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5日星期五

王慎之:朝鲜战争后,为何大部分志愿军战俘选择去台湾?

王慎之 史粹 2014-02-14 

1952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交换战俘是停战后的大事。近3年的战争,联军及南韩被俘5万人,其中美军约9000多人。北朝鲜人民军13万人,志愿军战俘2万人,其中被俘最多的是第五次战役,有1.7万多志愿军官兵被俘,其中180师有5千多人被俘。
双方交换遣返战俘后,还有1.4万多志愿军战俘拒绝回祖国大陆,而要求去祖国台湾。这对大陆新政权来说,很掉面子!战俘没一个原籍台湾,却不愿回共*产*党建立的"新中国",而要求去蒋介石盘踞的台湾!

                           战俘营的志愿军战俘
     中方指责战俘受美蒋的反动宣传,受胁迫才做出如此荒谬与错误的决定。事实表明:这种指责依据不足:首先美方希望志愿军战俘回中国大陆,以此作为条件换回押在志愿军战俘营的美军战俘;其次,指责台湾特务假冒志愿军战俘混入战俘营进行策反。这种可能是存在的,但是,志愿军谍报机构也派了几百宣传谍报人员混进联军的志愿军战俘营(战时或停战后假装临阵脱逃,向联军投降)。等于说双方的宣传谍报员都在较力,共军一向以擅长思想政治工作而著称,然而却不敌国军宣传!
当然,志愿军管辖的联军战俘也有三百多不愿回国。中美最后就战俘去向达成了协议,志愿军战俘可以自由选择回大陆或去台湾;联军战俘可选择回国或去第三国。中国和美国代表都有90天的时间对战俘进行调查和解释工作。由于志愿军战俘拒绝回大陆者数量庞大,解释工作以此为中心。

    志愿军战俘营中的联军战俘。

联军即根据联合国决议组建的维和部队,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法国、土耳其、泰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森堡等16国派军组建,其中以美军为首。南朝鲜军队也配合联军参战。
1953年10月,在中立国印度军队管辖的中立区,支起几十个"解释"帐篷。每个帐篷里有印度、波兰、捷克、瑞士、瑞典五国代表组成"中立国遣返委员"主持"解释"。联合国军派一名观察员。志愿军方面则有数名经验老道的连级以上的政工干部对一名拒绝回大陆的战俘进行解释,最后由中立国代表确认战俘的自愿选择。解释工作本来很简单,通过高音喇叭反复播诵,战俘几乎能背下"金日成彭德怀告被俘人员书",都知道其中的核心内容"保证回国后不受到迫害"。对战俘个别解释时只需当面念一遍,战俘有疑问,进行面对面解释。然后再确认该战俘的遣返意向,解释工作就结束了。
然而,志愿军"解释代表"偏离解释程序,不遗余力说服动员战俘回"新中国"。

         选择去台湾的志愿军战俘在手臂剌青以示决心,不排斥有个别受胁迫

下面是志愿军解释代表与一名战俘的"解释"纪录:
"你父母在等着你回家。"
  "我要去台湾。"
"你全家人都在盼着你回家。"
  "我回台湾。"
"父母养你容易吗?你应该回去向老人尽孝。"
  ……(沉默)
"你父母天天盼着你回家。"
  "回台湾。"
"你老家不是台湾,你去台湾,你父母和全家人怎么向人民交代?"
  ……
"你是不是你父母养大的?"
  ……
"你父母在等着你回家。"(几个解释代表同声或轮渡说这句话)
 "你父母在等着你回家。"
"你父母在等着你回家。"
  ……

在中立国代表监督下,中方解释代表与战俘面对面解释。双方都站起来,可见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据各方代表回忆,对一名战俘重复"父母等你回家"这个句型的最高纪录是三小时。不懂中文的中立国代表疲劳不堪,联合国军观察代表认为不符合解释的要求,大声抗议。然而仍不能阻止志愿军解释代表竭力挽救的顽强意志。
十分诡吊的是,原先政工干部反复宣传"部队是我家",以熄灭战士的思乡之情。你想父母,党和领袖就是你父母,然后延伸到连长好比你爹,指导员好比你妈。现在反其道而行之,连"忠孝义"等过去批判为封建思想的儒家伦理都用上了。个别战俘思乡心切,选择回"新中国",但绝大部分战俘仍一意孤行坚持去台湾。

