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3日星期日

张国庆:我是茅粉——谨以此文纪念茅于轼90岁生日

茅于轼先生
人到七十古来稀,茅于轼九十寿辰了,按中国传统文化,是积德享寿之人。
最近,我认真拜读了茅于轼老爷子写的两篇文章,第一篇是"重温洛克名言",约翰·洛克三百年前就说"财产不可公有,权力不可私有",这话发出的光辉,至今还在照耀人类社会,帮助许多人觉醒,茅老与我们一样感慨;另一篇是"谣言背后的真相", 针对网上经常有人造谣,说茅于轼拿了美帝几千万美元的反华经费,是美国搞垮中国的代理人,已被中国政府通缉,躲进了美国大使馆。茅老更是笑谈人生,他认为这么幼稚的谣言之所以能够在中国肆意传播,背后诱因深刻而复杂。
想来也是,如果对有权势的领导这样污名,肯定早进局子了,但对一位八九十岁高龄的老人来讲,诽谤者不但逍遥法外,而且羽扇绾巾,试图用粗鄙老套的政治栽赃手法,引发国人对茅老"烈焰与怒火"般的声讨。
有道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当今中国,社会世风日下,好言难得,恶语易施,对一位秉笔直书的老者施行"运动式"的攻击,已厚颜无耻到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
要知道:你今天怎样对待老人,未来就将怎样对待你儿孙。曾经沧海难为水的中国,总是逃不出历史如此这般周而复始的宿命。
作为资深经济学人,茅于轼在耄耋之年,本应素守安常,乐享清净,过点"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赋闲生活,但历史的涛声,时代的忧患,未来的盼望,都激发他"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的忧伤情怀,抱诚守真、揭露谎言的茅老爷子,注定要象亚马逊森林里的蝴蝶,用抖动翅膀的启蒙,在转型期的中国,唤起一场良知与公义的风雨。
的确也是,这些年来,茅老爷子切古铄金的"刀子嘴"确实让许多刻意回避现实的中国人感到愠怒,特别是18亿亩红线、钓鱼岛宜和不宜战等问题,让一群在社会底层挣扎,因着信仰游离、权力的膜拜、对政治天然畏惧而思想又极度肤浅的爱国主义者们,逮着就当"出气筒",语言之肮脏,让人瞠目结舌。
正如启蒙主义最早的代表人物卢梭所说:"爱国主义是流氓的最后一块遮羞布"。如此,真正爱国不一定是要为这个国家颂赞,反倒是要对国家生发的不公不义进行鞭笞和抨击,也要为国家不肯悔改的罪祷告和哭泣,茅于轼就是这样的人,尽管社会上攻击毁谤之声不绝于耳,但老爷子不是选择"老骥伏枥"的退避,而是以"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的担当,坚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茅老说:"中国尊严靠的是:奥运金牌、世博上的展览、姚明的盖篮、章子怡的演技,很少跟自由、平等、正义、道德和信仰有关;中国人的幸福靠的是:红歌的分贝、高铁速度、嫦娥变轨,很少跟医疗、教育、收入有关。"事实也是,国家至上的社会,往往国计做得油头粉面,民生总是差强人意,这是今天利益分配不均的源头,是洛克名言不幸言中的社会再现。
很多看似问题的事,也许经过岁月历炼,人们就会回过头来念他的好,我相信现在对茅老爷子怨声载道的那些中国草根阶层,要不了多久就会明白他们今天的误解多么幼稚可笑,那位直陈社会弊端、谦卑温和,目光深邃的"糟老头"儿,其实才是他们真正的维权人士。
但社会总是由三教九流和旁门左道猥厕一体的,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良知钝挫、价值观失衡的国度,有王无法,有公无义的事多了去。因此,总会有那么一群人,孤注一掷地对茅于轼老爷子死缠烂打的,那就不奇怪了,茅老那篇众所周知的讽mao的文章,触碰了他们心中那蹲神圣的偶像,历史虚无主义的热伤风,就会在唤醒"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疯狂记忆……
mao左在中国当下的猥亵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寄生在两个互不否定的政治空间里,才有了打鸡血似的澎湃,但借着阳光的透视,就能展示出文革影影绰绰、轮廓清晰的底片。
若没有入木三分的视角,你就体验不到茅老爷子在当下中国的弥足珍贵,他既是秀才,更是宝刀,当良心由这样一位坚毅、睿智的世纪老人发出时,那本身就是一部活着的历史在用火山喷发的方式发出呐喊;也是当下中国人祸重泛时,登高而招,声声加急的振臂摇呼;更是燃烧的蜡烛用残烬前的泪,为中国点亮一缕可以看见的光明前程——这才是茅于轼铄金的价值!
可我们许多人却乐见他被围攻,被搅局,视若无睹的沉默其实就是邪恶的帮凶,今天,虽然意识形态的垄断和世俗真理的话语权被互联网所打破,但在中国这口文化大酱缸里,人性的丑陋和无知仍随处所见,让人有滴血的心疼。
历史回潮总是这样来的,社会麻木,江湖浪人趁机呼风唤雨,社会渣滓散落遍地,刺痛全社会的神经。
总结起来,mao左有两怕,一怕"人造救星"的偶像彻底坍塌,那时,非但mao左们思想的祭品无处安放,恐怕就连那些在迷茫中打望的人,也会回过神来朝那蹲破败的神坛狠狠踹上几脚;二怕重新评价历史,那密不透风而又泛陈霉变的历史一朝被阳光凉晒,他们的天也就塌了。
   谨以此文纪念 茅于轼九十寿辰,茅老爷子,当下中国确实有许多M粉,我也是……茅粉!!


作者:伊甸牧客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fb1f1b0372b3
來源:简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