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設計│蔡宛潔
研之有物 20240628
臺灣民報 aka 臺灣新民報的故事
1925 年 6 月 7 日初夏,新竹火車站外異常熱鬧!四、五百名迎接者簇擁著臺灣文化協會成員,沿街施放歡迎爆竹。活動現場擠進約兩千人,搶聽林獻堂、蔡惠如等人的演講。眾人更一起留下珍貴合影,紀念這場難得的文化盛會。
照片中前排由右至左(綠點標示)分別是林呈祿、林獻堂、蔡惠如、楊肇嘉,皆為日治時期活躍於多個社會運動組織的臺灣知識份子代表。再仔細看後方建築上掛的牌子,上頭寫著「臺灣民報批發處」。
為什麼這群人會選在此處留影呢?
時間回到 1920 年的東京,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民族自決風潮席捲亞洲。一群臺灣留學生深感故鄉在殖民統治下,不但民權低落,更患有嚴重的「文化營養不良症」。
於是,眾人集結國內外有志之士組成「新民會」,由林獻堂、蔡惠如擔任正、副會長,創會宗旨為:
專為研究臺灣所有應予革新的事項,以圖謀文化向上之目的。
新民會如同一把野火,燃起臺灣知識份子改革社會的氣勢,帶動臺灣文化協會、臺灣民眾黨等組織相繼成立。此外,新民會也意識到要圖謀文化向上,就不能忽略知識傳播的重要性。
在那個以報紙傳遞新知的時代,誰掌握了報紙,就等同擁有話語權。1920 年代以前,臺灣的主要報紙都出自官方御用報社,如 1898 年發行的《臺灣日日新報》就是當時發行量最大、立場偏官方的報紙。
為了讓臺灣本土聲音被聽見、發揮報刊自覺覺人的功能,自 1920 年起,新民會積極對外募款,先在東京發行《臺灣青年》、《臺灣》雜誌,後於 1923 年 4 月 15 日創辦《臺灣民報》半月刊,同年 10 月 15 日改為旬刊(每十天發行一次)。
1927 年以增加日文版作為移回臺灣發行的條件,同年 8 月 1 日發行移臺後第一號(第 167 號週刊)。1930 年報社增資改組,更名為《臺灣新民報》,被視為「臺灣人唯一之言論機關」。
這或許就是臺灣文化協會選在「臺灣民報批發處」前合影的緣由,期許效法臺灣人自辦報紙的精神,持續傳遞新知、表達民意,進而影響臺灣的政治與社會環境。
邁向日刊的新民報!與時間賽跑的報社幕後
由發行頻率逐漸從半月刊、旬刊至週刊可知,新民會成員明白,想要有效掌握最新資訊、製造社會輿論,就必須更密集地發刊,發行日刊因而成為眾人努力的目標。
然而,事情並沒有想像中簡單,除了要克服人力、物力等資源短缺問題,最大的阻礙來自總督府的〈臺灣新聞紙令〉發行許可。
翻閱林獻堂 1927 至 1932 年的日記,有多篇討論《臺灣新民報》日刊發行的紀錄,當中包含如何與總督府長官斡旋的策略。經歷多次申請、被拒絕、再申請的難關,終於在 1932 年 1 月 9 日獲准發行日刊,並於同年 4 月 15 日正式出刊。
為什麼總督府在多年阻擋後卻突然改變心意?從發刊首日的頭版可見端倪。太田政弘前總督在賀詞中提到:臺灣統治需民意暢達,拖宕這麼多年,是考慮會有過激的言論,但臺灣文化已進步,期待藉由報紙下情上達、促進內臺融合。
事實上,時值日本統治臺灣邁入第 37 個年頭,對臺灣的治理政策轉向「內地延長主義」,將臺灣視為日本內地的延伸,直接適用日本本國法律。允許《臺灣新民報》發行日刊,看似向臺灣知識份子釋出一視同仁的善意,卻等同變相將報社納入管制,進而直接影響報紙的內容與去留。
雖然報紙的命運已與國家政策緊密相連,在發行日刊的初期仍度過一段輝煌歲月。1932 年獲准發行日刊後,臺灣新民報社的組織規模也跟著蓬勃發展。報社將總部遷至臺北新興商業區末廣町(今西門町靠北門處)一棟三層樓洋房。
佔地百坪的報社內,可見到編輯、印刷、發行一條龍的作業。這是一份與時間賽跑的工作!走進一樓空間,印刷局人員忙著與印刷廠、活字鑄造室聯絡每日的印製工作,四周堆著一落落新出爐的報紙。
