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5日星期六

中國「土豪」「官豪」現象 引外媒關注

(图:谷俊山、刘志军)


《世界日报》社論

全球化智庫(CCG)21日公布數據,截至去年,移居海外中國人達934.3萬人;2011年,中國移民帶出國的資產達4623億美元,海外置產把香港、美、加、星、澳的房產都炒高。「中國購房團」所到之處,常見不殺價全額現金交易,甚至加碼競購,流露財大氣粗,形成集體版的「土豪現象」。

土豪之外,還有商場富豪。《彭博商業周刊》近日報導中國富商訪美國的一些炫富和土豪現象,充滿揶揄和嘲諷。報導指陳光標發給美國媒體記者名片,十多個極盡誇大的職銜,真實性和影響力不像正經的商人,狂言收購《紐約時報》爭取知名度,卻連紐時股權結構都一無所知,買不成紐後,還揚言改買CNN、彭博社或《華盛頓郵報》。井蛙之見、如鄉巴佬的土豪作風,成為美國媒體笑柄,連帶也傷害中國和民族形象。

向來形象正面的企業家馬雲和王健林也中箭,報導指馬雲為阿里巴巴上市案,無視美國法律,為保持控制權出爾反爾。而收購AMC連鎖戲院的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要求會晤好萊塢影星妮可‧基嫚和湯姆‧克魯斯,結果自己卻遲到一小時。他向安排會面的夢工場創辦人卡森柏格說,是因「我的私人飛機停得太遠了」,沒想到卡森柏格回敬他「我的私人機隊(private jets)也沒有停得很近」。報導明著說,「私人飛機(在美國)有甚麼了不起嗎」,這次「炫富」失敗,碰了一鼻子灰。

從郭美美炫富、網上曬存摺金額數字,與名牌精品、名車照相自我曝光;到江蘇土豪訂製100張百元人民幣花束求婚、浙江土豪開坦克車參加車友會,有人用數十輛保時捷跑車隊娶新娘、養育價值上萬萬人民幣藏獒作寵物、大廈頂樓蓋四合院違法建築等,大陸近年興起土豪風。本報洛杉磯記者報導,近日一名中年土豪婦女抵洛城旅遊,導遊以為旅行團十多人,見面才知是十名隨從服侍一個人旅遊。女土豪所到之處擺闊、鋪張,她用輪椅代步,讓人推著觀光,要求所有服侍她的團隊畢恭畢敬稱她「領導」,網路熱烈轉載,令人瞠目結舌。這些「土豪現象」交織成中國社會奇景,延燒海外。

與「土豪」對稱的是「官豪」。近年案發的中國貪官,財產堪比乾隆皇時代的和珅。前鐵道部長劉志軍擁房產374套,查有實據的貪污金額6460萬人民幣,擁18名異國情婦;日前曝光的總後勤部前副部長谷俊山,金銀財寶用四輛大卡車裝載,上萬瓶茅台、純金製帆船、金臉盆、純金毛澤東像,還在寸土寸金的北京擁數十套房產,涉案金額人民幣200多億。但這些財富比起國際記者調查聯盟剛公布的,中共十多位領導人的家屬在英屬維京群島擁秘密帳戶,可能都只是零頭小數。「官豪」勝「土豪」,小巫見大巫。

中國「土豪熱」驚動國際,BBC專文分析中國「土豪熱」,《人民日報》也刊專文,認為「土豪」一詞出現,是成功的定義出了問題。「土豪稱呼流行,與其說是揶揄,不如說是自嘲、是焦慮。自嘲,是因為擔心『豪』起來了卻仍掙不脫『土』的羈絆;焦慮的背後,則是物質日漸走向豐裕之後,對精神生活更上層樓的迷茫和嚮往。」

不擇手段發財、用盡方法搞錢,撈飽就跑,「裸官」「移民熱」都是土豪和官豪現象的副產品。中國觀光客海外出手闊綽,購買力強,提升了華裔地位;大媽瘋狂購黃金,導致金條缺貨,「中國大媽打敗華爾街」,流露中國土豪的豪氣。但獲利的外國人不一定感激敬佩。外電報導,中國觀光客已是韓國旅遊最大客戶,但近四成中國客卻感覺遭韓國人蔑視;同文同種的香港,對內地觀光客印象近年直線下墜,不再感念內地客帶來生意和商機,導致兩地民間情感漸疏離。

土豪和官豪成中國「特產」,有人懷念毛澤東時代,「唱紅打黑」是看準了群眾心理的脆弱面。為甚麼多數網民和海外華人,都難為土豪驕傲,還感到羞與為伍,傷害了華裔或民族形象?文明文化與擁有的財富不成比例,成功的出口太單一,衡量標準只有金錢,獲取的手段有失公義……,都是原因。這也是中國體制改革之外,更艱難的軟議題。


——世界新聞網 网友推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