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9日星期一

昝爱宗:争反对的自由——纪念包遵信先生

(一)

包遵信先生的大名,是出现在18年前北京"六四"天安门事件的历史档案上,那时的他凭着自由思想者的良心和一腔爱国热情,反专制,反独裁,为民主自由而竭力呐喊。
我们熟悉的一个镜头是:1989年5月13日晚,严家其、苏绍智、包遵信等知名学者在北京大学贴出《我们再也不能沉默了》的大字报,呼吁知识分子参加他们发起的声援学生绝食的大游行。5月14日,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严家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包遵信、《光明日报》记者戴晴、原群众出版社社长于浩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李泽厚、北京广播学院讲师苏晓康、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技大学
教授温元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刘再复等12名知识分子发出了《我们对今天局势的紧急呼吁》,声援这场爱国民主运动,要求宣布非法的学生组织为合法,并表示他们也将参加绝食。这个呼吁,由《光明日报》公开发表,在中央电视台公开播出。5月17日,包遵信、严家其等学者公开发表了声明《5·17宣言》,提出结束专制下的"老人政治"……
直到今天,这样的呐喊和呼吁都不过时,而且还没有完成历史使命。
我们痛苦地看到,一党专制仍在继续,专制文化仍然盛行……只可惜,不少当年热血沸腾的当事人,已有人抱憾离开这个世界,还有人流亡海外,白发苍苍,至今不得归。
2007年10月28日在北京因病逝世的包遵信先生,正是这个争民主、反专制伟大队伍的杰出一员,当年却被称为所谓"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头面人物"。

(二)

想起约三年前的一个夜晚,北京的冬天感觉很冷,我们多位朋友在北四环外一家火锅店吃火锅,我第一次见到久仰的安徽籍著名思想家包遵信先生,在场的还有令后辈尊敬的刘晓波先生、张祖桦先生,以及多年老朋友余杰和王光泽等。
那时的包先生言语不多,看上去有些年迈了。听余世存先生说,他有一段时间身体不好,患上疾病后遇到了求治等方面的难题,所幸有北京许多朋友帮助,使他度过了那个难关。
可这次的难关就难以度过了,不久前他再次生病,是突发脑溢血,老先生没有挺过去,不幸离我们远去了。

(三)

包先生是今天三四十岁左右青年人敬重的思想家,是八十年代自由思想的启蒙者,他领衔主编和金观涛、唐若昕、严家其、丁学良、王岐山、秦晓鹰、萧功秦、梁晓燕、董秀玉、戴士和等学者组成的编委于1983-1988年期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推出了一套《走向未来》丛书,当年发行量很大,二十多年后在今天的孔夫子旧书网(www.kongfz.com)上还可以买到其中的散本。这套丛书包括[德]马克斯.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金观涛著《在历史的表象背后》、邓正来编著《昨天 今天 明天》、陈越光和陈小雅著《摇篮与墓地》、茅于轼著《择优分配原理》、杨君昌编著《凯恩斯革命》、王小强和白南风著《富饶的贫困》、萧功秦著《儒家文化的困境》、王逸舟著《波兰危机》、怀效锋著《四朝政治风云》、韦政通著《伦理思想的突破》、张五常著《卖桔者言》、何清涟著《人口,中国的悬剑》等等。这一套书被称为是继"五四"之后第二次为中国知识界"启蒙"行动,他们以1789年法兰西大革命前反对天主教教会和王政,制造反叛舆论的"百科全书"为楷模,发起所谓"新启蒙"运动。《走向未来丛书》和甘阳主编的《文化:中国与世界》,以及华夏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文库》,被很多人认为是八十年代思想学术界的"三大丛书"。

(四)

1989年"六四"天安门事件之前,北京部分高校学生继续绝食,包先生作为中国知识界领军人士亲自赶到天安门广场声援,呐喊,呼吁,其勇气是何等的大啊,其德其行,后人只有望尘莫及的份儿
1989年5月13日开始的天安门广场绝食请愿活动,到了5月15日第三天,已有上千名学生在天安门广场参加绝食,周围聚集着很多围观的人。广场上有百余人晕倒。15日,在形势和舆论压力下,李铁映、阎明复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全国政协礼堂同部分大学生进行了不完全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有关负责人只是反复劝说学生不要搞绝食请愿活动,由于没有结果,对话未能奏效。这一天,学者和作家严家其、包遵信、柯云路、王鲁湘等走在游行队伍前面,携有"中国知识界"大字的横幅,当时包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一些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60单位的教授、讲师、研究人员,也有博士、硕士和职工,总共约有数万人。他们举起的横幅上书写着:"声援学生,促进改革"以及"公正评价"等等,他们行进中不断高喊"学生爱国,我爱学生"等口号。如今,这些可贵的镜头被封杀在中共的秘密档案内,六四不平反,这些历史档案都不能见到天日。

(五)

包遵信先生曾说过,不对传统文化作一个清算,现代化是难以进行的。实际上,他通过自身行动对中国的专制文化作一个思想的清算,以期后人能够尽快进入真正的现代化。
可是,先生出身未捷身先逝,中国特色的专制文化还在苟延残喘,腐而不朽的"后清"还很威猛……或许全世界也只有在中国才是这样,争自由的人往往为自由而耗费尽最后的生命,为反专制文化而牺牲自己,到最后,自由和现代化之路仍很漫长……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中国青年,我认为我们一代人,应该继续高举反专制的大旗,继续为民主自由法治而呐喊,身体力行,为早日结束"后清",早日走向共和而不懈努力,不惜牺牲生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