    联军女战俘营中的战俘,不知是中国的,还是朝鲜的。笔者对比中朝战俘进战俘营前后的照片,刚进来时大都骨瘦如柴,进来后大都长膘了。这些女俘精神面貌不佳,但伙食好像不会差到哪里去。


"你父母在等着你回家。"和"我要回台湾"类似的一问一答反复在"解释"帐篷上演,面对顽固不化一口咬定"回台湾"的战俘,政工干部急了,吼道:"打台湾!"或"解放台湾!"战俘回敬道:"守台湾!"或"光复大陆!"
越到后期,接受解释的战俘越不配合:有的不管政工干部怎样说服,他只用"回台湾"回敬;有的装聋作哑;有的吐唾沫手指塞耳朵;有的大声唱歌,干扰政工干部解释;有的破口大骂解释代表是俄国鬼子的汉奸,是卖国贼,高呼打倒朱毛、打倒土匪的口号。

    巨济岛中立区印度军队管辖的志愿军战俘宿舍

中方代表解释的另一项内容是介绍"新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是解释规定所不允许的,不允许诱导战俘选择。解释代表说祖国日新月异,无比强盛;说人民翻身做主人,日子过得比蜜甜;说耕田不用牛,用上拖拉机;说土改农民分到田地,粮食多得吃不完。战俘当场就骂开来:什么祖国强盛,粮食多得吃不了!让我们来朝鲜打仗,大雪天连皮靴、厚棉袄都不配,背一袋炒面打仗,不被打死,也得冻死饿死!

     联军俘虏的志愿军,看他们的装束和面貌,可知装备落后、条件艰苦、战争残酷

现实明摆着,志愿军的装备和配给与以美军为首的联军相比,天壤之别。战俘在被俘前,政工干部还口口声声教导他们国家现在还很穷,粮食是祖国人民从口中省出来的,要求大家体谅,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怎么短短时间,祖国人民就过上比蜜甜的幸福日子?
政工干部这才知道,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竟是如此脆弱,不堪一击。原来思想政治工作一抓就灵,是以严厉的惩治手段为后盾的,惩治手段一旦丧失,思想政治工作便土崩瓦解。
在不归志愿军管辖的中立区,惩治手段鞭长莫及——只能留到遣返回国后再收拾你!

    在韩战和越战中,美军官兵上衣口袋里都装有"降书",为一块30 X 40厘米的浅黄色尼龙绸,印有13种文字,中文居首,最为醒目,有汉字和汉语拼音两种,内容为:"我是美国人,请不要杀我,并设法把我送回去,我会通过美国政府交涉,给你们以报答"。中国媒体称其为"投降书",美军正式名称为"求救书"。美军原则上许可:丧失战斗力;敌众我寡战而必亡;继续战斗只会造成无谓伤亡的情况下,可向敌方投降。这也是美军伤亡比例小,而被俘率远远大过志愿军的主要原因。图为韩战中美军飞行员向志愿军投降。      
解释的效果很不尽人意。首批接受解释500人,只有10人愿意回国;第二次解释430人,9人愿意回国。19比930,愿回大陆者占2%。这个失败的纪录还要打折扣,19名愿意回国的战俘,竟然有12名可能是预先潜伏下来的中方宣传谍报人员——究竟是不是,中方没有证实。因为这些战俘不是同一批被俘,他们来到战俘营竭力鼓动其他战俘回归"祖国",被怀疑是中方潜伏人员。不管是大陆还是台湾的潜伏人员,一旦被怀疑,处境十分凶险,辱骂事小,还有的被殴打致死。所以被怀疑的潜伏人员急不可待要求接受解释,然后隔离居住。

年轻的志愿军战士进战俘营登记。志愿军中年少的只有十五六岁,西方媒体诬蔑中共驱使未成年人做炮灰

《纽约时报》1953年11月1日发表《红色滑铁卢》的文章:"共*产*党劝说战俘回国的努力持续得越久,板门店附近的'解释'帐篷区就越象是他们的滑铁卢。在这里他们正遭遇着最丢脸的失败。"
为了挽回面子,中方拿出杀手锏——使上了美人计!

