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8日星期三

未普:脱钩、冷战还是热战?——2019美中大辩论

未普:脱钩、冷战还是热战?——2019美中大辩论

2019-12-18

2019年,美中两国最火的政治辞汇,恐怕非「脱钩」莫属。在这一年,美中脱钩及其相关的冷战问题,在两国的政商学界掀起了从未有过的大辩论。

前不久,美国副总统彭斯在讲话中表明了美国政府对中国崛起的态度,他说,美国不打算遏制中国的发展,不寻求与中国脱钩,不与中国搞对抗。彭斯的这番讲话受到外界的质疑,认为美国在寻求不是脱钩的脱钩。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批评美国人的脱钩主张说,美国与中国脱钩就是与机遇脱钩,与未来脱钩,与世界脱钩,这既不理智,也不现实。某北大长江学者则直截了当地表白,中国不愿意脱钩,中国也不能脱钩。

无论美国是否承认,中国是否愿意,美中脱钩已是现在进行时。滑稽的是,中国政府在指责美国搞脱钩的同时,自己也在搞与美国的脱钩。根据美国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David Shambaugh)的研究,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几个实质性脱钩举措,譬如,在官方和非官方交流方面,三年前,美中两国政府间的对话项目有近百个之多,而今天保留下来的只有少数几个;非政府组织的所谓「第二轨道」对话,其数量和实质内容也大不如前。

类似的脱钩案例在学术交流、军事、科技等方面均有发生,人们因此担心美中会进入「新冷战」阶段。其实,美中新冷战也是现在进行时。2007年曾提出「中美共同体」(Chimerica)的哈佛学者佛格森(Niall Ferguson)于9月份提出新的观点,他认为,美中之间的第二次冷战已经在特朗普总统的任期内开始,将比特朗普任期持续更长的时间。前国务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在11月分访问中国时指出,中美关系处于「冷战的山脚」。

几乎可以肯定地是,在2019年,脱钩和冷战已经不再是两国鹰派和极端分子的口头主张,也不再是温和派和「拥抱熊猫派」的焦虑和担忧,而是正在发生的严酷现实。人们在问,发生在这个现实世界里的脱钩和伴随的冷战现象如果失控,会不会转化为两国之间的热战?

这个问题并非杞人忧天,它引发不少政商学界和媒体的担忧。《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罗杰·科恩(Roger Cohen),《金融时报》马丁·沃夫(Martin Wolf)都提出了美中之间能否避免热战的问题。美国商界的重量级人物盖兹(Bill Gates)和索罗斯(George Soros)都担心,中美冷战恐转为热战。不少中国政商学界的人物也担心热战会发生。原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认为,如果美中关系危机不能控制,中美之间是有可能发生战争的。学者金灿荣称,中美有局部热战的危险。

当然,斩钉截铁地说美中不会热战的,在两国也都有代表人物。中国方面有林毅夫,他说,中美既不会热战也不会冷战;美国方面有埃利森(Graham Allison),曾著书美中必有一战的哈佛大学学者埃利森表示,中美之间绝无可能爆发热战,美国不会做出此类「自杀行为」。

其实,美中脱钩的背后,有两大逻辑在主导。一是大国竞争的逻辑。美国的进攻性现实主义者、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认定中国不可能和平崛起,而中国认定美国必遏制中国崛起;美国不可能放弃世界老大的地位,但中国不甘于只当老二。这种霸权之争注定美中会有一战。二是价值观竞争的逻辑,美中竞争是自由民主制和专制独裁制之间的竞争。美国已经放弃了对中国民主转型的幻想,而中国誓言要走一条不同于民主制的专制道路,这注定两国会渐行渐远。美国可能会以第二个逻辑为借口,以第一个逻辑的方式行事。

在这两大逻辑的主导下,美中部分脱钩,势在必行。但如果全面脱钩,必有热战,甚至导致热战升级为世界各国不得不选边的全球大战。两国领导人想必已经意识到,要想避免热战,两国之间不能贸然切断所有关联,经贸关系和外交关系是最后的两道防火墙,尽管这两道墙在战火燃起之际,并非总是管用

——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