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8日星期五

陈美华:北京战略性退让换取中欧投资协定

20210108

中国与欧盟在2020年12月30日完成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持续引发争议,特别在1月6号,香港以国安法拘捕53位民主派人士后,香港末代总督彭定康发表声明要求欧盟取消这个"可悲的"投资协定。他说这有如当着人权议题的面上吐口水,并且妄想以为中共在国际舞台上仍然可以相信。彭定康质疑欧洲竟然相信中国可以履行协议中的国际劳工标准,反问新疆强迫劳动的问题,以及中国工会运动有何进展。

欧洲跟中国签订协议 无视中国侵害人权

旅居台湾的时事评论员、作家汪浩说,彭定康的批评跟美国几位官员像前白宫副国家安全顾问博明等人的口径类似,就是中共刚在香港推国安法逮捕这么多人,完全撕毁中英联合声明的协议,你现在再签一个协议,凭什么相信中共会有效执行。美国自己也有切身教训,特朗普跟中国签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共也没有执行,一年过去了,第一阶段的承诺几乎都没有做到,从这个两方面来看,一是跟中国签协议的经验很明显表示,中共是靠不住的,说话不算数,魔鬼都在细节里,中共嘴上讲一套,实际执行完全另一回事。第二是最近这段期间,中共在香港大抓捕,把民主派台面上的人全部逮捕,欧洲跟中国签订协议完全对中国侵害人权、损害一国两制视而不见,在道德上被人诟病,欧洲议会已有议员提出批评,估计要批准此协议时,欧洲将会有深度辩论,欧洲议会要顺利批准可能不是这么简单的事。另外,中欧协议现在只是达成原则性框架,具体文字还是没有最后敲定,欧洲议会批准过程可能也复杂。


香港末代总督彭定康发表声明要求欧盟取消这个
香港末代总督彭定康发表声明要求欧盟取消这个"可悲的"投资协定。(法新社)

达成中欧投资协定后,中国大肆宣传重大胜利,还说是中国"给震荡中的世界送去一份新年礼物"。汪浩说,中国在宣传上,确实是习近平的外交胜利,打破对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围堵,欧洲不愿跟美国站同一阵线。但是在实际执行方面,细节还没有确定。另外一问题是,德中经济结构有一些矛盾,中国是出口导向的国家,有大量顺差,德国也同样是出口导向,这个投资协定对整个世界贸易平衡没什么帮助,美英等国比较仰赖进口,所以从经贸角度可以理解美英对中欧投资协定的批评。最后,德国总理默克尔个人有很大关系,她在2020年下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她想在卸任退休前有个成就,表现她领导欧盟的定位,这是欧盟的重要考虑,欧盟就是要跟美国对着干,不管是特朗普还是拜登执政,欧盟签此协定有跟美国别苗头的意味。

至于中国能不能落实承诺? 有评论指中欧投资协定要求中国国企补贴透明化并扩大许多产业市场准入,很多国企将被迫加入与国际企业的竞争,合法垄断且吃香喝辣的日子恐怕不长久。汪浩强调"魔鬼藏在细节里",他说中共实际执行有很大空间,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世界各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如今所有的外资企业都成立了党支部。第二是你的技术很难有保密,很难不被中国盗窃,技术被强迫转移,也没有办法在法律上追究责任,这不是靠签协议就能解决问题。第三是中国所谓市场开放,如果看过去十年二十年,中国对市场开放的承诺,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签的协议,过去二十年,美欧跟中国谈判好几遍,承诺好几遍了,问题是中共不执行,中共并不是承诺了就会执行,就算执行了具体操作都有很大困难。汪浩举外资金融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为例,第一家美国保险公司AIG在邓小平时代就进入中国市场了,现在三十年了,它在中国市场的份额1%都不到,并不是因为股权问题,而是中共有很多限制造成外企没办法真正开展市场,无论是从产品还是招募业务销售人员,到分支机构的设置,每一步都受到很大限制,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也是完全一样的情况,理论上你可以有股权,但是实际上市场份额都很少,完全是因为中共有巨大的行政手段去限制外企发展,外企的领导层也都设立了共党支部。"不是你打入它的市场,而是中共它打入你的企业!"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2月30日晚在北京同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视频会晤。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法新社)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2月30日晚在北京同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视频会晤。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法新社)

