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6日星期三

梁兴国:不宜将贸易战异议者斥为“投降派”


中国的官媒如目前这般情绪化地引导社会舆论,将所有持有"妥协"观点者都斥为"投降派",并喊打喊杀,实乃意气用事,为将来中美之间贸易对抗的解决推高成本和制造更多的障碍。

近一段时间以来,中美贸易战对抗激烈,你加关税,我也加关税,你发白皮书指责,我也发声明批评,双方你来我往,对战正酣。在此过程中,中国国内主流官媒不断发文,向国内群众进行贸易战的各种宣传。在中国的舆情管控体制下,这种做法本无多说之处,群众嘛,觉悟低,认识不清,总是需要教育的。
然而,两周前,官媒中权威的《光明日报》、新华社先后发表了二篇文章,《明辨崇美媚美恐美的奇谈怪论》、《让投降论成为过街老鼠》,将面向国内群众的关于中美贸易战的宣传教育,导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文章直指国内存在一批"亲美派""投降派",打好中美贸易战,就要坚决痛批这些来自内部的"敌人"。从这些文章的口吻和逻辑来看,似乎中美贸易战的爆发,应当归咎于这些内部"敌人"的存在;而痛批了这些内部"敌人",外部的贸易战似乎也就容易取得胜利了。
面对贸易战的压力,想办法疏解无可厚非。但若将"枪口"向内,从国内民众中挑选一部分人来作为靶子,将他们视为美国的"代理人""敌人",对他们进行打击,却是一种糟糕的做法。它不仅无助于缓解贸易战给国内人心带来的影响,反而严重削弱社会的团结,徒增紧张的气氛,甚至可能为贸易战后续的解决带来负面效应。
对于中美贸易战,民众有自由思考的权利,应当容忍不同认知的存在。中美贸易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贸冲突,就性质而言,属于公共事务的范畴,而非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私事。既然是公共事务,每个人都有权利去关注它、思考它。
在现代法治社会,思考并不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思考产生认知,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因其思考角度和方式不同,认知也会有所差异,这正是人类世界思想成果丰富多彩的缘由。在有些事务上,认知可能有对错之分,但在很多的时候,尤其在社会性事务上,认知的对错并不那么清晰,只是哪种认知更加有利或者更加可取而已。
具体到中美贸易战,迄今国家并无法律规定民众不许讨论此事,亦未见政府出台不许发表"妥协"言论的政策,"法无禁止即自由",因而讨论就是一种权利,并且应当是自由的,包括"妥协"的言论在内。作为国家级权威官媒,用"投降派"这样饱含恶意的词汇来污名化不同认知者,实际上是在滥用权力,堵塞社会言路,干涉民众思考的自由。
被痛批的"投降派"的观点并未损害国家利益,根本无需权威官媒如此大动肝火。所谓"投降派",只是在中美贸易战问题上,与"主战派"的认知有所不同而已,认为对抗并不能解决冲突,可以适当作些妥协。
人类社会的冲突,只要不诉诸武力,几乎所有的谈判,本质上都需要妥协。因此,被痛批的"投降派"的观点,并未超出人们认知的正常轨道,属于意见的正常表达。
此外,政府作为中美贸易战公共政策的最终决策者,手中握有充足的决策权,没有哪个来自民间的意见或观点可以强迫它听取,因此,即使认为所谓"投降派"的看法不好,也仅是一种看法而已,不听即可。这种看法既未损害他人利益,亦未损害国家利益,政策该怎么定还怎么定,人们该怎么生活还怎么生活,何来"瓦解中国人的抵抗精神"之说?
相反,对于公共政策制定和政府决策而言,存在不同声音未必是坏事,在中美贸易问题上,主张对抗的观点未必就十全十美,而主张妥协的观点未必就没有些许合理之处。古语云"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只有摒弃先入为主的偏执,决策者才能对问题做更深入和更周全的思考,从而使得决策更为科学。
权威官媒对所谓"投降派"的痛批,缺乏基本的事实和逻辑,是一种"政治正确"主导下的情绪化产物。权威官媒公然将自己国民中的一部分人直斥为"投降派",这在中国社会并非一件小事,不同于新闻自由之下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它属于国家的舆论引导,属于政治定性。从实事求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出发,这种定性应当具有事实依据。然而,前述文章除了不停地派发"帽子"和挥舞"棍子"之外,并无多少事实作为支撑。
其中一文写道,"有少数人得了'软骨病',丧失了民族气节,到处鼓吹'中国处于劣势,呼吁众人妥协'的投降论调,混淆视听、扰乱舆情、涣散人心。对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说'不',理直气壮地开展斗争,让'投降论'成为过街老鼠。"文章虽然语气铿锵,然而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看似有力的言辞实际上并不具有充足的说服力。
首先,"到处鼓吹"的说法完全失实。实际上,在中国舆情控制的场景之下,与主流不一致的声音本来就很弱小,加上传播途径的严重受限,受众范围极其狭小,所谓"混淆视听、扰乱舆情、涣散人心"完全是夸大其词。
此外,在谈判中主张妥协即可被斥为"丧失了民族气节",按照这种逻辑,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在邓小平领导下,放弃之前的"冷战"对抗思维,同西方国家在很多方面达成妥协,难道这些都是"丧失了民族气节"的行为?
阅读这些言辞汹汹、斗争意味浓厚的文章,瞬间令人产生穿越之感,恍惚间又回到了那个因言获罪、以文杀人、痛批"阶级敌人"的年代。这种文风的背后,实际上是传统的政治性思维在作怪,每当国家面临外来压力的时候,总是先在内部寻找压力释放的通道,即从内部开刀,拿自己人祭旗。
虽然已经是21世纪,但思维上的路径依赖和"政治正确"之下的情绪宣泄依然在发生作用,所以人们又从官媒上看到了这些似曾相识的文章。然而,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一再提示,这样的做法,不是愚蠢,便是可笑。
国际关系中,没有永久的敌人。国家间的任何对抗都不可能永久地存在下去,中美之间目前的贸易战亦是如此。长久对抗对于中美双方而言都不是一个好的选项,对于世界经济发展也不是一个好的结果。因此,理性来看,目前的对抗虽然激烈,但仍有转寰的可能。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出席俄罗斯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时就曾表达过,中美都不希望贸易战持续下去。只不过这种转寰需要时间、时机和领导人的智慧,以及双方的妥协。中国的官媒如目前这般情绪化地引导社会舆论,将所有持有"妥协"观点者都斥为"投降派",并喊打喊杀,实乃意气用事,为将来中美之间贸易对抗的解决推高成本和制造更多的障碍。
作者是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联合早报2019年6月22日
网友推荐
附:
梁兴国,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人。
学习以及工作经历:
1990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读本科。
1994年大学毕业后到国家司法部司法研究所、司法部研究室工作,前后工作共10年,历任《司法研究》编辑、编辑部负责人、编辑部副主任、理论处副处长。
1999年9月至2002年9月,在职于北京大学法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2004年9月,从司法部辞职,考取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2007年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
2007年7月,到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任教。现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百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