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8日星期二

傅志彬:中国能上月球却造不了飞机的谜团

这篇文章其实是上一篇文章《嫦娥吃不到罐头》的延续。
在《嫦娥吃不到罐头》一文中,老傅已经告诉了大家中国工业在基础材料方面非常差劲。大家注意,这不仅仅表现在钢材方面,而是在所有的材料方面。电子芯片就不用说了,前段时间中兴的故事,现在还在发酵的华为孟公主的故事都告诉了我们,那些名头响亮的中国公司没了国际公司的喂料,瞬间死亡,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中国物联网的领军人物告诉过我,中国物联网的最大软肋就是传感器,中国产的质量太差,达不到要求。这传感器的反应速度实在是能救人命。最近一次老傅开车时走神,幸亏车上的感应器感觉到我车的速度与前面的车的距离有问题,发出警报,我才及时刹车避免了撞车。要是这传感器出了问题,或反应迟钝,一场车祸就免不了了,这也是最新福特皮卡顶级配置的福利。就连在纺织业中,高档的布料中也鲜有中国的产品。我在中国家纺百事通中(http://www.jfbst.com)找到了一篇文章《2017全球顶级品牌面料进口大全》,中间列举了58家企业,没有一家中国企业。当然这里说得是进口大全。不过,你去看看时尚界的出品,有哪家在炫耀他们的面料来自中国?中国的纺织品数量很大,但都属于中低端产品。
回到嫦娥号登月问题。很多中国人都很自豪中国能发射那么多卫星,也能建立太空站,现在还能在月球背面降落探测器,那为什么中国就造不出大飞机呢?有人会说,前一段时间中国不是宣传造出了大飞机C919吗?首先呢,老傅建议大家到网上看看C919到底有多少部分是中国产的。除了机壳以外,还有哪些是国产的?就是这样,一晃试飞都过去了一年半,啥消息都没有,估计结果不好。(老傅上网查了一下C919的试飞记录,第一次试飞就出问题,全程不敢收起起落架,怕收不回来)
在《嫦娥吃不到罐头》一文中,我说过中国航天部门会进口很多国外的合格产品用在自己的航天项目上。另一方面,很多产品也是万里挑一,不计成本。最后,还有一个巨大的不同是,火箭这东西,是一次性产品,用过一次就扔(马斯克的SPACE X火箭能回收,让很多中国航天人眼睛珠子掉下来了)所以只要顶十几分钟就行了,粗糙点关系不大。2010年我在青海的金银滩原子城的航天博物馆看到过中国第一代的航天火箭,浑身满是铆钉,做工粗糙,和俄国火箭一模一样。
而飞机却是另一回事。首先,你要有商业价值。这就要有价格考量,不可能像航天火箭那样不计成本。第一不可能全部进口,这样代价太大,真的不如直接采购波音或空客好了。第二,飞机是经常性使用产品,不能用一次就扔,所以对材料的要求就更高。比如中国大飞机C919在试飞时不敢收起起落架就是典型案例。起落架是要放出收起的,所以要用到液压和液压套管,而且要经历平流层零下50多度的严寒考验(大飞机一般要飞到对流层顶端,平流层的下端,以避免气流对飞行的干扰,这个高度的温度在零下57度左右)。大家都知道,钢材看上去很硬,其实也有伸缩性的,即所谓的热胀冷缩。飞机的起落架通过液压油在液压套管里的注入和排出控制起落架的伸出和收回,这就要求液压套管的机械加工精度特别高,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太紧,套管不能伸缩,就不能收放,会出事故。太松,就会漏油,起落架也会失去功能。还要考虑到严寒高温引起的金属收缩,最关键,还要反复使用,能长时间坚持。所以,大飞机的起落架是对金属材料,加工工艺的极大考验。这也是为什么美国能造出航天飞机,能够出了大气层,还能返回大气层正常滑行降落,而苏联的航天回收仓只能用降落伞往大草原上玩屁股蹲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中国能学苏联,学不了美国,原因也在此。C919在试飞时不敢收起起落架,也是怕收回了却放不出来。当然,还有很多其它技术原因,比如钢的强度问题,这里老傅只给大家举例说明而已,不仅仅是一个起落架的原因。最后,飞机制造不可能采用航天火箭那种万里挑一的形式来进行生产,没有一定的合格率,飞机的成本就会非常高,完全没有市场竞争力。
三个原因相加,就形成了中国能上月球,却找不出大飞机的怪事。中国能造小型客机,我20095月在老挝时乘坐过老挝航空公司的航班从老挝北部的琅勃拉邦飞回首都万象,飞机就是西安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的新舟-60,是老挝航空公司在2005年到2007年间引进的。
            下飞机后拍摄新舟-60

虽然这架飞机的心脏-发动机用得是加拿大普惠PW127J涡轮发动机,但由于其他方面的质量原因,少数东南亚国家进口的这个类型的飞机也逐渐停飞。有网友最近在老挝拍到了我曾经乘坐过的新舟-60飞机的现状。 


