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星期專論20240811
二○二四年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選舉年,有多達七十六個國家舉行投票。今年陸續完成的多場選舉,已經在英國產生左傾的工黨政府,在法國陷入可能共治的僵局,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則取得第三個任期,而主張台灣主權獨立的賴清德雖然當選總統,他領導的民進黨卻在立法院喪失多數席次的優勢。
美國大選結果 將影響台灣
然而,沒有任何一場選舉對全球的影響力超過美國大選。不論美國選民是選擇現任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還是前總統川普擔任下任總統,也不管最後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掌控國會參眾兩院,其結果都將影響世界局勢,包括正面臨中國脅迫壓力與日俱增的台灣。
在當前的地緣政治正在大幅重組,美國的全球主導地位岌岌可危之際,美國正迎向一個世代之中最動見觀瞻的總統選舉。
美國的國內政局攸關和平與戰爭的國際議題。事實上,美國日益加劇的兩極分化,已經在一些重要的外交政策議題上造成黨派分歧。例如,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民主黨人最擔心的是俄羅斯,共和黨人則認為中國才是心腹大患。
將於明年卸任的拜登總統的國家安全團隊,主要是由「自由干涉主義者」(liberal interventionists)組成—基本上就是左翼鷹派—而包括川普在內的許多右派人士,則可被視為不干涉主義者(non-interventionists)。或者,就像他們的批評者所說的,「孤立主義者」(isolationists)。
如果擁有非裔和印度裔雙重種族背景的賀錦麗成為美國首位女總統,她可能會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延續拜登的作法,從而排除美國支持任何停火斡旋的可能性。美國雖然沒有將自己的士兵送上戰場,卻深刻捲入這場逐漸毀滅烏克蘭的戰爭。
相對而言,如果川普重返白宮,他不太可能讓美國繼續介入烏克蘭戰爭,也不太可能支持向烏克蘭提供數百億美元的額外軍事援助。川普選擇俄亥俄州聯邦參議員范斯(J.D. Vance)做為他的競選夥伴,後者曾經在參議院領導反對今年提撥六一○億美元援助烏克蘭,箇中意涵不言而喻。
事實上,川普在二○一七年至二○二一年擔任總統期間的作風,已經凸顯他希望專注於重建美國的實力,對資助戰爭或捲入世界各地的衝突感到厭惡。
二○二○年,川普曾在白宮記者會上發表過一席著名的談話:「五角大廈高層」只想「打仗,討好所有那些製造炸彈、飛機和其他軍備的傑出公司。但是,我們正在擺脫那些沒完沒了的戰爭。」這個說法呼應了前總統艾森豪(Dwight D. Eisenhower)一九六一年對美國「軍事工業複合體」(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的警告。
上個月,川普重申一項承諾,即他若再次當選總統,他將結束「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可怕戰爭」。
川普若上台 對中可能更強硬
不過,川普最近也發表一些與台灣有關的爭議言論,暗示他可能願意讓台灣自生自滅。在接受《彭博商業週刊》訪問時,川普表示:「台灣應該為防禦支付我們費用。你知道,我們和保險公司沒什麼兩樣。台灣沒有給我們任何東西。」同時,他還表示,由於距離遙遠,美國很難防衛這個島嶼,「台灣(距離美國)有九五○○英里遠。距離中國卻只有六十八英里。」
這些言論似乎暗示美國要求台灣支付「保護費」(protection fee),凸顯了川普長期以來在外交事務上採取的交易型手法。然而,在實務層面,如果新的川普政府上台,對中國的態度可能會比拜登團隊更為強硬。
我們不應該忘記,正是川普政府在二○一七年扭轉了美國四十五年來扶植中國經濟崛起的政策。這項發軔於前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的政策,不僅導致中國變得更具侵略性且大肆擴張,還培養出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戰略對手。
如今,川普再次鎖定中國為目標,這或許可以解釋他為何希望美國停止在烏克蘭戰爭上虛耗資源。在他看來,烏克蘭對美國的國家利益並非至關重要。如果川普重返白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不想做的一件事,應該就是在這位新任美國總統任內,下令入侵台灣。
不過,即使賀錦麗在今年十一月的大選中擊敗川普,拜登對中國的溫和立場也未必能夠延續下去。拜登可能會成為歷史上最後一位對北京採取懷柔政策的美國總統。
早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拜登就開始舒緩川普時代對中國施加的壓力。他實際上讓中國擺脫了掩蓋新冠病毒(COVID-19)起源,以及未能履行二○二○年與美國「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承諾的責任。他還撤銷了對與軍方有關聯的中國科技巨擘「華為」創辦人任正非之女孟晚舟的詐欺指控。
自烏克蘭戰爭開打以來,拜登一直試圖透過穩定美國與中國的關係,集中心力遏制俄羅斯。這導致習近平肆無忌憚地擴張勢力,從南中國海、東中國海到香港和喜馬拉雅山,卻完全不必付出任何代價。雖然拜登政府認定中國對穆斯林的大規模監禁,已經構成「種族滅絕」和「危害人類罪」,但美國實施的制裁基本上僅具象徵意義。
阻中侵台 美新政府優先要務
為了推進自己的長期利益,美國需要更加關注在全球崛起且具有侵略性的中國,而不是將資源挹注在遏制已經遭到制裁重創、野心仍然侷限於區域範圍的俄羅斯。因為中國正試圖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頭號強國。
在中國侵略台灣的可能性愈來愈大的此刻,下一屆美國政府將不得不加倍努力,將阻止中國對這個民主島國動用武力列為優先要務。隨著習近平愈來愈敢於冒險,美國必須比以往更著重於嚇阻而非外交,才能避免台灣海峽爆發軍事衝突。
(作者謝蘭尼為新德里智庫「政策研究中心」戰略研究教授,擁有得獎作品《水:亞洲的新戰場》等九本著作。國際新聞中心陳泓達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