张伦:北京战略性退让换取中欧投资协定

法国赛尔奇.巴黎大学教授、人文社会学家张伦从中国、欧盟和美国 三方面分析中欧投资协定。从中国观点来看,张伦说这协议能达成是今天整个国际局势,特别是中方面临严峻局势使然,一方面中美关系走到历史节点,很多人归因于特朗普政策,但七八年前已看出中美关系不可能好,结构因素使然,奥巴马第二任已经开始推动重返亚太、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南海巡航,只是特朗普以疾风暴雨的方式来捍动中美关系所谓压舱石的经贸关系,使问题更突显,加上疫情,特朗普连任受阻,美国各方面民意对中国反感急剧升高,在这些前提下,美方调整战略从2020年春天开始对中国批评转趋更加强烈,政治上的压力急剧升高,中国承受很大压力。此外欧洲最近这几年对华政策批评的声音也愈来愈高,这主要跟中国自己的作为有关,中国对台、香港、新疆、南海,和"一带一路"扩张政策,都触及整个西方世界的利益,在人权问题上的种种表现都刺激了整个西方世界的敏感神经,使得批评的声音都起来了。尽管北京通过强硬手段控制,让新冠疫情缓和,经济表现一枝独秀,但这可能只是暂时,将来整个西方经济回暖之后,如何对待中国,拜登上任后如何对待中国,西方对中国的战略未来可能会让北京处于极大的被动局面,于是北京接受了欧盟许多要求,做了许多重要让步,能落实多少还要观察,如果要拿中国入世没有兑现承诺,说北京这次一定不会兑现承诺,可能话说得早,历史是变化的,西方人吃亏之后不会永远吃亏,欧盟会盯上你,当然以北京政权的性质到底能落实多少,有怀疑很正常,北京一定是想方设法赖帐,但是西方社会以前浪漫幼稚的做法可能一去不复返,欧洲人不会那么傻。面对当前的整个国际局势,北京一定要想办法突围,北京要保持一定的国际市场,如果把欧洲弄丢,那整个中国面对发达国家市场的来源会断掉,所以北京无论如何要维持跟日本和跟欧盟的基本关系,北京要做战略性收缩和退让来换取欧盟的贸易协定,成为逻辑上的必然。

张伦指出从欧盟的逻辑来说,欧洲这些年希望整合、更上台阶,在国际事务中更有独立性。一方面因为二战后,欧洲一直跟随着美国,但是这过程中,欧洲的自尊和利益也受损,特别是特朗普的政策让欧洲自尊利益受损到极致。他举例特朗普在去年春天因为疫情决定禁止欧洲航班时,并没有事先通知欧盟,让欧盟非常反感。加上特朗普也跟欧洲打贸易战,撤出驻德美军得罪德国,这都不是对待盟友的方式,这些都伤害了欧洲人,所以欧洲人在寻求自主的方面,不可能没有表现,欧盟这时达成中欧协定有它的逻辑。而且,欧洲与中国除非彻底脱钩,否则签这种协议的必要性就存在。

张伦还指出欧洲企业在中国的地位有时还不如美国企业的地位,欧洲当然不愿意做小媳妇儿、二等公民。此外,德国从中国赚了很多钱,从默克尔的利益出发,也希望拓展中国市场。欧盟和中国基于这些共同利益,达成协定。


欧洲与中国达成中欧投资协定,遭批评对中国侵害人权视而不见。(法新社)
欧洲与中国达成中欧投资协定,遭批评对中国侵害人权视而不见。(法新社)

美国当然不希望这种局面出现,但是张伦指出,这是特朗普留下的负面遗产。不过,这份协定还没有十分确定,在欧洲议会是否可能翻船,以往欧洲议会否决协定的例子不多,但今后会不会有,很难说,欧洲议会对中鹰派的声音很强,这协议是否能如期真正落实仍有变数。

张伦指出,特朗普对中国打贸易战有其正面意义,因为以传统的方式,无法阻止中国不兑现诺言、又搜括资源向外扩张,威胁美国利益,特朗普的贡献是把问题都掀开了,但能不能达到效果是另一问题,在大国博弈中,仅靠程咬金三板斧是行不通的。

张伦强调美国需要有整体大战略,要持续、要宏观,又要细致操作的战略,才可能达到美国想要的结果。否则没处理好,可能这边赢,那边输掉。希望拜登上台后的整体策略更加完整周详精细,怎么处理对中关系,如何重新做好世界老大,做好民主国家的灯塔堡垒,拜登政府需要重新考虑。美国能如何对中共政权施压,在于美国自身如何在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发挥作用,如果做不好,就只能等着中共攻城略地、扩张势力,美国也要检讨。

