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1日星期五

杨彼得:復旦前校長楊玉良或因言獲罪

杨玉良
本月5日,國務院突然調廣州中山大學校長許寧生轉任復旦大學校長,免去楊玉良的復旦校長職務。國務院何以要突然換掉一個社會聲望頗佳的大學校長?媒體猜來猜去,公眾被弄得一頭霧水,但隨著抽絲剝繭,真相現在逐漸顯露出來。
前不久,有媒體率先把楊玉良突然去職與中紀委專項巡視組對復旦大學的巡視聯繫起來,暗示楊玉良須對復旦的腐敗問題負責。復旦校方馬上聲明,這種聯繫是不負責任的,楊玉良卸任只是年齡到了。但中央紀委副書記張軍近日公開表示,在中央巡視組對復旦大學進行專項巡視後,教育部已對群眾有反映的復旦大學15名校領導進行了提醒談話。這自然涉及前校長楊玉良,似乎是回了復旦校方一耳光。
提醒談話,一般被理解為中共黨內「預防腐敗」的舉措。但又有「知情人士」向媒體放話說:原校領導班子不僅對管理問題負有領導責任,而且存在其他一些問題,「比如有的校領導就曾說話不注意場合分寸,發表過不負責任的言論;還有的校領導在校管企業兼職取酬而被舉報。」
這個說法意味深長,值得我們予以高度關注。復旦大學有校領導15名,通過網上搜索,基本上沒有誰「發表過不負責任的言論」,但楊玉良正是一個例外。2009年擔任復旦校長的楊玉良,根據媒體報道,是一個「喜歡公開演講」的人。這些年來,他的演講經常進入全國性輿論場。他抨擊過中國大學官場化,在今年的一次公開演講中,他呼籲知識份子保持獨立人格,「如果你對權勢進行依附,對財富過度迷戀,對意識形態過度偏執,都會喪失知識份子的獨立人格和自由思想。這樣社會的發展就會喪失方向,就會失範。」所以復旦大學領導中因言獲「罪」的,應該就是楊玉良。
此前中央巡視組據說是帶著舉報線索,對復旦大學進行了專項巡視,結論是:一是科研經費管理使用混亂,違規現象突出,存在腐敗風險;二是江灣校區基建工程嚴重違規,發生品質事故,存在安全和腐敗隱患。此外,校辦企業管理中「一手辦學、一手經商」現象突出,校轄附屬醫院攤子大、權屬雜、監管難,極易誘發腐敗。
看來楊玉良本人沒有腐敗問題,但對於復旦大學存在的問題,有可能要他出來承擔領導責任。但復旦大學有黨委書記1人、副書記4人,他們都被教育部提醒談話,肯定不應當由作為校長的楊玉良來承責。況且雖然學校「違規現象突出,存在腐敗風險」,但與國家發改委一抓10多個司局級和副部級相比,復旦大學的問題只能算小菜一碟,並不是非換校長不可。
楊玉良今年62歲,按照中國官場慣例,是可上可下的年齡。復旦校長是副部級,按照黨的組織部門掌握的標準,校長可以幹到65歲,因為一般要幹滿一屆,校長年齡實際上還可以適當放寬。楊玉良的前任王生洪,就幹到了67歲退休。而楊玉良的條件比王生洪要好,是中科院院士,曾經擔任國務院學位辦公室主任,應屬中共重點培養的幹部。即便他本人想「按規定」退下來,組織部門也可以找他談話,要他繼續替黨擔當分憂。
但這回他真的是撞到槍口上了,十八大以來,黨明確要讓高校回歸「意識形態前沿陣地」功能,而楊玉良一而再、再而三地抹黑中國現實,儼然是在宣導「資產階級自由化」。在2011年復旦大學秋季開學典禮上,楊玉良說:如果大家關心高等教育,一定已經看到社會各界對高等教育有很多的質疑,近年來也有許多中學生選擇放棄高考出國讀書,他們用「腳」來表達對高等教育的不滿。他還講:「當前的大學,包括整個社會暴露出來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反映了中國社會精神和價值的迷失。」這些都是對社會現實的嚴重指控,豈止是「說話不注意場合分寸」。
環顧中國,「意識形態鬥爭」氛圍正在越變越濃,實際上已經成為與經濟新常態度、反腐新常態、文藝新常態等並列的另一種「新常態」。今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堅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學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實施意見》,要求「牢牢掌握學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教育部隨之舉辦了直屬高校黨委書記校長專題研討班,強調「高校校長要站在意識形態工作第一線」。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遼寧日報》日前拋出了給中國高校教師的公開信,指責中國高校教師公然在課堂上「抹黑中國」。
楊玉良的很多觀點充滿知識份子的睿智和良知,實際上也是中國知識份子的共識,但在「意識形態鬥爭」新常態下顯然不合時宜。楊玉良曾經引用余英時先生的話說,「中國的危機是文化的危機」。他痛詆「對意識形態過度偏執」,而黨卻吹響號角,要「牢牢掌握學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楊玉良鼓吹的東西,對中國教育部來說,是可忍孰不可忍?
雖然意識形態是原則鬥爭,但公開以之為由撤掉一位贏得社會叫好的大學校長之職,又顯得手法生硬,體現不出「領導藝術」。借著中央巡視組巡視復旦的機會,以年齡為合理解釋叫楊玉良下台,雖然仍然給人很多聯想與猜測,但畢竟大家心知肚明口難開。

——东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