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0日星期一

王康:來路與去向·懷念大學三先生

       大學四年,上蒼賜予的機緣,系統地讀書、思考,結交賢達之士,這便是我走進西師大門的目的。
         進大學不到一個月,我就發現了一種強烈的反差。
         1949年以後,尤其是1957、1966年以後培養的"知識分子",大都狹隘、僵化,談不上什麼學問。他們的講課,從板書到用語,從眼神到手勢,都很乏味。有幾位前"工農兵學員"還停留在病句別字階段。這些"中年知識分子"更談不上什麼操守、道德、魅力,其中不少是"反右運動"、"文革"及其他政治運動的打手或積極分子。這是潮流使然,時代的造次。
        幸有"舊中國"、"舊社會"過來的幾位老先生尚在,他們幾乎全都領受過文化專制和政治迫害的漫長苦難,卻奇蹟般地葆有中國知識人獨有的古道熱腸,他們的國學根底和西學造詣,令我折服。
     
       曹慕樊先生號遲庵,曾師從熊十力、梁漱溟。從孔(丘)、孟(軻)到耶酥基督,從老(聃)、莊(週)到釋迦佛陀,從《詩經》、《楚辭》到唐詩、宋詞,從《春秋》、《史記》到《昭明文選》、《資治通鑑》,從關漢卿到莎士比亞、從曹雪芹到托爾斯泰,從顧(炎武)、黃(宗羲)、王(船山)到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再到王(國維)、陳(寅恪)、錢(鍾書),曹先生都早已自存胸臆,能信手拈來。他為我們開講"杜詩選修"時,已年逾古稀。
        "學術之宮,千門萬戶,但總得經由一門進入。唯有深入學習一大家,大開眼界,大拓心靈,然後才可以到達四通八達之境……"(曹慕樊:《杜詩選讀·小序》,1980年6月)曹師講授,可以他最心儀的莊周和杜甫"汪洋恣肆"、"沉鬱頓挫"形容,是極凝煉的詩章,透人心脾的精神逡行;廣大精微,勝境迭現;或哀音促情至性動人,或悲天憫人而不礙樂天知命,或憤嫉長嘆而終悲嘆复讚歎,或屏息閉目,俯仰之間,天德流行……。 
        曹先生又諳熟西洋思想史,尤對黑格爾、康德頗有心得。對郭爾凱戈爾、克羅齊、胡塞爾、羅素、維特根斯坦輩也不陌生。 
        1957年曹先生因言獲罪,在一次批鬥會上威武不屈,直面邪惡,竟遭皮帶面擊,左眼幾近失明。曹先生數百萬字學術著作,便是在雙目微明中寫就的。
        "文革"中,吳宓往中文系請求退還存款未果,曹先生路遇流淚而返的吳宓,當下便以同樣的"牛鬼"之身,面見中文系負責人,仗義執言,懾服群小,竟為吳宓索回全部存款4500元。
       1980、1981年兩度秋冬,曹先生曾陪我往數十位前"右派"處,搜尋那段歷史。他那拄杖緩步,瘦削的身影,沉潛的緘默,深長的嘆息,永在目前。
        曹先生付梓刊印的著述甚少,名山之作卻宏富驚人。他曾將梁漱溟晚年所撰《人生與人心》原稿示我,又將辨析中西文化遇合之《砧木喻》交我細讀。其引據之廣,識見之深,至今罕見。曹先生弟子鄧小軍,曾在《儒家思想與民主思想的邏輯結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年8月第1版)的後記中寫道:"遲師一生學行,壁立千仞,不愧為中國文化托命之人",並有《哭遲師》七律一首,茲再引於此

      儒者昂頭天地外,胸中日月與春風;
      直言讜論同溟老,俠骨柔腸感宓翁。
      傳付壁書宛如昨,再聞絕學已成空。
      重深欲度今無路,此恨綿綿何有終!

