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3日星期四

陈景祥:民主黨大敗活該 , 找特首直選中尋

何俊仁

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各種分析舖天蓋地,「主流意見」都認為泛民失利,因為選票的六(民主派)四(建制派)比已遭打破,建制陣營今屆搶得的總票數達四成五,意味民主派的得票減少。然而從議席計,泛民在整個議會得二十七席,足可保住關鍵少數,而且五個新增超級區議會席位中,事前估計建制派可掃三席,結果反過來民主派得三,建制得二,且民建聯副主席劉江華下馬,打亂了這個愛國陣營第一大黨的部署,凡此種種,怎可說泛民大敗?

真正在今年立法會選舉大敗的,其實是民主黨,而此黨之敗,是活該且理所當然,如果不認真改革,民主黨泡沫化的日子不遠!

以議席計,民主黨今屆僅取得 6 席,比上屆 8 席少,且新界西全軍盡墨,資深黨員李永達無法連任。民主黨之敗,是其多年來不重視吸納新血,「老人政治」日益嚴重,排擠非主流黨員和盟友「不遺餘力」,結果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個領導人,從八十年代二十多歲做到如今年過五十,失去活力和自省能力,無法再負起領導民主運動的重任。

在超級區議會選舉中勝出的馮檢基,本是民主黨前身港同盟的成員,但大家愈行愈遠,馮後來主催「又傾又砌」的溫和路線,不獲民主黨大老所容,結果馮檢基和他領導的民協被民主黨不斷邊緣化,侷處深水埗一隅,馮檢基後來多次要求跟民主黨談合作(甚而合併),但該黨核心根本不理不睬;說民主派內唯我獨尊 , 排斥「異己」、打擊自己人最落力的政黨,民主黨是個中表表者。而更令人不解者,是當年民主黨以「又傾又砌」而定性馮檢基為異類,兩年前卻私下跟西環談判政改,自己「傾」就可以,別人「傾」就要受制裁,如此政黨,試問怎能服衆?

容不下年輕基層黨員挑戰,是民主黨「大老文化」的另一病癥,這次以「新民主同盟」名義參選成功的范國威,就是不為民主黨大老所容的「叛徒」,結果出走另起爐灶,更在新界東擊敗前黨友黃成智和蔡耀昌,如此結果,相信令范國威這一類不滿民主黨而自尋我路並且成功的前民主黨少壯派士氣大振。

還有當了四年議員的甘乃威,當年堅持不懈且違反黨意,反對單仲偕空降港島搶位,終於獲楊森支持在上屆出選勝出;但眾所周知,民主黨內主流派對甘乃威一直冷淡以待,始終籌劃要由單仲偕復出在港島出選;自知大勢已去,甘乃威唯有「承認」自己更適合地區工作,自行消失。

由於主流派大老的長期壟斷,民主黨內嚴重缺乏有足夠能力接班的年輕一代,今年出選的新面孔如黃碧雲、胡志偉都算不上年輕「新秀」,他們能夠出線,也只是因為黃參選的九龍西涂謹申轉戰超級議席,胡參選的九龍東則因李華明退任騰出議席。由兩名年近五十的「新秀」代表民主黨的「新人」,此黨老化之嚴重程度可思過半矣!

面對公眾質疑,何俊仁在 9 月11日仍然堅稱「撐政改非失利主因」;到底什麼才是選情不堪的主因,沒有人可以提供一個科學答案,然而從支持五區公投、反對政改的公民黨和人民力量在席位及票數上都大有進賬,那麼可否反過來說,不撑政改是它們今屆立法會選舉表現理想的「主因」?

從何俊仁(仍然是民主黨主席)死不改悔,而且認為只要不在西環但仍然可以跟中聯辦「談判」,民主黨走「又傾又砌」的路線已成不歸路。任何政黨都有自己的政治路線和策略,然而像民主黨這種非驢非馬──既代表不了民主派又代表不了主流民意的路線,對香港的民主發展還可以作出什麼貢獻?可以為港人爭取更大民主空間?還是誤以為可以爭更多民主卻其實是阻礙了民主進程發展?

可以說,民主黨已經淪為一個老化、僵化、路線搖擺不定兼且面目模糊的政黨,不但沒有年輕接班人,也缺乏年輕一代支持者,對此黨的未來,完全沒有樂觀的理由。

今屆議會選舉,最大作用是觀察五年後的特首普選。從選票分配來看,在分區直選及超級議席中,建制派都無法在全港投票數目中取得過半,更遑論可以獲壓倒性優勢,如果取消了功能組別,則形同無險可守,由中央支持的人選無法有穩勝把握;換言之,「真普選」的政治風險極高,五年後普選特首,北京必會設下重重關卡,避免選舉出軌;如此局面,且看堅持談判(地點或不在西環中聯辦)的民主黨如何談下去。

參加特首普選的候選人,理應有參與直選的經驗,懂得號召和動員民眾支持,這樣的人選,會否是本屆直選勝出的其中一人?是曾鈺成?葉劉淑儀?田北辰?梁美芬?謝偉俊?從香港的政治生態觀察,下屆特首要有選舉經驗可能比有政府工作經驗來得更重要,因為前者是「真政治」、要面對群眾;後者因為有公務員輔助,沒有經驗者執政也不會出大亂子;如果我落注,我會押注在今屆的直選議員身上。

從政治光譜劃分,走激烈抗爭路線的人民力量和社民連總得票 ( 26.1萬 ) 已超過民主黨 ( 24.7萬 ),而在泛民中「分拆」而出的工黨三子(李卓人、何秀蘭、張超雄)也順利當選,議會內要求更多民生和工人福利的訴求將更強烈,溫和中間路線已變成少數。

在對待北京的立場上,直選議員中泛民和建制派涇渭分明,然而在民生、福利、拉近貧富懸殊方面,泛民黨派和建制派的民建聯、工聯會其實有頗大共識,在政策路線上,今屆直選議員和梁振英政府重民生、搞福利的施政方針理應甚有合作餘地,香港更靠近福利社會已成大趨勢。
——作者为《信报》总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