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allvoices.com/cartoons/c/91711758-bo-xilai |
【新世纪特稿2012年5月17日】不论从哪个方面估计,"薄熙来事件" 在2012年初的中国,都是一个震撼力比较强烈的政治事件。自2012年2月6日王立军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东窗事发,时至两个多月后的2012年4月10日, "薄熙来问题"才有了一个来自中共中央的说辞。对于这样一个影响较大的政治事件,作为一个以中国政治为研究对象的民众,如果一直保持沉默,总觉得有些不合适。为此,我不揣浅陋,想对之做些评论。
一、我以为,到目前为止,"薄熙来问题"仍然是"薄熙来事件"而不是"薄熙来案件"。
为什么说 "薄熙来问题" 到目前为止仍然是"薄熙来事件"而不是"薄熙来案件"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以为,可以从中共中央到目前为止所发布的关于"薄熙来问题"处置意见的措辞中看出。
第一组措辞:据官媒报道,2012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决定薄熙来同志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从这一组措辞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中共中央红头文件里仍然称薄熙来为"同志",而称不称其为"同志",只要知晓党内行事规则的人都知道,这对于"薄熙来事件"的定性极其重要,如果薄熙来名字的后面在红头文件里没有了"同志"二字,那么,"薄熙来事件"的性质就有了质的区别;第二,中共中央3月15日红头文件里声称薄熙来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那么,至少到2012年3月15日为止,薄熙来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以及人大代表等)的职务还未被解除。
第二组措词:据官媒报道,2012年4月10日,中纪委立案调查薄熙来,中纪委的红头文件的措辞是,鉴于薄熙来同志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决定,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停止其担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调查。从这一组措辞里我们可以注意到:第一,中纪委红头文件仍然称薄熙来为"同志";第二,薄熙来的问题是"涉嫌严重违纪"而不是"违法",大家都知道,"涉嫌严重违纪"是"错名"而不是"罪名";第三,对薄熙来是"立案调查"而不是"立案侦查";第四,处置薄熙来依据的是《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而不是《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有关法条;第五,处置薄熙来的主体是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而不是公安、检察和法院,也就是说,处置薄熙来的行为主体还是局限在党内,而不是司法。
由此可见,"薄熙来问题"的性质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起党内事件,而不是一起刑事案件。
二、"薄熙来问题"会不会由党内性质的"薄熙来事件"转变为司法性质的"薄熙来案件",对于这个问题,我以为,还有待于观察。
不过,我们也不能排除"薄熙来事件"转变为"薄熙来案件"的可能。因为,数年前发生的陈良宇案,就是这么一步一步演化下去的。
据报道,陈良宇案的演化过程大致是这样的:2006年7月5日,中共中央纪委会同有关部门,对反映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违规运营社保基金问题开始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的陈良宇涉嫌严重违纪。2006年8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作出了对陈良宇有关问题进行初核的决定。中央纪委随即组织力量进行了初核。2006年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中央纪委《关于陈良宇同志有关问题初核情况的报告》(请注意,这里仍称陈良宇为"同志"),决定免去陈良宇上海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停止其担任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由中央纪委对陈良宇涉嫌严重违纪问题立案检查。到2007年7月24日,上海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七次会议,依照选举法的有关规定,决定罢免陈良宇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职务。此前,上海市黄浦区第三届人大常委会已依法罢免陈良宇上海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职务。在随后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陈良宇的全国人大代表资格被依法终止。到2007年7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中央纪委《关于陈良宇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根据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决定给予陈良宇开除党籍处分,待召开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时予以追认;根据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决定给予陈良宇开除公职处分;对陈良宇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到2007年10月9日至12日举行的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陈良宇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此前作出的给予陈良宇开除党籍的处分。到2008年4月11日,陈良宇被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两项罪名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8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万元。
鉴于陈良宇案件演化的整个过程及其结果,随着对"薄熙来问题"的一步一步的追踪调查下去,"薄熙来事件"的性质也有可能会发生新的变化,所以说,今后,我们不能排除"薄熙来事件"演化为"薄熙来案件"的可能。
三、薄熙来何许人也?
