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作者在纽约出席纪念六四忌日活动
【新世纪特稿2008年1月17日】2007年12月29日,我成为“博讯”的“网虫”。不过,我同一般“网虫”不同,是一种“间歇性网虫”,不会老在网上。
“网虫”是信息世界的“微生物”,就象细菌一样,适宜各种“生态位”。 “网虫”象“微生物”(细菌是一种“微生物”)一样,能遍及地球上的每一个“生态位”。不要小看“微生物”,地球上所有“微生物”的总量,远远超过人类作为“生物体”的总量。“博讯”让各种各样的“微生物”生存在它的土地上,这也许是“博讯”影响越来越大的原因之一。
在“信息世界”,有“微生物”,也有“真菌”、“植物”、“动物”和“病毒”。 “博讯”、“多维”、張伟国的“新世纪”和中国的“新华社”已是“动物”。当然,动物还有昆虫、鱼类、鸟类、兽类、人类之分。“网虫”很难成为“动物”,一个“细菌”想成为“恐龙”,大概要历时数亿年。
有 些“网虫”不知道自己是“微生物”,以为自己是大象、是恐龙。事实上,迄今为止,从“网虫”变为“动物”的只有一人,这人是中国影艺界的徐静蕾。不过,徐 静蕾作为网路上的“动物”,还只是一只昆虫。“网虫”要了解自己在宇宙中“生物圈”中的地位,一般“动物”还不能改造环境,唯有进化到“人”,才有改造环 境的能力。 (2008•1•17 感想)
此文于2008年01月17日做了修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