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3日星期六

梁辛:从华国锋的逝世报道 看中共喉舌的宣传手法

中文汉语的表述方式,是全球语言文字中最丰富多彩的。比如对死亡的表述,就有多种多样:故去、逝世、病卒、归西、归天、驾返瑶池、一命呜呼、寿终正寝,等等。从用语中不仅显示丧事规格,而且寓意褒贬,起着舆论导向作用。上世纪五十年代斯大林逝世,举世轰动,中共隆重举哀,如丧考妣;而香港报纸却有的大字标题为:史太林中风暴卒。显属不敬,盖因立场不同使然。苏联赫鲁晓夫去世时,中国的报道也称赫鲁晓夫暴卒”!表现幸灾乐祸,解恨。及至四人帮的最后一名姚文元去世时,报纸登姚文元病亡”,温和得多了。记得蒋介石在台湾去世时,大陆报刊直称:“蒋介石死了”!不温不火,有点终于盼到这一天的味道。其实,无论怎么称呼,死者已经逝去,褒贬任凭人说。丧事规格也不等于盖棺论定,因为历史是人民写的。康生、谢富治是在文革时期死的,虽然丧事规格极高,最终还难免遗臭万年!刘少奇当时死无葬身之地,后来还不是给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看来,讲规格,玩文字游戏,不过是“自我感觉良好”而已。

对华国锋病逝的报道,中共喉舌新华社只发了89个字(包括标点符号)简单得不能再减的消息,而且放在报纸头版的最下角位置,可谓处心积虑矣。报道中不提他得的什么病,也不讲就医过程和生平简历,仅称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含糊其辞,吞吞吐吐,欲隐又现,欲盖弥彰,叫读者猜不透你是褒还是贬?

倒是中新社的当天电讯稿拾遗补缺,按照新闻要素如实报道了以下内容:

一九二一年出生的华国锋是山西交城人,十七岁时投身抗日敌后游击战争,加入中共。曾在家乡一代担任县委书记。一九四九年他随解放军南下后长期在湖南湘潭主政,历任县委书记,地委书记,直至升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华国锋调任中央。中共十大后进入政治局,四届全国人大会议上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多事之秋的一九七六年,在周恩来去世后出任代总理,后由毛泽东提议任总理、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

毛泽东去世后,面对国家严重危机,当年十月他和叶剑英等人对“四人帮”采取断然措施,结束了“文革”后期的混乱局面。随后他接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八十年代初,华国锋淡出政坛,卸任要职,但仍连续四届被选为中央委员。二十多年来他深居简出,偶到乡村走访。每逢毛泽东的诞辰和忌日,他总是和家人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去年十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上,作为特邀代表在主席台上就座。

应该说,这段叙述还是很客观的,概括了华氏的一生主要经历,隐去了他的“凡是派”的劣迹和后来对改革开放的不满。这也算是为尊者讳”吧!上述华国锋的经历中,没有提到他在19788以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的身份正式访问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伊朗等国的外事活动,对后来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所起的积极作用。

尽管如此,在中新社电讯发出后,笔者次日登陆“中新网”搜索该消息时,却毫无踪迹,令人不解。这倒起了欲盖弥彰作用。好在电讯已发,《中国新闻》821日版上白纸黑字已有登载。其实,中新社的补充报道,恰好从正面澄清近时海外热传的关于华国锋是毛的儿子”,以及他已经“退党”之说。难道说错了么?

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知晓中共还有过一位华国锋主席,仅知道三代领导人——毛、邓、江核心;至于当过一把手的华、胡、赵,则一律被从历史上抹掉。这比日本修改教科书还厉害。至于把华国锋同志安排在十七大上露面,不过是一种姿态,以示我党尊重老一辈革命家,而已!人们能看到的却是华国锋在大会场打瞌睡的照片。当局究竟是尊敬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呢,还是有意出他的洋相?欺人自欺,掩耳盗铃,这就是中共喉舌一贯奉行的拙劣手法。

2008/8/22 北京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