对于我提出的这个提问,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多余的。但我觉得提出这个问题不仅不是多余的,而且是有必要的,因为,若要评论一个政治人物,给一个政治人物的社会政治角色或身份做一相关性的界定,在分析方法上,是有意义的。为了给 "薄熙来事件"提供一个较为有效的分析构架,我觉得,明确、明晰或定位一下薄熙来与"薄熙来事件"相关的社会政治角色或身份,会给我们分析"薄熙来事件"带来显而易见的方便和效果。
那么,薄熙来何许人也?我以为,根据分析的需要,他的相关的社会政治角色或身份至少可以提及和列举出以下几项:第一,"红二代";第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三,重庆市委书记;第四,谷开来的丈夫;第五,一个强烈追求权力的"红二代"。
基于以上所提及和列举的薄熙来的五个社会政治角色和身份,我们就可以对"薄熙来事件"作进一步的、拓展性的分析。
四、作为"红二代"。
什么是"红二代"?"红二代"一般是指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即:中国共产革命中"打天下"、"坐天下"的中共元勋们的后代。 "红二代"又名"太子党"。"太子党"一词可能是从何频、高新所著的《中共"太子党"》 (1992年,明镜出版社)一书所使用的名称而来。
众所周知,薄熙来的父亲是薄一波。薄一波尽管不是顶级的、但也算得上是中共"打江山"元勋中的一员,因此,薄熙来也就算得上是"红二代"中的一员。
可能有人要问,在分析"薄熙来事件"时为什么要提及薄熙来的"红二代"的特殊身份和背景?如果有人要问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我之所以要提及薄熙来的"红二代"的特殊身份和背景,是因为,在我看来,作为"红二代"的成员一般都至少具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意识形态上与父辈保持一致,或者说"红二代"的血管里都流淌着与其父辈一样的红色的血液,或者说"红二代"在意识形态上都不可能与其父辈相切割,或者说,"红二代"接续父辈"坐江山"的条件是紧守其父辈为其留下的红色资源。二是,"红二代"大多认为父辈"打江山、坐江山",理所当然、毋庸置疑;而他们接着"坐江山",也顺理成章、心安理得。
"红二代"的这两个特点在薄熙来身上,可以说,没有例外地展现无余。这从他所实施的所谓的"唱红打黑"的"重庆模式"以及为官掌权舍我其谁的心态和做派就可以看得出来。
五、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为什么在分析"薄熙来事件"时要提及薄熙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这一特殊地位或职位呢?
只要关注中国政治以及中国共产党高层人员构成的人都会知道,中国尽管拥有近14亿的人口,但最有权势的人物只有九个,拥有次一级权势的人物只有16个,两项相加,构成中国最高权势集团的人数总共只有25人,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全体人员。
薄熙来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也就是说他是当今中国最高权势集团的一员。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顶层在位时丢官出局的人员计有胡耀邦、赵紫阳、陈希同、陈良宇、薄熙来5人。在这5个人中间,尽管各个人丢官出局的原因大有不同,但我以为,胡耀邦、赵紫阳大致是一类的,在政治路线上,他们二人都是属于倾向于更大限度的改革开放的一类;陈希同、陈良宇大致是一类,然而,他们二人就无所谓什么政治路线了,他们二人都是赤裸裸的争权夺利者,只是敌不过更大的权势人物的反击而败阵出局的;薄熙来又是另一类,既有"唱红打黑"的意识形态、政治路线的色彩,也有争权夺利、逐鹿问鼎的内涵。因此,在观察"薄熙来事件"时提及其政治局委员的职位和头衔,对于分析中共顶层权力斗争的不同类型,是有启发意义的。
六、作为重庆市委书记。
可能有人又会问,在观察"薄熙来事件"时,为何要把薄熙来的重庆市委书记的这个职务和权位作为一个要点提取出来加以评析呢?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作为一个政治分析师,在评析一个政治人物时不可能脱离这个政治人物赖以存在和活动的权力结构。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单一制国家。作为一个单一制国家,其突出的特点:一是中央集权,即:中央相对于比其次一层级的条条块块而言,拥有最高的党政军、人财物、立法司法、内政外交以及委任条条块块省部级党政要员等项大权;二是"块块封疆大吏"与"条条朝中大臣"的职权来源于中央的委任且行使中央委托的各项权力,三是"块块封疆大吏"相对于"条条朝中大臣"而言,权力更大。
正是在这一权力结构下,中央就可以随时撤销薄熙来的职位,与此同时,薄熙来相对于刘志军而言,刘志军作为"条条朝中大臣"所能做的仅仅只是以权谋私、捞钱腐败,而不能提出一个政治路线倒逼中央;而薄熙来作为"块块封疆大吏"就可以提出自己的政治路线,形成一个独具地方特色的"唱红打黑"的政治模式,且藉此谋划达到上位执掌中央大权的目的。
七、作为谷开来的丈夫。
在评析"薄熙来事件"时为什么把薄熙来作为谷开来的丈夫这一社会角色和身份提取出来加以分析呢?分析者之所以这么做并非出自分析者一己的凭空想象,而是因为,在中共63年执政史上,中央顶层在惩处一个犯了错误的党内高官时,第一次把党内高官的姓氏与其妻子的名字联系、组合起来,且将之公布于众。
对此,官媒是这样报道的:据新华社4月10日电,新华社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2月6日王立军私自进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滞留事件发生后,对王立军反映的2011年11月15日英国公民尼尔•伍德在重庆被发现死亡一案,公安机关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复查组,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依法进行了复查。据调查,薄谷开来(薄熙来同志妻子)及其子同尼尔•伍德过去关系良好,后因经济利益问题产生矛盾并不断激化。经复查,现有证据证明尼尔•伍德死于他杀,薄谷开来和张晓军(薄家勤务人员)有重大作案嫌疑。薄谷开来、张晓军涉嫌故意杀人犯罪,已经移送司法机关。