有资料显示,截至20141月,所有出口的57架新舟-60中至少有26架被弃置。2007年以来,印尼莫巴迪航空共购买了14架新舟-60,但他们在该机造成六起事故后于2013年正式停用该机型。
很显然,从简单的钢材到复杂的飞机,质量控制是成体系的,不是你学习下某某的思想就能抓上去的事。尤其是基础材料方面的研究,需要大量的投入,除了钱财以外,还有时间和人力。
读者要问,咱大中国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怎么就搞不好这些个基础材料呢?
不错,中国的人不少,钱更多,但是(还是但是)要看钱在谁手里,人家舍得舍不得花在基础研究上。
在中国谁最有钱?
毫无疑问,政府,国企。先不谈政府,我们先看看国企为什么不投钱到基础性研究上面去。
中国国企的最大特点是将所有利润高的生意都拿在自己的手上,而且还有垄断的权力。就是别的私人企业不能做。比如石油,比如盐,比如通讯,比如交通,大型的钢铁厂也基本都是国营的,水泥厂也是类似局面,矿产基本也是。有段时间煤矿因为亏本,很多转到了私人手里,后来开始挣钱了,政府又想法设法拿了回去。江西的稀土矿也是这样的局面。
拿到了垄断权力的国营企业根本没有动力通过提高技术,进而提高效率挣更多的钱,这多累啊,哪里有利用垄断权力挣钱快,而且轻松。比如交通部门用银行的钱修路,坐着就能收钱。中石化进口劣质原油,按最好的轻质原油计价;反正炼出来的汽油柴油不愁卖,而且要卖高价,为什么要花钱去提高质量。总之,国企因为躺着就能挣钱,根本没有提高质量动力。
还有一点最重要,国企的领导都是官员,任期都是有限的,他们最需要的是在他们的任期内能出成效,能给他们脸上添光彩的事情。而基础材料研究是很难在短期见效的,所以国企领导在基础材料研究方面的投入,越少越好,大把的钱花在易于出成果,为自己的升迁能添砖加瓦的项目上是国企领导们普遍选择,带来的恶果当然是中国的基础材料异乎寻常地落后。
同理,政府的官员也是不愿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短期看不到效果的研究教育、职业培训上,所以我们看到中国的教育经费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占GDP的比例甚至低于一些非洲国家。
另一方,由于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几乎等于零,所以私企也不愿投入资金进行研发,结果中国也成了抄袭大国。
在我做实业之前,与大多数人一样,以为买一个原件拆开来看看里面的结构,就可以仿制出来。或者从人家那里偷来设计图,按图索骥,就可以做出相同的产品。
当了机械公司的老总以后,才知道这个想法是多么的幼稚。不谈前面说过的原材料的差距,就是从零部件的生产,后期加工,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安装配合完全不是一张图纸,或者模仿原件就能做出来的。
之前我写过《经典MBA案例——红旗车故事》,里面提到过红旗车前后模仿过无数的车型,记住,这个是举全国之力来干的事,结果怎样呢?在一汽集团与德国和日本车企合作之前,一汽生产的红旗牌轿车经常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甚至发生过将上车试坐的外交部长陈毅关在车里出不来,需要卸掉挡风玻璃才能爬出来的笑话。这个故事说明,按照原件去模仿,你也只能做到形似,实质上差别很大。
原因在于,除了原材料的区别以外,每个零件生产出来后还需要后期加工,术语叫机械加工,简称机加。在机加之后,还需要将这些零件组装起来。有些组装很复杂,需要一些特殊的组装工具,术语里被称为工装夹具。每个零件有工差范围(注意是“工”差,而不是“公”差),每个零件之间的组装也有工差范围。德国企业产品的工差范围都是与“丝”来计算的。一丝等于一根头发直径的一百分之一。工差范围一般从几丝到十几丝。我看过有些中国企业的工差要求,居然是毫米为单位。一个零件差一毫米,几个零件加起来就是几毫米,几十零件在一起就不可想象了,所以中国产的机器设备噪音很大,松松垮垮,原因都出在这。
工装夹具的设计是不会出现在总体设计图纸当中的,一般是技师的任务,机加也是技师的任务,所以有经验的技师是完成工程师设计意图的关键人物,而这是从分拆原件,或盗取图纸中学不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生产线需要引进,就是因为很多地方需要有经验的技师进行指点。这也是中国汽车工业怎么模仿都赶不上德国、日本、美国汽车工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包含中国军工企业的模仿故事。
以我对中国企业的观察,无论国企还是私企,工程师也好,技师也好,待遇都非常低下,优秀的工程师做得好一点,就会到领导岗位或做销售。好的技师,也就是勉强糊口养家,与德国企业里工程师、技师的待遇有天壤之别。这样的待遇,很难让优秀的人安心搞技术,久而久之,中国企业里就很难见到优秀的工程师和技师了。
在回中国建厂之初,我也拜访了很多工程学院的实验室以及一些职业培训学校,希望从那里找到一些人才。后来我完全失望了。因为这些学校中,老师们都没有实践经验,基本是理论来,理论去,极少实践,而且理论也是些非常过时的东西。
说完这些,大家应该对中国工业的真实水平会有些真实了解。所以你们也会理解,为什么老傅会对中国领导人动不动想动武的行为拍手称赞,打一打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说不定一不小心打出一个新中国来了呢!

——(https://fuzhibin.blogspot.com/2019/01/blog-post_7.html)网友推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