第20000名志愿军战俘(注意看牌子上的编号)带着微笑走进联军的战俘营,记者特意为他拍照作宣传

    先进联军战俘营的志愿军战俘,配合联军写策反信,由美军飞机到志愿军阵地散发,说在战俘营三餐白米饭、有菜、有罐头,有香烟抽。说联军对他们不打也不骂。

          拾到劝降传单的志愿军事先潜伏,脱离大部队后向联军主动投降

           一队志愿军战俘从南朝鲜第一军团俘虏收容所押出来

   志愿军战俘下跪,不知是求饶还是诉苦。类似的照片在西方媒体广为刊载,但国内读者是绝对看不到。对于志愿军战俘,我方是这样向人民解释的:志愿军指战员弹尽粮绝或者身负重伤被美军抓去,而不是投降!
前文说到"解释"工作收效甚微,中方拿出杀手锏!
进入解释帐篷的战俘惊奇地发现,坐在解释代表席上还有年轻漂亮的女代表,含情脉脉地看着战俘。女代表是卫生兵或文艺兵,政治可靠,能说会道,当然还必须有魅力!
解释代表诚恳热情地向战俘解释:新中国颁布了新婚姻法,军人最受优待。凡是回国的志愿军战士,政府都帮助介绍称心如意的对象,组织幸福美满的家庭。女解释代表拿出归国志愿军战士受到姑娘献花的照片,以及女学生向"最可爱的人"写的求爱信给战俘看。女代表跟战俘眉目传情,甚至大胆示爱,说你如果愿意回国,我愿跟你组成家庭。报出自己的部队番号和姓名,说写信、直接再见面都可以之类的肉麻话。

    中立区的朝鲜人民军战俘在等候个别"解释",他们的情况与要求去台湾的中国战俘一样,拒绝回北朝鲜。人民军战俘被解释回北朝鲜的极少,绝大部分去了南朝鲜。迄今仍令朝韩揪心的离散亲属问题,大部分是由战俘回归的反向选择而造成。
自然会有头脑简单的战俘信以为真,表示愿意回国。但绝大部分战俘不吃这一套,有的大骂她们是不要脸的贱货,是娼妓,昨天许了别人,今天来勾我,明天还要配给谁?有的则耍流氓,问你不是要嫁给老子吗?老子等不及了,现在就日你!边说边脱裤子侮辱女代表。
在整个解释期间,有近百位战俘相信解释代表"回国不迫害"的承诺选择回国,连同潜伏的宣传谍报人员共有440人返回中国大陆。另外1万4千多战俘选择去台湾。解释效果微乎其微,难道这些战俘不思念家乡亲人?非也,他们仍担忧回国受到迫害,甚至枪毙。G军枪毙逃兵杀一儆百有传统,这些战俘都耳闻目睹,能不心有余悸?战俘就是逃兵,回国能有好果子吃?事实上,已经回国的6千多战俘正在接受中方的严厉惩处——这都是义无反顾选择回大陆的战俘,而后来的战俘即使选择回大陆,也有曾经选择去台湾的政治污点。他们太清楚军方会如何对待有污点的战俘!
     中立区全景。两边的帐篷为"解释"帐篷,战俘在中立区结集登记,个别解释另择日进行。
2.1万多战俘,只有7千多选择回大陆,另有1.4万多选择去台湾。有没有被选择的现象,各方说法不一。应该说极个别被胁迫是有的,假设一个战俘帐篷,回大陆或去台湾的占绝对优势,个别人不随大流,会受到辱骂和暴力胁迫。但进入中立区就不同,个别解释结束后当即选择回国(大陆)和回台,当即走进不同去向的隔离战俘营,不会再发生胁迫。
最终的结果,进中立区的志愿军战俘,选择去台的占绝对多数!这该如何向祖国人民交待啊?"新中国"的脸面在哪里?凡是这种体制都十分注重维护脸面!好在艺术加工是该组织一贯的看家本领——"志愿军战俘被美蒋劫持押送台湾"的世纪童话赫然出炉了!

   离开中立区,前志愿军战俘乘坐火车去海港转船赴台。几乎个个都露出开心的笑容,怎么看都不像被绑架劫持。当然,不排斥台湾记者刻意导演,若是这样,这些战俘太有表演天才了!能掩饰内心悲痛发出自然的笑容
这个世纪童话只有国内版,没有国际版,否则就会遭到其他各方的强烈抗议。解释期的战俘营在印度军队管辖的中立区,摆脱殖民统治的印度对西方绝无好感,与共*产*党中国建立了蜜月般的外交关系。中印关系破裂是缘于后来印度收容达*赖与边境冲突。联合国投票组织联军赴朝维和,印度投的是反对票。印度跟"新中国"心连心,怎么容许在自己军队镇守的地盘发生劫持一万多友国战俘的事件?倘若如此,中印关系破裂就会提前到1954年!