瞧!"薄谷开来"的复合式的姓名提法出现在官文以及官媒中,在1949年以来的中共执政史上尚属首次。回顾中共以往的做法,一般的行事方式是:丈夫的过错归丈夫的过错,妻子的罪行归妻子的罪行,而这次"薄谷开来"的复合式的措辞形式出现在中央红头文件里,这一举措不得不令人浮想联翩。
八、作为一个强烈追求权力的"红二代"。
只要是关注当代中国政治的人都知道,活跃在中国官场、商场的"红二代"尽管大有人在、怀有较大政治追求的人也不在少数,但象薄熙来那样有着如此强烈、如此巨大、并且如此公开地追求政治权力的"红二代"却为数不多。
查阅薄熙来的简历,他于198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1月参加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新闻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曾任大连市委书记,大连市市长,辽宁省委常委,辽宁省委副书记,辽宁省省长,商务部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等职。据报道,他在大连市长、市委书记任上,政绩"斐然";在商务部长任上,政绩显著;在重庆市委书记任上,更是呼风唤雨、动静很大。
然而,作为一个有着如此强烈、如此巨大、如此公开追求政治权力的"红二代",其下场却为何如此富有戏剧性,对此,人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思维对之做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九、"薄熙来事件"可能带来的几个启示。
"薄熙来事件"毕竟是发生了、且到目前为止官方还没有对之做出一个比较具有终端性的结论,但"薄熙来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启示还是可以做出一些梳理的。我以为,"薄熙来事件"昭示出:
第一,"红二代"正深陷二难困境之中。
正如本文前面所论述的"红二代"的与其父辈红色资源难以切割以及自我感觉接替父辈"坐江山""理所当然"的两个特点,加上1978年之后中国社会开放化、进步化的内外环境大变迁的现实,这就造成了"红二代"在当今中国政治生态中进退失据的二难困境:一方面,红色资源正受到改革开放环境下的绿色或蓝色资源的冲击而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抛弃红色资源就等于"红二代"自我断绝、自行抛弃了自己接父掌权的家族 "政统" 血缘,或这就是意味着对父辈的背叛。
然而,无论如何,"薄熙来事件"及其"重庆模式"的破产到目前为止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据此,我们是否可以做一个大胆的设想:假如薄熙来在重庆不是大搞"唱红打黑"而是大搞"民主民生",其政治前途又将会怎样呢?当然,历史不可假设。但依据"薄熙来事件",其中有一点我们是可以做出明确判断的,即:如果薄熙来在重庆不搞"唱红打黑"而大搞"民主民生",其政治前途和政治结局可能就是另外一番光景。我想,这个推断还是有理由可以为人们所接受、所理解的。
第二,"毛左"受挫后的可能选择。
伴随着重庆"唱红打黑"模式的兴起,自称中国毛泽东主义共产党(人们称其为"毛左")的一干人马以为天赐良机、时机已到,便乘机而起、推波助澜,一时间举国上下红流滚滚、风起云涌、甚嚣尘上。
大家现在可能都已明白,"薄熙来事件"的发生以及"重庆模式"的破产,可能标志着"毛左"已经受到重挫。"毛左"设想的运用"文革式"伟大领袖鼓动、煽惑千百万愚昧盲目的群众抢班夺权的迷梦可能就此破灭了,然而,今后,"毛左"何去何从,还是继续走"文革式"斗争夺权的路、还是走民主"选票"的路,我想,这个问题,现在应该轮到"毛左"领导人去冷静深思和做出抉择了。
第三,中共最高掌权人物开启中国民主法治进程的大门,恰值其时。
"薄熙来事件"发生后,中共中央红头文件以及相关媒体(如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竭尽全力否认薄熙来事件的政治路线斗争以及政治权力之争的性质,把这个事件定性为薄熙来违反党纪、谷开来触犯刑律,其目的是为了避免由于这个事件可能连带引起人们对现存体制的质疑和批评,从而可能引发一场意想不到的以改变现存体制为依归的政治变革运动,官文和官媒的这一"良苦用心"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官文和官媒的这一做法却总给人以"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其客观效果并未能达到其主观愿望之所期。
由此,我以为,"薄熙来事件"的发生对于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来说并非是一件坏事,其实,借助这个事件,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恰恰大有可为:基于总结"薄熙来事件"的教训,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开启和推进中国民主法治进程的大门,恰值其时。
100多年来,中国民众推翻了君主专制后,又遭受了袁世凯的复辟、北洋军阀的战乱、蒋介石的独裁以及共产革命的残酷折腾。到目前为止,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社会积累,中国民众实行民主、法治的社会基础已经具备,剩下的就是只需要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临门一脚的勇气和智慧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未来中国,谁能开启中国民主法治进程的大门,谁就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请听:千千万万的中国大众正在呼唤这个伟大时代的到来!呼唤这样一些伟大人物产生的声浪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在中国广袤大地上此伏彼起!
2012-05-01
(注:此文在作者新浪博客已遭删除)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