爬上二樓,編輯局人員正在處理各地記者回傳的最新報導,營業局則緊盯每日數萬份報紙的銷售情形。至於三樓則是相對安靜的空間,寫真室人員專注為一張張報導照片製版,一旁的調查室與會議室傳來此起彼落的討論聲。
全盛時期的報社在全臺共有 13 個支局據點,並陸續在廈門、上海、大連、廣東、香港等地設立海外支局,同時在南洋增加特派記者,強化海外通訊網絡。
在報紙內容上,6 至 8 版的日刊堅守創刊時的「漢文欄」,除了報導社會新聞,還加開家庭副刊、娛樂文藝、讀者互動專欄。另銷售廣告欄位,作為報社的主要收益來源。1934 年 3 月更推出 4 版的夕刊(晚報),刊載前一日的重點新聞。
戰爭爆發!被軍國主義蠶食的臺灣媒體
但好景不長,1937 年 7 月 7 日爆發盧溝橋事變,東亞地區日漸被戰火籠罩,也連帶改變日本對臺的統治政策,臺灣正式進入「皇民化運動」時期。
《臺灣新民報》也受到戰事波及,在物資日益缺乏下,不僅報紙的版面只剩平常時期的一半,最具代表性的漢文欄也遭到廢止,取而代之的是「國語實習新聞」,顧名思義是以日語撰寫的新聞,並帶有教化原先漢文讀者的意圖。
翻開國語實習新聞版面,可看到所有新聞均在漢字上加假名讀音,且內容大多帶有濃厚的軍國色彩,宣揚舉家男丁一同上戰場殺敵。此外,也報導國內重要建設、學術新知,或刊登公學校學生的書法或文章作品,以及寫給兒童的故事與童謠。
時間來到 1941 年,戰事逐漸擴展到南洋與太平洋地區。同年 2 月,《臺灣新民報》被迫改名《興南新聞》,改名當日推出紀念特輯,內閣總理大臣近衛文麿在頭版賀詞中寫到:「一同努力,協助順行南進國策」清楚表達「興南」的背後意涵。
此時的《興南新聞》背負了「國策協力者」的角色,報導內容多以戰況為主,到了後期幾乎沒有副刊藝文新聞。此外,報社還需協助政府募捐購買兵器、獎勵戰時食糧增產、刊行東亞共榮圈地圖、募集南進之歌、辦理時局演講會與電影欣賞,並設置南方各地特派記者。
隨著戰況日漸吃緊,總督府最終發布統一言論命令,在 1944 年 4 月 1 日開了臺灣媒體一個大玩笑。包括《興南新聞》在內,六家全臺最具規模的報紙被合併成《臺灣新報》,短短一年多的生命在 1945 年 8 月日本投降後終止。
全球獨家典藏!臺史所公開最完整的民報資料庫
幸好,這份由臺灣人辛苦創辦的報紙,並沒有徹底消失。部分報紙挺過戰火摧殘與政權交替時期,在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找到生命的第二春。
臺史所檔案館主任王麗蕉、館員李依陵推出一份份裝訂整齊的《臺灣新民報》,侃侃而談找到這批獨家典藏的故事。
「歷史學者挖掘史料的目的,就是想去尋找一些歷史的答案與真相」,王麗蕉首先指出史料的重要性:
報紙是在歷史研究中一個很重要的參考資料,因為報紙涉及整個社會、各個層面。
因此,當臺史所檔案館在新入藏檔案中,發現大批保存完整的《臺灣新民報》時,便開始評估數位典藏與加值研究的可能性。
臺史所團隊在整編檔案館所有報紙典藏後,找到近乎齊全的 1938 至 1944 年報紙(只差 1938 年 6 月份),目前海內外其他單位都沒有這麽完整的收藏。
那麼,其他年份的報紙還有殘存嗎?團隊開始轉向搜尋個人收藏。
在考察報社重要人物時發現,曾任新民會常務理事的楊肇嘉,不但藏有 1932 年以前的報紙,報紙轉日刊後,還繼續收存了一個半月左右。此外,楊肇嘉有剪報的習慣,從留存的社說等剪報冊,可以查到一些 1932 至 1936 年間的報導。
光是可以看到報紙的數位影像和標題還不夠,臺史所團隊特別針對「社說」、「頭條新聞」、「海外遊記」及「地方特輯」進行全文辨識,方便研究者快速瀏覽報紙內容。
重要發現!找到傳說中的小說、海外遊記
除了建置資料庫造福研究者,臺史所也透過展覽及出版,公開重要發現。
