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7日星期四

博明是个“好同志”——说说博明昨天的演讲

作者:斯韧 张月如 /《中美印象》美中关系快报第39期
一、会议的日子选的有趣。5月4日,美国佛吉尼亚大学主办了一场在线中美关系论坛,主旨发言嘉宾是现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副手博明。办会人显然挑选了对中国人民、中国的党和“两个百年梦”都极为重要的日子:5月4日。今年是五四运动101周年。如果你知道办会人之一是何汉理(Harry Harding),你就不会为会议日期的象征性意义感到吃惊了。【延伸阅读:一、博明–“对华冷战的设计师”二、特朗普对华态度为何突然转变?揭秘白宫幕后推手,曾在中国担任7年记者
博明(Matthew Pottinger)

二、博明演讲自然不是他自己的事。不知道能不能说博明是美国政府的副部级干部,这样一个级别的官员出来演讲,不仅出场本身要获得批准,讲稿也要经过审查和批准。美国官员有通过在大学、智库和非政府组织演讲提出新政策的传统。比如,2005年,时任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佐利克在美中全国委员会演讲时提出了中美是“利益攸关方”(stakeholders)的概念。除了博明做了主旨演讲,博明的夫人Yen Pottinger也是会议的发言人。Yen是药理学博士,曾在美国CDC艾滋和肺结核部门工作,她发言的题目是中美在抗疫期间如何合作(prospects for Sino-U.S. cooperation on COVID-19 and future pandemics)。能说这是美国政府向中国传递一个正能量的信号吗?
三、博明的演讲居然是用中文。这应该时最近历史上第一位用中文发表演讲的美国高级官员。根据何汉理夫人、UVA访问教授Shirley Lin介绍,博明事先录制了自己的中文演讲,有英文字幕。白宫网站随后就发布了演讲的英文稿。博明在中国做过7年记者(1998-2005),在回答问题时他说,那是激动人心的岁月,中国正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突飞猛进。他2005年离开中国去了阿富汗,至今已经15年。显然,这15年他没有放弃中文。是不是可以说,博明深深地爱着中文和中国文化?
四、博明对中国近代史“如数家珍”。在长达近20分钟的演讲中,他在谈到巴黎和会、五四运动和其他中国近代史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时出口成章。换句话说,在美国政府里,没有比博明更了解中华民族要血洗屈辱、腾飞世界的动机和起源了。
五、博明时时刻刻不忘指出美国与中国的特殊关系。他在演讲中说,巴黎和会对中国是一个灾难,但是美国在1921年的海军会议上迫使日本将胶东半岛归还了中国。他还说,胡适和张彭春这两位分别对中国的现代化和外交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都是庚子赔款学者,在美国获得了高等学位后返回中国为民族复兴鞠躬尽瘁的中华精英。
六、博明承认中国对人权概念的提出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博明在演讲中提到张彭春。他说,张彭春是五四时期南开新剧团的灵魂人物。他曾把《花木兰》和梅兰芳介绍到西方。但张彭春对五四精神最大的贡献是他1947年在担任中华民国的外交官时参与了《世界人权宣言》的制定。1947年初,联合国决定设立人权委员会,负责起草一份对于全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权标准。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遗孀埃莉诺•罗斯福被选为委员会主席,张彭春被选为唯一的副主席。博明在演讲中援引美国知名记者潘文(John Pomfret)的话说,张彭春“把西方的个人主义和中国的集体主义结合起来”, “促成了一份所有国家适用的普世宣言”。
七、博明骨子里还是个“接触派”(believer in engagement policy)。选择在五四演讲,谈五四精神,谈中国的平民主义(populism),都表明虽然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放弃了按照他们的愿望改造中国的愿望,并认为“围堵”(containment)是更好的对华政策,博明在回答提问时提到的观点是,我们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中国,但中国不会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文明,文明冲突论和文化冲突论是站不住脚的。
