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8日星期五

朱嘉明:陈子明为历史留下的思考

价值世界 2014-10-26

作者: 朱嘉明,维也纳大学教授

子明充满宗教情怀,没有私怨,拒绝仇恨,与人宽厚,超越中国式的"左右"之争。他的最后时刻,是那样的从容不迫,所呈现出来的不是一个战士,而是永无休止的思索者。

十月二十一日,子明还是走了,心痛,真是心痛。看那么多同代朋友们为纪念子明所写的文字和挽联,字字句句,催人泪下。

几天来,不由想到一个似乎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是同一代人,所谓"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很多人彼此相识相交,甚至曾是朋友和战友,最终却发生那么大的分化,且越年长越泾渭分明。子明代表着崇尚理想主义和追求民主自由的群体,与之不同的则是作出另外选择的群体。

几十年过去,在子明这个群体的成员中,不少人命运坎坷,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在另外的群体中,不乏世俗标准的功成名就者。这种情况,历代如此。远的不说,至少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就多次发生。只是,以前是别人的历史,现在是我们的经验。

是什么导致子明和他的群体追求和实践民主?这似乎与教育有关,似乎与家庭背景有关,却都不尽然。翻阅子明所留下的文字,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子明是这样解读民主理想的:民主制度是一种'公共财',少数人为之奋斗牺牲,多数人可以"搭便车",只要报着先贤"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态度,就可以心安理得地面对这一切。追求民主,就要继承佛门"普度众生"的胸怀,相信任何人都有一种觉悟心;也要继承基督教"博爱"的精神,更要相信良心和常识。民主运动最强大的生命力,就在民间最朴素的事物中。

在这里,子明没有对民主做出所谓政治学的阐述,浪漫主义的解读,教条式的说教,而是将民主实质的说明简单化:民主原本是朴素之物。通过平实的语言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需要智慧和境界。子明认为,人的良善之心和民主理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那些为民主而努力者,所需要的是"普度众生"和"博爱"之心。不仅如此,还需要固守中华民族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德性。在这里,子明向往的民主是一种让人得以彼此相爱的人间状态和关系。子明显然早已摈弃了阶级观念、斗争哲学和群众运动。这是子明2003年8月31日所写。写得多好。子明的心,跃然纸上。

在我们这代人中,自幼所受教育都与阶级斗争有关,几乎每个人都学习过认清敌人和朋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于是,让心蒙尘,心地不再善良,远离常识,偏见固化。文化革命,使那么多年轻人卷入,就是这样教育的后果。这是时代的悲哀。能不能自觉意识到这点,回归心的良善本原,自然就是这代人分野的重要原点。在历史上,每代人的分化、分流、分野,甚至对立,其实都是"心"之所发。中国传统哲学视"心"为一种"本体",实有道理。

在1980年代,经历了文化革命,上山下乡,看到了太多民众苦难的这代人,创办《历史的沉思》,《走向未来》丛书,等等,是希望在中国开启一场真正的启蒙运动,让人道主义,人本主义回归中国,那是良心的呼唤。因为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差距,与其说是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落后,不如说是人文精神的落后所致。中国需要一个真正的启蒙运动,实现思想解放。子明是这个历史过程的先行者,也是最早觉悟者。子明所觉悟的就是人道主义,人本主义,并用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理解民主。子明一生因良知而博爱,因博爱而推崇民主,因民主而历经磨难,实践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

每代人都有其使命,都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形成不同选择,结成不同群体。今天这个时代所肯定的是理性选择,是彼此的包容和理解,而不是对立和冲突。中国历史有太多的教训,付出了太大的社会成本。子明充满宗教情怀,没有私怨,拒绝仇恨,与人宽厚,超越中国式的"左右"之争。子明对于分野另一边的老友和朋友的选择,从来予以理解。子明相信,历史终究决定于良知,终究由人民写就。所以,子明的最后时刻,是那样的从容不迫,所呈现出来的不是一个战士,而是永无休止的思索者。

让我们这代人为有子明而骄傲吧!

写于子明追悼会之前

2014年10月24日于台湾大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