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毛泽东?毕福剑? |
April 13, 2015
中央電視台文藝節目主持人畢福劍,在私會聚餐時對中共前領袖毛澤東語帶謾罵一事引起的軒然波瀾仍未平息。這波輿論動盪可謂一個標誌,既為當下中國政治狀態標示了即時刻度,也展示了中共政治操行迄今為止一以貫之的理路所在。
對這一事件,譴責以此作為政治迫害理由者,或以告密敗壞社會私德與公德的角度聲討之,或以毛澤東當其所罵的理由為畢辯護之。但是,這些聲討和辯護也難成中國政治的主導。或者恰恰相反,正是這一事件,讓官方與那些廣泛存在、並且似乎越來越多的奉毛為圭臬者找到了公然站到一起的機會。
中共自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實行的改革開放政策,實際上是在非毛化的基礎上得以確立和推進的。為此,中共先後進行了所謂撥亂反正、真理標準問題討論以及將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定性為「領導人錯誤發動的政治運動」等非毛化行動,並部分披露了毛的錯誤以及其錯誤政策所導致的深重災難。破除毛的神化地位,拋棄毛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是樹立中共黨的新領導人權威,制定和實行與毛不同的政治、經濟、社會以及其他方面政策的前提。
但是,中共的非毛化,並非是更新其政治邏輯的改弦易轍,而純粹是政治實用主義的臨時抱佛腳。不易政治邏輯,就是堅持一黨專政(鄧小平所說「四項基本原則」中最重要的一項原則就是堅持黨的領導),中共一黨專政的合法性源頭卻正是毛。因此,彼時中共的非毛化,只是在「急用」時於積滿屎垢的屁股上墊上一張新廁紙而已。現在,經年累月之後,這張廁紙再難遮住舊有積垢及其滋生物的滲透,也難以抵擋同一體制產生的新的分泌物。
畢福劍事件,是毛所確定的政治邏輯依然作用於現時中國政治與社會的明證。從某種角度而言,這也是中國政治轉型和社會轉型遭到巨大挫敗的標誌性事件。不過,如果由中共的政治邏輯未有根本性改變的論點出發,中國政治是否存在過有意識和有目的的轉型,都是值得討論的事情。在昔日政治實用主義作用下的非毛化,與在經濟轉型、社會轉型伴隨和推動下的一般意義上的政治轉型,於起始路徑上的部分重合,是否就可被視為政治轉型的象徵,其答案在畢福劍事件後也更加模糊。
官方嚴厲處理畢福劍,並不只是其應對社會尊毛崇毛喧囂的不得已之為,這其實也是文革中的政治正確原則重新成為現實政治的政治正確原則的結果。把文革的政治正確原則重新確立為現實政治運作與行為是否得當的判斷標準,將為經濟、社會已然發生了巨大變化的中國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
中國政治轉型與非毛化的路徑重合出現在所謂改革黃金十年的上世紀80年代,其分叉則始於1989年之後江澤民的反和平演變運動。在胡錦濤做出尊毛崇毛的政治選擇後,薄熙來以此為東風,把「唱紅打黑」推向高潮,即使其後來遭到整肅,理由也絲毫無涉其政治取向。習近平出掌中共最高權力之後,隨著階級鬥爭等文革意識形態語言的復活,非毛化的非法化幾成定勢,這也是中國政治轉型已至停止的明確標誌。
由此回望中共政治治理的歷史,其所展現的全景,不是文革成為歷史進程中的片段,而恰是改革成為其至今為止的全部歷史過程中的片段。中共一黨專政的政治邏輯不更替,文革就會以各種形式復活於中國政治現實,毛澤東的神龕前也會被祭奉上越來越多的犧牲者。
(作者是大陸政治觀察家)
——原载世界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