    换上国军服装的前志愿军战俘,招摇着国军军旗,表情愉悦地发走出中立区战俘营
"美蒋劫持志愿军战俘"的世纪童话是专为国内人民量身定作的。"新中国"与世隔绝,官方垄断所有信息,加上不断地洗脑,国民对官方的信息深信不疑。80年代中期,部队作家靳大鹰采写出版《志愿军战俘纪事》,揭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不知是前志愿军解释干部守口如瓶,还是作者迎合官方宣传,仍然沿用世纪童话的老版本描述劫持:
"一九五四年一月二十日清晨,许多还在等待通过朝中代表解释(注:朝鲜代表未参与志愿军战俘的解释工作),以便返回祖国的志愿军战俘,在睡梦中被人五花大绑,然后一个个串成串,强行拉出了中立区战俘营。顿时哭号声、怒骂声响成一片。美军和国民党特务、败类里应外合,把一万四千多名志愿军战俘武装劫上驶往台湾基隆的军舰上。有的战俘挣开绳索,撞在卫兵的刺刀上。有的一头扎进茫茫的大海……"

   台湾派出以国防部第二厅长官带队的代表团候在中立区外欢迎"共军战俘归正"。台方人员被禁止进入中立区及战俘营,他们的策反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各方观点不一。作为志愿军方面,在中立区外也有大队高级别的接俘代表团,另外"解释代表"还能进中立区直接与战俘接触。从条件来说,志愿军方面占绝对优势。   
然而到1987年末,台湾首批老兵回大陆探亲,这个世纪童话发生空前危机——因为老兵中就有接受过解释的前志愿军战俘!他们是按照程序,光明正大,在包括中方的各方代表的监督下,带着获得自由的轻松感走出中立区战俘营,然后辗转海港乘船去台湾。
世纪童话不好意思再说,就抛出一个新说法:选择去台的战俘,有革命意志薄弱的抗战和解放战争的官兵,但大多数是解放军俘虏的前国军战俘,收编进解放军再参加志愿军赴朝参战。意思是说,前国军战俘没教育改造好,所以选择赴台。现在问题来了:不是说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子弟兵吗?国军士兵是抓壮丁被迫当兵的。人民军队是为人民为自己打仗,而国军是强迫替蒋匪军卖命?人民军队官兵一致是个温暖大家庭,国军是官尊兵贱的冷酷世界?
这些宣传真实性如何,我们姑且不论。打个比方,就像有2万名工人,先后在两个老板手中打工,现在要他们重新选择,结果三分之二的工人选择了第一个老板。哪个老板善待工人,在他手下能活得更好些?他们的选择就是答案。

      去台湾的1.4万多前志愿军战俘浩浩荡荡走出印度士兵把守的中立区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执起彩色牌坊欢迎归来的战俘。回大陆的志愿军战俘才4百多人,未免太冷清

事实亦是如此。台方对归来的志愿军战俘,没有追究他们为中共效力卖命的罪责,被编入台湾国军。他们和其他老兵一样享受待遇。80年代末回大陆探亲,更加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明智的——曾经是战友的回归大陆的战俘重新相聚,二者的经历和精神面貌几乎云泥之别!听信"回国不迫害"庄重承诺的战俘,肠子都悔青了!
第一批选择回大陆的6670人;第二批440人,总计7110人。中方解释高级代表贺明将军所著的《忠诚——志愿军战俘归来人员的坎坷经历》一书,透露在辽宁昌图县志愿军归国人员管理处(归管处)正式处理结论的志愿军战俘总共只有6064人。其余1046人是怎么处理的?贺明未作说明,官方也没有任何交待。
尤其是第二批在中立区经过解释选择回大陆的440名战俘,根本就没有送往昌图"归管处"。他们去了哪?杳无音信。这些战俘最了解中立区解释的内幕,知道赴台的一万多战俘是自愿选择。留下这些归国战俘,对"美蒋劫持志愿军战俘"的世纪童话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彻底消除隐患的办法大概只有蒸发。还有,有的战俘选择回大陆,是想跟示爱的女解释代表恋爱结婚,这本来就"子虚乌有",绝无可能兑现。但这些战俘被戏弄后恼羞成怒说出真相,影响该多么糟啊!最稳妥的办法,大概只有让他们锁口了。反正,以后没谁知道或肯透露他们的下落。90年代后,不断有作家记者采访归国志愿军战俘,没有遇到一个进过中立区接受解释的!而这440名战俘中,绝大部分还是中方遣派而潜伏的人员——是自己人!

