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5日星期五

胡少江:是否救市?中国政府左右为难

2008-04-25

半 年来,中国的股市不断下跌。上证指数从去年十月十六日的六千一百二十四点开始,到了今年四月十八日,已经跌至三千零九十四点。跌幅高达百分之四十七。有人 将此次的股市下跌形象地表述为“自由落体”。短短半年,中国股票的市值已经蒸发近十万亿元。尤其是跟风进场的大量中小股民,对股市如此般地“自由落体”看 得目瞪口呆,绝大多数都损失惨重。在此情形下,要求政府救市的呼声日渐高涨。


面 对市场不断加大的压力,中国政府在沉默多时之后,终于开始采取行动。四月二十日,也就是在上证指数跌破三千一百点大关的两天之后,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 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对“大小非”减持立下了“八条铁律”,其中要求已解禁限售股一个月内出售量高于公司总股本百分之一时,应通过交易所大 宗交易系统转让。由于“大小非”减持被普遍视为中国股市下跌的一个重要推手,所以证监会对“大小非”减持的限制,被市场人士看作是政府即将出售的“救市组 合拳”的一个重要招数。

在股市直线下滑之际,对于中国政府是否应该出面救市,市场分析人士俨然分为两个阵营。主张救市者认为,除了刚刚出 台的对“大小非”减持的限制措施之外,政府还应该继续出台包括降低印花税等在内的一系列的刺激股市的措施。反对救市的人认为,中国股市的调整是题中应有之 义,股市的涨跌应该是市场行为,政府的干预只会扭曲股民的心态,无异于为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设置障碍。

从道义上看,主张政府救市实在是没 有太多的道理。首先是,股票投资的确是市场行为,投资者应该有有赚有赔的思想准备,断没有赚了钱归自己,赔了钱便找政府的道理。更何况,中国的股民虽然众 多,但是相对于全国人口而言毕竟还是少数。政府救市如果单纯是象征性的说说也罢,如果真的要用纳税人的钱来救市,等于是拿多数人的钱去补贴少数人。考虑到 是与股市不沾边的大多数人都是贫困的农民,所以利用国家的财力来补贴股民等于是在损害最穷困的人口的利益。

从市场本身看,中国的股市在一 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泡沫重重。以市盈率为例,标准普尔的五百只股票的平均市盈率为二十倍左右;但是上证综指的股票的市盈率即使在这一轮调整之后也仍然还有近 四十倍左右。因此,中国的股票价格仍显过于膨胀。应该看到,此一轮的股市下调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西方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心理因素所致。从长远看,这调整对于帮 助消除一部分中国股市的泡沫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中国政府何必多此一举地入场救市,与市场行为对著干?

有人将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针对次贷危 机所采取的一系列举动作为主张中国政府出面救市的根据。这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首先,那些国家的央行所采取的行动,旨在缓解经济运行中的流动 性风险,绝非针对股市的涨跌。流动性危机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对就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而股市的涨跌通常并不产生并此类副作用。二是这些国家央行的行动附加 了一系列严格的约束条件,政府并没有无偿的用纳税人的钱来营救那些基本面不好的企业。

虽然从道理上讲,中国政府没有理由出来救市。但是, 其面临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这些压力大多来自地方政府、企业和在股市上活跃的分析家们;与此同时,还有大量的在股灾中损失惨重的股民们。在这些压力之下, 中国政府很可能再次重蹈覆辙,如以往一样再次采取一些措施来救市。如果果真如此,中国股市的“政策市”的性质将很难改变;一个健康的股票市场在中国的出现 将更加困难。
(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