八、博明在演讲中也有露怯。他试图把中国的五四运动、特朗普的当选和英国的脱欧都看成是平民主义崛起的结果,是平民对精英说不的后果。博明认为,正是这种 “不关注左和右,只关注上与下”、让“少数人需要得到多数人的同意”的“平民主义” 推动了 2015年的英国脱欧, 2016特朗普总统的胜选,以及托马斯·杰斐逊在1776年参与签署独立宣言。他说,类似的想法也体现在“五四精神”中。他说:“胡适的白话文难道不是针对自觉了不起的贵族吗? 难度不是对传统权力结构的挑战吗? 不是要在中国建立‘民为重’的政府,而不是‘打江山坐江山’吗?”一位看了博明演讲的美籍华人学者说,“博明开始讲得还不错,中文和历史修养难得。 但最后结论部分就开始有些逻辑混乱。他应该知道美国的立国之本是精英主义, 而不是平民主义。就连共和代议制的选举民主在美国当初的宪法里都没有得到保障,仅仅是民选众议院, 而不包括参议院和总统。川普的“美国第一”及贸易保护主义绝对是地道的美利坚民族主义。 所以他主张的少一些民族主义, 多一些平民主义也是有些华而不实, 背离了其老祖宗的教诲。”
九、博明是官员,不是学者。在提问单元,博明在回答问题时谨小慎微,因为学者的问题很尖锐,而他回答不好有可能让听众误解美国的政策或贬低特朗普总统的英明,因此常常欲言又止。
十、博明说了一句语惊四座的话。博明演讲之后进入提问阶段,其中一个问题是,美国现在对中国要问责和索赔,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中国履行她签署的第一阶段的贸易谈判协议的条款。博明说,美国不考虑因新冠疫情对中国采取“惩罚性措施”。“特朗普总统正在做的是继续执行他已经在执行的政策,即与中国建立对等(reciprocal)和公正的关系。不再是因为希望中国实现自由化,而允许他们利用我们的关系。”这个答复与5月4日晚美国主流媒体报道的特朗普政府正在紧锣密鼓地敲定如何因新冠病毒惩罚中国的事宜大相径庭。难道博明知道媒体不过是在炒作,特朗普周末在视频竞选活动中对中国的批评也只是放烟雾弹,美国当下对华的既定方针是:美国不考虑因新冠疫情对中国采取“惩罚性措施”(punitive measures)?
在观看和学习博明的中文演讲之后,我们感觉博明总体来说是个“好同志”,希望央视等能本着治病救人的精神,“手下留情”,不要把他与蓬佩奥和班农等同看待。
博明其人其事
《华盛顿邮报》根据多位知情人士称,2017年加入特朗普政府负责亚洲事务的博明是改变目前对华政策的一个关键性人物。在去年秋天的一次采访中,曾担任特朗普第二任国家安全顾问的麦克马斯特(H.R. McMaster)称博明“是自冷战以来美国外交政策发生最大变化的关键,即采用对中国竞争性的手段”。
现年46岁的博明毕业于麻省大学,曾经在1998年到2004年间在中国担任过路透社和《华尔街日报》的驻华记者。之后,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过五年,曾经一次被派遣到伊拉克,两次被派遣到阿富汗。在他第二次阿富汗之行的时候,遇到了美国陆军将军迈克尔·弗林(Michael T. Flynn)。两人共同撰写了一份有关阿富汗情报建设方面的报告,这份报告于2010年1月通过新美国安全中心发布,题目为《修复英特网:让阿富汗在情报工作方面有所作为的蓝图》。
弗林后来成为特朗普政府的第一任国家安全顾问。他把当时正在纽约私营部门工作的博明带进了白宫工作。在特朗普正式就任之后二十多天,弗林就深陷撒谎和通俄门等丑闻被迫辞职。但是博明继续在白宫留下来。
经过海军陆战队磨练的博明,最大的优势就是服从上级,不会想着法子让自己的点子胜出。这种作风让他在走马观花式频繁换人的特朗普政府里能够“稳坐钓鱼台”。
换了新老板的博明在第二任国安顾问博尔顿手下仍旧做得有声有色。到了现任国安顾问奥布莱恩手下,博明被提拔为他的副手——副国家安全顾问。
在这个过程中,博明也受到了特朗普总统的注意,从一位去年他还不知道的“小官员”,一跃成为左右对华政策的关键性人物。
据《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博明是第一个提出今年1月底实行的限飞令的人;他也是今年3月美国国务院大幅削减在美中国记者的策划人;他还是最近冻结美国向世卫组织提供资金方案的提出人。
在幕后,博明还敦促美国情报机构调查新冠病毒来源于武汉“实验室”。
在新冠病毒没有爆发之前,博明推动特朗普政府将华为列入美国商务部的实体名单,这使华为在美开展业务非常困难。
很多美国报道认为,博明之所以对华如此强硬的原因是他在中国做记者的时候和中国国家安全部门执法人员的一次肢体冲突以及其他不愉快的报道经历。据博明本人的观点,他的这些对华脱钩的举动只不过是在应对中国最先执行的脱钩政策,比如防火墙之类的政策。
来源:中美印象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