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1日,北京暴雨,77人死亡,市政建设的弊病暴露无遗,民众怨声载道。党政恐慌,紧急防范,“维稳”二字赫然见于媒体:
中共有许多如“维稳”一类的提法,是缩略语。如“党建”是“党的建设”,“整风”是“整顿作风”,“综治”是“综合治理”。“维稳”源自“维护稳定”。
稳定,针对社会动荡而言。在混乱的文革后期,毛泽东提出“安定团结”,在社会矛盾尖锐化的八十年代,邓小平先是沿用“安定”,后使用“稳定”一词。1989年2月26日,他对美国总统布什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六四事件后, 他再次强调:“稳定压倒一切”。这句话作为社论标题,出现在“六四”一周年的人民日报。
中共有许多如“维稳”一类的提法,是缩略语。如“党建”是“党的建设”,“整风”是“整顿作风”,“综治”是“综合治理”。“维稳”源自“维护稳定”。
稳定,针对社会动荡而言。在混乱的文革后期,毛泽东提出“安定团结”,在社会矛盾尖锐化的八十年代,邓小平先是沿用“安定”,后使用“稳定”一词。1989年2月26日,他对美国总统布什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六四事件后, 他再次强调:“稳定压倒一切”。这句话作为社论标题,出现在“六四”一周年的人民日报。
“稳定压倒一切”是中国反改革的保守派喜欢的口号。但邓小平在使用这个提法同时,仍强调改革和发展。江泽民和胡锦涛接棒后,都需要在“稳定”、“改革”和“发展”三者间把握平衡。“稳定压倒一切”这种烈性提法,江泽民在十四大、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没有使用,写入了十六大报告,到十七大,胡锦涛政治报告中没有这个提法。但在2009年夏新疆乌鲁木齐事件后的一段时间,它在媒体上一度升温。
媒体上更常见的是“维护稳定”。六四事件后至今,它在人民日报上的频率有三个高峰:六四后的1990年;反“邪教”的1999年;60年国庆大典的2009年。就在“维护稳定”的传播中,形成缩略语“维稳”。
“维稳”(维护稳定)、“处突”(处理突发事件),原是武装警察部队的内部习惯用语。2002年,《人民日报》刊登一幅有关武警的图片,说明文字中用了“维稳”,这是“维稳”在《人民日报》的首次亮相。这个新词的热度,2008年、2009年连续飙升,2010年、2011年都处在峰值。
一个武警用语,就这样成为党政官话。“维稳工作”、“维稳经费”、“维稳办”(办公室)、“维稳电话会议”……甚至有“维稳保证金”——海南省澄迈县规定,基层党支部书记每月工资要扣除150元“维稳保证金”,维稳工作做好了,年底发还,否则转为罚款。伴随这些维稳词语,中共内部以政法委为代表的维稳集团,日趋坐大。
《人民日报》甚至将“维稳”一词用于国际事务:
胡锦涛执政的十年,被称为“维稳十年”。这十年,政治改革停滞,权贵集团劫持党政、经济,国力激增的同时,民众付出沉重代价,社会不公加剧。面对愈演愈烈的维权抗争,当局不断增压,用中共官员的话说,叫“保持高压态势”,流血事件接连发生。在2012年7月的什邡事件中,当地政府动用了震爆弹对付民众。
学者、作家笑蜀认为维稳体制“在很大程度上继承无产阶级专政和阶级斗争为纲的红色衣钵”,使“整个国家,进入了非常态治理的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而且维稳从被动转向主动,“被动的维稳,不过是对社会零星抗争的应激性反映。主动的维稳,则是权贵分赃体制的政治近卫军,是对社会的系统攻击乃至全面控制。”他指出,“非常态治理的维稳体制,是实际上的戒严体制,即准战时体制,使整个国家长期处于紧急状态,风声鹤唳,一夕数惊。而越是在这样的紧急状态下,越趋向高度集权,公权力越是不受约束,也就越是加剧社会紧张。”(笑蜀:《组织化维权:告别维稳时代的必由之路》)
胡锦涛在上任之初已经看到了日益深重的社会危机。他在2004年提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几乎成了仅次于“科学发展观”的又一面旗帜,媒体的宣传曾铺天盖地。但这个提法,由强而弱,传播的疲态十分明显。
“和谐社会”和“维稳”的传播强度趋势比较,形象刻划了胡锦涛的现实处境。
薄熙来事件后,中共政法系统受到诟病。十八大将如何论述“稳定”,值得观察。从政治话语的角度,其观察点是:
“稳定压倒一切”会不会出现在政治报告中?
“维稳”会不会出现在政治报告中?
这两种提法只要出现,就标志中共将延续维稳路线,继续对社会“保持高压态势”。
如未出现,需要注意如何论述“维护稳定”或与社会稳定相关的议题,观察有无变化调整的征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