一樣,就只剩下第二樣⋯⋯
在第一島鏈,台湾因是岛链咽喉,就成了「印太联盟」或称「亚洲小北约」的支柱,美国舍它便使整个战略瓦解,因此军援已然开始,F-35将"出租",现在全世界都在猜的是下一个爆炸弹:美台复交。但這件事一直說不清楚,也總是口水仗。
最近就有一樁。台灣立法院长游锡堃呼吁,一但中共对台动武,印太地区民主国家就共同立即外交承认台湾,借此吓阻中共武力犯台,馬上引來美国国际评估暨战略中心"未来亚洲计划"主任谭慎格一文《战争意味着台湾独立?》稱,美国考量的重点是,一旦台湾部分或全部被中国共产党军队占领,一个民主的台湾政府可以在流亡海外的情况下继续存在。意指承认台湾的外交地位并非美国优先考量。
游锡堃说:"他这样的论调,如果美国把重点放在那边,美国重点就划错了。因为台湾如果真的被中共占领,美国等于撤退到西海岸了,因为第一岛链被突破,中国船舰就能自由进出第一岛链,就可以开到美国的西海岸,所以美国的国家利益将受到最大的冲击。所以我觉得美国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这样想法对日本、韩国、菲律宾很不公平。"
当年老蒋为了一点"民族主义",不肯付之"国际托管",结果让两岸扯了七十年的闲气,那邊中共的"统一欲望",从毛邓一直到习,也苦熬了五代领袖。台海一战,可能性极高,日本近几个月来暗示,在美国要求或在冲突影响到日本控制的外围岛屿的情况下,將协助保卫台湾免遭中国的攻击。

——作者脸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