张伦: 欧洲在人权议题上会对中持续施压

张伦认为中欧签的投资协定可能就是经贸问题,欧洲在人权上不会放松对中批评施压,欧洲对中将采政经分离,中方希望用经贸当成润滑剂,但除非民主人权不再是欧洲人的价值根本,否则中欧之间对于人权民主的价值歧异的这种紧张会持续下去,这也是欧洲人要显示自己独立自主的另一面。欧盟内部也敦促成员国尊重人权,不可能对中国不讲人权。不过,欧洲确实需要警醒,欧洲与中国遥远,利益冲突并不直接,民主破坏还没有显现,不像美国直接面对太平洋,中国也在美国下了大力气,收买各种人才和机构,美国感受中国的威胁更直接,欧洲因为遥远,使一部分人持绥靖态度。

张伦说,对中国的经贸问题,美国也在谈,若反过来要求欧洲不能跟中国谈经贸并不合适。九月中欧峰会时,欧盟已给中方下了最后通牒,意思是年底如果不签就再说了,中共政权在面对重大危机,总能想方设法求生存,在重大问题上做调整。在美欧关系方面,张伦相信欧洲会修补对美关系,在拜登上台后和美国保持合作。


德国总理默克尔主导推动达成中欧投资协定,学者认为欧洲在人权上不会放松对中国施压。(法新社)
德国总理默克尔主导推动达成中欧投资协定,学者认为欧洲在人权上不会放松对中国施压。(法新社)

美欧在军事方面仍有合作利基

台湾淡江大学欧洲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卓忠宏认为,欧盟有现实面和道德面,经济情况好的时候理想性比较高,欧盟以前对中东、拉美国 家在敦促人权议题方面做得很好,但面对中俄这样的大国,效果不明显。不过中欧投资协定当中,中国做出遵守国际劳工规范、改善劳工权益的承诺,是非常大的让步。

然而未来拜登上台有没有办法恢复与盟邦的信任,有待观察。卓忠宏说以前美国透过英国在欧盟投反对票去制肘欧盟,现在英国脱欧,美国未来在欧洲的影响会愈来愈小。从经贸角度看,欧盟可以走自己的路,不必管美国。但欧洲一大弱点是欧洲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对比美国的亚太政策是建立在美国军事的硬实力上去围堵中国,欧洲只能仰赖贸易,没有军事力量。所以,在军事方面,美国和欧盟仍有合作利基。

中国若不落实 就是另一个政治谈判的开始

台湾的欧盟中心执行长郑家庆则表示,欧洲不认为与中国达成中欧投资协定是围堵中国的破口,欧盟认为它是务实解决中国不公平竞争或不遵守国际协定的努力。欧美对中国的政策向来很不一样,例如在非政府组织NGO的拓展上,美国认为若没办法作主,宁可不进入中国,欧洲的方式是通过遵守中国当地法规,去接触当地人民,务实解决人民困难,欧洲对中经常采合作的方式。美欧对中政策在手段上本来就有差异,但目的是一样的,都是希望平衡贸易,让美欧企业得到更公平的对待,保护资产,保护劳工权利。

郑家庆说,协定是双方角力的初步成果,重点要看中国能实际落实多少。如果不能落实,证明欧洲的做法失败,也将使欧洲不得不放弃务实做法。这份协定一定是对中欧双赢才有可能达成,达成协定只是欧盟开始跟中国正向交往的入门,如何落实才是重点。如果落实过程中无法达成期待,欧盟一定会提出再协商,并不是说达成协定就不再谈,这是欧盟的强项,只要你签了,有合约内容,欧盟对协定及后续协商有完整追踪体系。如果中国没有落实,就是另一个政治谈判的开始,欧盟确实也想利用这个契机让中国做出承诺,这是过去中国未曾做出的承诺。从欧盟角度来看,要中国做出这样的承诺已不容易。

郑家庆说,欧盟过去是通过领导人发言对中国做道德性劝说,如今的中欧协定是明文协定,有法定效应,如果你连这样的法律承诺都不能遵守,你这国家就完全没有信用。这是欧盟与中国的双边协议,双边协议通常没有惩罚条款,最大的惩罚就是终止。你当然可以不相信它,认为中国没有改变的可能性。"如果你相信他,哪怕他轻描淡写,你也相信。但如果你不相信他,哪怕他发毒誓,你也不相信。这是信任的问题,你到底信不信任你的签署国?"


撰稿 陈美华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