當中最受矚目的,當屬發現呂赫若傳說中的小說《季節圖鑑》。呂赫若是日治時期著名的小說家、劇作家、聲樂家,被譽為「臺灣第一才子」。二二八事件後,他的認同轉向社會主義,加入主編地下刊物《光明報》的行列。
1949 年發生基隆中學事件,《光明報》創辦人、基隆中學校長鍾浩東被捕,呂赫若逃往現今新北市石碇鹿窟一帶山區躲藏,卻不幸在 1950 年後失蹤,據傳是在逃亡途中遭蛇吻而死。
因呂赫若的生死成謎,導致他在白色恐怖期間被長年通緝,家屬害怕後代遭到牽連,許多手稿、文書都被銷毀,只偷偷留下一本 1942 至 1944 年的日記,對於傳說中的《季節圖鑑》只是聽過但沒看過。
沒想到在重見天日的《臺灣新民報》(1939 年 10 月 16 日至 11 月 15 日),驚喜發現 30 篇《季節圖鑑》連載!再仔細清查後,又找到幾篇過去不為人知的創作。
「我們會跟國立臺灣文學館合作,以《季節圖鑑》為主,將這幾件作品做一個創作集的研究出版。」王麗蕉揭露後續的計畫,期待作品出版後,能帶動研究日治時期文學作品的效應。
另一值得關注的是「海外遊記」,搭配臺史所典藏的旅券檔案,可從關鍵人物的經歷重建歷史細節。館員李依陵娓娓道來關於研究林茂生史料的收穫。
林茂生是臺灣史上首位公費留美哲學博士,也是唯一日治時期選派海外進行人文研究的臺灣人。當時的人要出國並不容易,必須向政府申請「旅券」,詳實登記出國原因。
1927 年林茂生在任職總督府商業專門學校教授時,獲選派為公費海外研究員,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這段經歷啟發他對於被殖民者處境的反思。
林茂生曾以筆名耕南生在《臺灣民報》發表三篇旅行記事〈來た、見た、感じた〉(中譯〈來了、看到了、感受到了〉,收錄於 1927 年 12 月 18 日及 25 日、1928 年 1 月 22 日報刊),描述在夏威夷的見聞。他看到當地日本移民面臨了是否要完全同化為美國人的兩難,並指出教育上的同化是其中的核心問題。
隨後,林茂生在 1929 年發表博士論文,闡述自荷蘭統治到 1920 年代的臺灣教育理念與制度的發展過程,批判日本殖民政府以語言教育同化臺灣社群的政策。
他在論文中寫到:「一個人失去其文化是不幸的,因為這預示了性格崩塌跟個人生存根基之毀敗,尤其是在受到外來壓迫時」。
戰後林茂生代理臺大文學院院長,倡議成立人文科學研究會,深化與普及臺灣研究。因深知言論的力量與自由的可貴,他以耿介直言的態度創辦《民報》,勇於揭露時弊,卻也因此得罪當權者,不幸於二二八事件罹難。
紙上藝文饗宴!獨家追蹤臺灣藝術界動態
相較於官辦報紙,《臺灣新民報》報導了許多臺灣藝術家的新聞,包括自 1927 年起由官方舉辦的臺展、1938 年接續的府展、1935 年由臺陽美術協會創辦的臺陽展,以及臺灣各地藝術家的個展與藝評。
新民報對於臺灣藝術家主導的臺陽展做了許多獨家報導,透過豐富的參展作品圖像,介紹畫家的人物生平、作品風格與繪畫技巧,更帶讀者直擊臺陽會從展前徵集、審查到開展的一系列過程。
不僅當時的讀者能即時追蹤美術界的最新動態,當代讀者也能透過舊報紙,一窺近百年前的藝文活動大小事。
問起未來還有什麼計畫?臺史所團隊正跟上科技趨勢,嘗試使用生成式 AI 擴展《臺灣新民報》的使用面向。
為了讓不諳日文的讀者可以看懂日語報紙,團隊運用 ChatGPT 翻譯頭條新聞與社說全文。目前已完成近 300 萬字的中文譯文,後續將使用更高階的軟體,分批完成精準的翻譯內容,並將相關成果匯入資料庫。
原本應隨著歲月流失而腐朽的報紙,經歷檔案編排、數位化掃描、後設資料著錄,以及內容判讀與建檔後,成為眾人皆可檢索的文獻資料庫,再現百年前為民喉舌的精神。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