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肆无忌惮"反宪政"为令计划、薄熙来之类的权术家开启方便之门。 |
以薄熙来案为典型,中共更为彻底地将政治与刑事切割开来。中共在创造性地完成家族化传承的同时,也创造性地在"无法无天"之中点缀"有法无天",形成一种奇特的共产党专政新模式
中共北戴河会议以后,中石油几位高官接连落马,石油系出身的现任国资委主任被免职,政法界据说也有相应动作,连同先前四川的整肃,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的羽翼几乎被剪除干净,危险似乎逼近周本人。据说还有几位大员也在劫难逃,究竟如何,还不清楚。
习近平要反腐败,要打"老虎",终于有了些模样,究竟如何,人们正拭目以待。
中共擅长于搞政治运动。先前,主要是路线斗争,掌握政权以后,反腐败也渐渐地突出了,而这两种主要的斗争的背后,都有权力斗争的影子。
共产党的政治依然在幕后运行
路线斗争,以政治冲突为其特征。毛泽东总结的中共党内十次路线斗争,基本上如此。然而,中共在毛泽东身后打倒王张江姚"四人帮",事情开始有所变化。当时,设立了特别法庭审判江青和林彪两个"反革命集团"集团,其罪名,却是将政治罪与刑事罪融为一体。同时,审理这些案件的一大特点,是启用了辩护律师。
从此,涉及到最高领导人,如胡耀邦和赵紫阳,基本上还是沿用路线斗争传统模式,以党内处置为主;而对其他领导人,如陈希同、陈良宇,以及最近的薄熙来,其涉及的政治与政策分歧、权力冲突,仍视为党内秘密,公开的处置,则依据法律而指控其腐败和滥权。
这样,共产党的政治依然在幕后运行,而台面上,其处理方式大体上为两类,一是"有法无天"的权力审判方式,一是"无法无天"的"文革"方式。
权力审判,在斯大林时代迅速发展起来。苏联党和政府的清洗一般都经过司法程序,其最可怕之处是,秘密警察系统居然大规模地迫使被清洗被迫害的人们自愿"认罪",许多老资格的布尔什维克政治家,也为了党和国家的利益,当庭承认自己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
这样的审判,披着法律外衣,实际上秉承最高独裁者的意志,故称其为"有法无天"。
独裁者支配的"群众专政"
相比之下,中共的司法系统,用来"镇压反革命",用来对付刘青山张子善那样的"红小鬼"干部,还算有用,要是对付重大案件,就差得远了。而毛泽东对斯大林式权力审判,看来并不满意,他的"社会主义",需要更有特色的方式。
几经探索,他创造出"文革"方式。中共九大时,林彪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报告,是这样说的:"正如毛主席在一九六七年二月一次谈话中指出的那样:'过去我们搞了农村的斗争,工厂的斗争,文化界的斗争,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但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没有找到一种形式,一种方式,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我们的黑暗面。'现在,我们找到了这种形式,它就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这种方式,以"群众专政"为特色,号称"放手发动群众","无法无天",其背后,则万变不离其宗,依然是最高独裁者的意志支配一切,美其名曰"紧跟毛主席伟大战略部署",或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若有异议,就"砸烂狗头"。
不过,"文革"方式风险极高,只有毛泽东那样霸气与猴气混合型的政治家才敢于尝试,而中共党政官僚集团,则对"文革"方式深恶痛绝。他们又回过头来,对权力审判再作实践,尤其以薄熙来案为典型,更为彻底地将政治与刑事切割开来。
显然,中共在"有法无天"和"无法无天"之间摇摆,而这两种方式,其实都无法消除它自身的"黑暗面"。
但即使如此,它也绝不敢尝试共和体制的民主宪政方式。
薄熙来等"人还在,心不死"
习近平崇拜毛泽东,而毛泽东从内心里蔑视法治、蔑视宪政,他的"无法无天"的"文革"在中国政治中留下深刻印记。于是,从所谓"两个绝不"或"五不搞",到近来公然"反宪政",而审理薄熙来案,表面上又极力自诩"法治"。可以说,中共在创造性地完成家族化传承的同时,也创造性地在"无法无天"之中点缀"有法无天",形成一种奇特的共产党专政新模式,而这种模式与苏联模式相比,其内在的对抗性质更为明显,和平演变的可能性,看上去更小一些。
现在,中共政坛上引人注目的是习近平和李克强,然而,他们的身旁或身后还有两个人物,或许更有意思,一是令计划,一是薄熙来。
与曾庆红颇为相似,令计划堪称胡锦涛的权术大师。在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时代,这样的人物似乎没有多大的用武之地,因为毛邓要的是棋子或工具,他们的身边不需要权术大师。现在习近平掌握权力,他看来是不想与江胡同类,而要力图效仿毛邓,但是中共党内的时势能否造就他为毛邓式的领袖,还很难说。
而薄熙来,尽管未能象习近平那样获得钦点而接班,但他同样展现效仿毛邓的雄心,不甘心屈从于命运安排。他的出现,是否会在更多政客心里唤起政治家的雄心,致使政治竞争性更多地生长,就成为中共的一个很大的不确定性。
这两个人目前都已失势,但正所谓"人还在,心不死",且具有榜样的效应,而又恰逢中共悍然推动"反宪政"。眼看"无法"更为肆无忌惮,"有法"或被迫向民间力量寻求帮助,那么,中共的政治,还会有新的篇章。
――原载《动向》杂志2013年10月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