        譚優學先生早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後遭政治迫害多年,晚年才得以重返教壇,講授古文。譚師每堂課都是全副精神,全副性情,嬉笑怒罵,所寄深廣,經常令學子或一片哽咽,或滿室唏噓,或哄堂大笑。
         譚先生還我行我素,不顧嘰嘲、反對,堅持所有學生每學期必須熟背古文二十篇。春夏秋冬,或皓月當空,或暮色如墨,二百餘名學生逐一登上譚先生的"夫子堂",接受嚴格檢驗。先生閉目凝神,吞雲吐霧,慈祥萬種。但只要背誦有誤或偶有中斷,老先生立即圓睜雙眼,白髮抖動,一點馬虎不得。畢業20週年聚會上,所有同學都領會到譚先生當年的苦心孤詣。可以毫不誇張地宣稱,在中國全部考試中,西南師範學院中文系譚優學教授私塾先生式的"面誦",肯定是最嚴格最公正的一次。
        感謝譚先生,讓從小只知踐踏古人、誹謗傳統的我們這一代,對前賢往哲多了幾分敬意,幾十年蔓延浮囂的現代狂妄有所收斂。

        秦效侃先生幼承庭訓,轉移多師,與曹、譚二師一樣,數十年徜徉於中國文化精神世界。他的教學,可謂金聲玉振,每堂課都是一次融匯性靈、才情、學識和睿智的藝術創作。秦師幾十年臨池不輟,碑、篆及晉唐以降諸法貼,皆造詣精深,他那飄逸峻峭的板書,松壑壁立,滿壁煙雲,每臨課終,秦師返身去後,學子們都要駐足欣賞,流連低迴,不忍遽拭。

        曹、譚、秦諸先生平日皆愉愉如,坦蕩盪,一片純摯性情,所有學子前往拜訪,無人不有"如坐春風"之慨。誰能想到,一代道德文章楷模,老先生們無人不有不堪回首之往事。茲將秦師《未花集·煉獄》七律二首恭錄於此,後人可見當年之無道無仁無義無情,亦可見現代士大夫浩然正氣之一斑:

                        煉 獄/ 有序

        1968年夏曆4月尾,餘於役田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與聞他事。本少親故,更鮮接觸。詎料突遭扳誣,為造反派逮去,係於其所謂"五一八野戰部隊"私設秘密牢獄之中。凡轉移他處皆在夜半,懼為人知也。半年內與家中音訊斷絕,謠傳餘已不在人世矣。至於身經目睹之酷刑慘事,有不敢言不忍言者,信乎"史無前例"也!詩二首,皆當日獄中吟成,不復計工拙及韻,今憶錄未更一字,以存故實。

                        午夜"轉移"

                        月黑風高到酉溪,
                        如磐夜氣不聞雞。
                        彌天大罪難尋死,
                        遍體鱗傷苦忍飢。
                        憐爾文章魂侘傺,
                        憫吾妻孥夢依稀。
                        悠悠四月音塵絕,
                        弱骨單寒只敝衣。 

                            獄中生日

                        生不易兮死太難,
                        因風墮溷豈非天!
                        妻兒惴惴勞懸望,
                        日月依依費省參;
                         亦有酒漿傾北斗,
                        可無詩賦草南冠?
                        深宵起坐頻呵壁,
                        七氣憑陵一寸丹。

         曹師於1993年以八十四高齡仙逝,譚師於2007年以八十八長壽辭世,秦師也至耄耋之年。中國老先生們曾經遭遇的那份遠甚屈原―司馬遷們的苦難,那份從孔子以來未曾改易的聖賢氣象,那份君子情懷,志士風骨,書生本色,其中無量數的顛沛、磨難、苦情、隱痛、寂寥、蒼茫,無盡藏的堅忍、困守、撐持、超絕、曠達、懸望,我們只能永遠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而心嚮往之"。

 2020年1月20日
庚子 臘月二十六  大寒
於美國休士頓寄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