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张文宏医生遭遇了自疫情以来的第一次"高档次"被批评,而且是严肃地、系统地在最高官媒上遭遇批评。
批评者是前卫生部长、现任中国卫生经济学会总顾问的高强。虽说卫生部长前加了个"前"字,但那份量依然不轻。
所以,此时的前部长发声,尤其是对已为国人在一年多的抗疫中熟知并尊重的张文宏医生进行猛烈的批评(说是抨击也不为过),引起的轰动效应的确不小。
张文宏医生可不可以被批评?当然可以。只要是人,不管是谁?都可以被批评。吃五谷杂粮的人再了不起,也无法保证不犯错误,因为贡献大、因为受尊敬就"言出真理随",那只是人造神话。
可是怎样批评,为什么批评?的确是需要考究的。
仔细听张文宏医生关于"学会与病毒共存"的言论,仔细拜读前部长的文章,本来的那点喜悦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喜悦从何而来?国民中不少人在评价某个人的时候,往往喜欢要么好要么坏,要么红要么白,要么左要么右,要么群起敬之效尤之,要么群起而攻之。当对张文宏医生一片赞扬之时,能有不同的声音当是好事,这就是喜悦的由来。
但高强(以下同)通篇文字却让我想起那纸片飞舞的红卫兵大字报时代。那种腔调,那种抨击方式太容易让人想起逝去的荒唐而残酷的"十年"了。
高强首先指出张文宏的"与病毒共存"是"将疫情反弹的责任推给病毒变异的观点",迎合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显示统治力和影响力,不顾人民健康安危,盲目接触或放松了对疫情的管控措施,单纯依靠疫苗接种的抗疫模式,追求所谓的'与病毒共存',"的观点。高强还指出:"决定疫情变化趋势的永远是人。人类应对病毒策略正确,再强大的病毒也能战胜"。
高强提出了他的关于人类与病毒的关系的论断:"人类与病毒是什么关系?笔者(高强)认为是'有你无我、你死我活'的关系"。
然后高强气势如虹地写道:"只要我们在'外防输入'方面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坚决'御病毒于国门之外',就一定能够将病毒消灭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这和"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有异曲同工之妙。
把高强的文章与张文宏医生的讲话反复对照比较之后,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判断:首先是高强体现了一位前政府官员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公众健康的关切;其次,是他误读了张文宏医生所说的"学会与病毒共存"的观点。张被前部长扣上了"消极抗疫"和"摔锅"以及"错误导向"的帽子(幸亏疫情的爆发是在这位部长卸任之后)。
其实,张文宏讲到的"与病毒共存"是一个医学哲学观点,是指包括病毒在内的万物共生共存的客观世界,而作为人类要学会智慧地认识病毒与人的关系。这与高强猛烈抨击的"学会与病毒共存"是消极抗疫完全是两回事。
相反,张文宏医生在说这话之前和之后,一直都没有中断过对公众指导,并提出积极防疫抗疫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他也是向公众发出防疫警示最多的医学家之一。
高强的启示之一是:不要把不习惯于喊口号、表决心,但讲科学、讲实话、并为抗疫做实事的人看作是向病毒的投降者。从高强看,似乎作者并没有完整地看待和评判张文宏的观点,抓住"学会与病毒共存"这句话就乱贴政治和道德标签。
作为一位前政府高官,用甩"帽子"到别人头上,贴标签在自己并未真正弄明白的别人观点上,恐怕已经不是妥不妥的问题了。倘若还在其高位,且又是最高主管部门的掌门人,——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再者,高强的观点也很耐人寻味。比如作者在文章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向病毒宣战:"有你无我、你死我活"。听起来很铿锵有力,很政治正确,但却难耐推敲。
普通公众这样说说倒也罢了,可对一位医学卫生部门的"掌门人"可就不一样了。就连我们这些外行都知道这样的定位人与病毒的关系,实在过于简单甚至武断。
至少到目前为止的病毒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人类(当然包括咱们华族)出现在这颗可怜的星球之前,病毒就早已经存活了数十亿年了,而且,将来人类(就地球范围而言)消失之后的许多许多年,病毒还会存在。请相信,这样说并不是主观想象,而是基于科学,更不是向病毒求饶投降,也不是与西方帝国主义沆瀣一气。
这不,德尔塔毒株才登场没几天,德尔塔+、拉姆达(一称"兰姆达")又相继在国外发现(据说已在韩国出现)。
从教育的角度看,高强对张文宏的批判也给了我们重要启示:
1、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领导对公众的教育,千万要教育大家科学、公正、客观看待一切(包括病毒在内)人和事物,千万不要引导大家不讲逻辑、理性、偏激和武断。
2、任何时候,教育者都应该教育和引导受教育者面对病毒对人类侵害时:保持紧迫感而非焦虑感,从而有效抵御病毒,保护人类自己;在疫情中不仅要学会与病毒战斗,也要学会与各种各样病毒共生共存,深化人们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对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思考。我进一步体悟到,科学精神的追求不仅对在校的未成年人多么重要,对成年人同样不可或缺。
——网友推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