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3日星期二

林保華:緩不濟急的執政危機

2023/01/04 05:30
自由時報

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一位政論節目主持人回基隆家鄉,在臉書貼文說,當地有些年輕人對優先施打疫苗給老年人表示不滿。我有些吃驚,不但扶助弱勢的價值沒有被接受,台灣長期儒家教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失敗了,難道他們沒有父母或阿公阿嬤?

我不願意與別人,尤其年輕人搶打疫苗,因為我的未來比他們短許多,所以前年六月國民黨鬧事煽動搶打疫苗時,我在本專欄中寫了這一句:「我會謹慎配合防疫,但我不怕死,我願意到最後一批才打疫苗,如果國產疫苗需要八十歲以上的人做白老鼠,我也願意。做台灣的白老鼠,比做中共的跟屁蟲光榮偉大。」我也實踐諾言,一直到國產高端疫苗問世,沒人搶它時我才去接種,至今接種四劑全是高端。

對年輕人中出現的偏差,受益的老年人不便出來說話,執政的青中年人應出來說,解釋政府的政策。老年人體弱易染疫,染疫不但增加社會負擔,還會擴散到家裡的其他人。這些老年人過去為社會做過貢獻,大家享受這些成果,應該給予他們必要的回報。可是我做的球沒人來接,是人微言輕,也是執政黨官僚化。

然而年輕人的困境我們也應該理解,協助他們解決,但是不可用溺愛的方式使他們變成巨嬰,否則分不清是非,在社會上也缺乏競爭力,尤其在捍衛國家主權時畏縮不前。目前出現讓國民黨找到投共理由的思潮,正是長期在台灣出現的偏安心理。

一九八九年六四之後,我受邀從香港來台灣訪問,回去寫了一篇《活在魚翅拌飯的風光日子裏》,我感覺的台灣就是「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次年又來訪問台灣,還去了還是戰地的金門,我寫了「回味金門的美麗、樸實、紀律,看到了在台灣看不到的鬥志,這似乎是這次台灣行中的最大收穫了。」

長期的偏安導致有些民眾熱衷追求小確幸,無視共赴國難。執政黨有責任扭轉這種局面。不幸執政以後有的人忙著搶位與安排親信,這能夠期望他們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嗎?當官員的劣跡在民眾中口語相傳,受傷害的是整個民進黨,其他廉潔官員也被連累,基隆的失守應該就是個例子;亮眼經濟成績也因為通膨而成為冰冷數字。

既然民粹有了一定市場,就不是陳義太高的理念可以輕易扭轉;而是要面對現實利益再以正面勸導來解決。口說既然無感,就要轉換方式。當超稅收中有若干可能被全民共享鵲聲四起時,又被「用在刀口上」澆了冷水,哪些人又要被排富了?還好蘇院長立即做了解釋,希望可以緩解一下民怨,不要製造更多「討厭民進黨」的人。

在出現執政危機時,高瞻遠矚緩不濟急。只剩一年,台派一旦失去政權,各種資源都將落到中共手裡;美國的軍售軍援也落到中共手裡;台灣人變成受奴役的中國人。民進黨還爭什麼?多做實事吧。

(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https://lingfengcomment.pixnet.net/blog/post/36300182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