       一个穿国军军服的前志愿军战俘,请随船记者为他拍摄立正留影

撇开这1千多莫明其妙失踪的战俘,剩下的6千战俘是否有"不迫害"的保障呢?2009年4月《湘潮》采访前志愿军师政委、解释负责人贺明。贺明将军痛心疾首叙说战俘在昌图的情景,以及"归管处"在上级压力下加重给战俘的处分的经过:"党在历史上那一套'左'的做法越演越烈。交待中,一个人一个人过关,大家大会小会'帮助'。'帮助'的人全凭想象,追查越严越'革命'。谁按领导要求讲,丑化自己、歪曲自己,给自己上纲,就受表扬,反之就会受到批评。当年在苏区打'AB团'、'改组派'的做法,再次重演。"
大部分战俘被开除党籍军籍,安置回原籍劳动或遣送农场、煤矿劳动;极少部分受到宽大处理,他们或是出卖战友的检举揭发有功人员,或者就是潜伏到战俘营策动的特别人员。去台湾的战俘均猜测回国(大陆)会被枪毙。但是"归管处"的战俘处分档案,没有一例判死刑的!难道他们的猜测出错?也许应该从蒸发掉的1千多战俘寻找答案——他们究竟怎么了?也许会成为千古之谜,也许会有一天真相大白。
战俘中的级别最高干部是180师政委吴成德,他被开除党籍和军职,遣送安置到极为荒凉和艰苦的辽宁盘锦县大洼农场。据其他见到他的战俘回忆,老首长忽哭忽笑,精神失常!

前志愿军战俘乘军用卡车前往火车站,南朝鲜人民冒雨欢送,一名妇女跟"义士"亲切握手

    前志愿军战俘乘火车去海港,南朝鲜人民涌到火车站欢送"弃暗投明的义士",口号声此起彼伏。"义士弃暗投明"是站在南朝鲜方面的角度说的。在中共和朝共眼里,这些战俘是叛徒,弃明投暗,不可救药。

三中全会以后,为历史冤案平反昭雪步入高潮。受到类似反革命待遇的志愿军战俘开始了上访和申诉;当年参与战俘回国工作的同志也深感不安(保证"不迫害"说服他们回来加以迫害),另外还有老首长为他们呼吁。从1980起,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下过4次文件为回国的志愿军战俘恢复名誉,恢复党籍承认军籍,给予每月10元的补助。这批人,最年轻也有50岁,大半辈子给毁了!
从另一方面讲,也折射出党的伟大光荣正确,党勇于纠正错误,使这些开除党籍军籍的战俘重新归到同志的行列!使这些同志重新感受到党的温暖!
千好万好,还是党好!爹亲娘亲,不如党亲!
本文直接或间接参考下列人士的著述或口述:穆正新、贺明、张泽石、靳大鹰、方可、牛合群,[台] 江海东、立山,[美]高文俊、Kenneth K. Hansen、William C . Bradbury、William Lindsay。

            台北市民冒雨涌到台北港欢迎背叛中共的前志愿军战俘

               万人空巷欢迎起义壮士(实为中共眼里的志愿军败类)

                    去台的伤病战俘乘飞机运往台湾

台湾美女捧着鲜花准备献给归正"义士"。看欢迎人群乱七八糟的队形,不像是有组织的,而是出于自发

                         小学生夹道欢迎"义士叔叔"

              军人市民夹道欢迎,正中稍偏左是"总统府"

细心的人们留意到,领着欢迎人群站在岸边的蒋经国,正在擦拭眼中的泪水。作为国民党事实上的军情系统主管,他完成了一项影响台湾命运的任务。
同样心情激动的还有蒋介石。1月23日,接到伤病战俘先期乘军机平安抵台的报告后,这位败退台北后,饱受失眠症困扰的67岁老人安睡了9小时。
第二天,他在日记中写道:"实为今年来最安眠之一夜也。"在日记中,蒋介石把此事称为"五年以来精神上对俄斗争之重大胜利。"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