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
习近平不久前访问巴基斯坦,砸下几百亿美元投资建设"中巴经济走廊",成为中国许多微信群体关注的重要新闻事件。许多支持习近平中国梦的人,都对习的这个决定颇感不解,发问中国为什么要对巴基斯坦这么好?
习近平想要说服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为什么要把这么多钱送给巴基斯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习近平的这一重大决策,显然与这些年来越来越热的"西进战略"有相当的关系,而所谓"西进战略",一个基本的内在动机,就是要去美国化,减少对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民主国家的依赖。不难看出的是,这个地缘战略是"党国思维"和"江山思维"的产物,它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这个战略也与中国红二代的"帝国思维"有密切关系。最早表达这种思维的,就是刘亚洲的"西部论"。
刘亚洲认为,崛起的中国能否稳定,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确保能源供给稳定。由于中国在南海存在麻烦的领海争端,危及到了中国进口石油的海上通道,因此,减少对这个通道的依赖,成为地缘战略构想的一个重要支点。再加上新疆不稳,加重了"西进战略"的筹码。巴基斯坦可以在三个方面支持中国的"西进战略":一,开辟绕开马六甲海峡的能源通道;二,用穆斯林国家来箝制疆独势力,并维护阿富汗的稳定;三,箝制印度,遏制藏独。
按照一些红二代的党国思维和江山思维的逻辑,"西进战略"的逻辑似乎讲的通,但对于那些不接受这种思维的人来讲,西进战略让中国冒了完全不必要的风险。
已经有海外华人学者批评,习近平在巴基斯坦的巨额投资,令中国的纳税人不安。我相信美国精英会认为,中国人想像西方会封锁中国的海上能源通道,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对西方强烈的不信任和敌对心理,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战略思维的幼稚。因为封锁中国海上油路的后果,是一种损人也不利己的做法。那将是一种全面的战争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即使中国有了巴基斯坦的通道,中美依然是两败俱伤。
不过,我相信美国和西方对中国的"西进战略",包括"一带一路"不仅不反对,而且会乐观其成。这是因为,中国在巴基斯坦及中亚影响力的扩张,未必危及美国的国家利益。比如巴基斯坦,早已是美国的麻烦。中国在巴基斯坦若成功,可以帮美国"卸包袱",而中国若失败,则是自伤国本。
总体上,我认为红二代的"西进战略",确实突破了"民族国家"的狭隘思维,而体现了一种"帝国思维"。但这是一种缺乏信心和想像力的"帝国思维",与当年郑和下西洋一样,根本的动机是维护感到合法性不足的统治者在内部的权力,而不是开疆拓土,更不是争霸世界。红二代的"帝国思维"为什么底气不足?刘亚洲在"西部论"中的一段话可以得到解释,那就是他们对中国文明和中国体制其实并无自信。刘亚洲写道:
"(西方)可以信赖的,是真理的力量。真理即知识,知识即力量。中国不缺乏真理,中国缺乏容忍真理存在的土壤。在西方,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思想的风暴引发了革命的风暴。在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革命的风暴毁灭了思想的火种。我们缺少现代极为珍贵的反思意识。思想投降了,真理无处容身。今天,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但主导世界的不是意见,而是思想。意见不是力量,思想才是力量。没有思想,谈什么"解放思想"?文化大革命最显著的特点是:不许讨论。举凡攸关民族命运的问题,都不允许公开讨论。允许公开讨论的,都是小问题。其实,小问题无需讨论就可以处理,大事才需要公开讨论。邓小平当年发动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是那样激荡著中国人的心。这场讨论,还在民众心中种下了独立思考的种子。国力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人民的思考力和论述力..."
可以想像,这样的"帝国思维"失败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但从历史的角度看,由此推动的"一带一路"实践,未必就是坏事。因为就国内政治的演变来说,这种对外的"任性"和挥霍,会加剧国内政治危机,导致类似路易十六支持美国革命的政治效应。从长远看,中国人深度卷入外部世界,有助于中国人更快地认识自己,找到中国在未来世界的真使命和真角色。
习近平想要说服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为什么要把这么多钱送给巴基斯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习近平的这一重大决策,显然与这些年来越来越热的"西进战略"有相当的关系,而所谓"西进战略",一个基本的内在动机,就是要去美国化,减少对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民主国家的依赖。不难看出的是,这个地缘战略是"党国思维"和"江山思维"的产物,它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这个战略也与中国红二代的"帝国思维"有密切关系。最早表达这种思维的,就是刘亚洲的"西部论"。
刘亚洲认为,崛起的中国能否稳定,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确保能源供给稳定。由于中国在南海存在麻烦的领海争端,危及到了中国进口石油的海上通道,因此,减少对这个通道的依赖,成为地缘战略构想的一个重要支点。再加上新疆不稳,加重了"西进战略"的筹码。巴基斯坦可以在三个方面支持中国的"西进战略":一,开辟绕开马六甲海峡的能源通道;二,用穆斯林国家来箝制疆独势力,并维护阿富汗的稳定;三,箝制印度,遏制藏独。
按照一些红二代的党国思维和江山思维的逻辑,"西进战略"的逻辑似乎讲的通,但对于那些不接受这种思维的人来讲,西进战略让中国冒了完全不必要的风险。
已经有海外华人学者批评,习近平在巴基斯坦的巨额投资,令中国的纳税人不安。我相信美国精英会认为,中国人想像西方会封锁中国的海上能源通道,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对西方强烈的不信任和敌对心理,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战略思维的幼稚。因为封锁中国海上油路的后果,是一种损人也不利己的做法。那将是一种全面的战争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即使中国有了巴基斯坦的通道,中美依然是两败俱伤。
不过,我相信美国和西方对中国的"西进战略",包括"一带一路"不仅不反对,而且会乐观其成。这是因为,中国在巴基斯坦及中亚影响力的扩张,未必危及美国的国家利益。比如巴基斯坦,早已是美国的麻烦。中国在巴基斯坦若成功,可以帮美国"卸包袱",而中国若失败,则是自伤国本。
总体上,我认为红二代的"西进战略",确实突破了"民族国家"的狭隘思维,而体现了一种"帝国思维"。但这是一种缺乏信心和想像力的"帝国思维",与当年郑和下西洋一样,根本的动机是维护感到合法性不足的统治者在内部的权力,而不是开疆拓土,更不是争霸世界。红二代的"帝国思维"为什么底气不足?刘亚洲在"西部论"中的一段话可以得到解释,那就是他们对中国文明和中国体制其实并无自信。刘亚洲写道:
"(西方)可以信赖的,是真理的力量。真理即知识,知识即力量。中国不缺乏真理,中国缺乏容忍真理存在的土壤。在西方,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思想的风暴引发了革命的风暴。在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革命的风暴毁灭了思想的火种。我们缺少现代极为珍贵的反思意识。思想投降了,真理无处容身。今天,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但主导世界的不是意见,而是思想。意见不是力量,思想才是力量。没有思想,谈什么"解放思想"?文化大革命最显著的特点是:不许讨论。举凡攸关民族命运的问题,都不允许公开讨论。允许公开讨论的,都是小问题。其实,小问题无需讨论就可以处理,大事才需要公开讨论。邓小平当年发动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是那样激荡著中国人的心。这场讨论,还在民众心中种下了独立思考的种子。国力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人民的思考力和论述力..."
可以想像,这样的"帝国思维"失败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但从历史的角度看,由此推动的"一带一路"实践,未必就是坏事。因为就国内政治的演变来说,这种对外的"任性"和挥霍,会加剧国内政治危机,导致类似路易十六支持美国革命的政治效应。从长远看,中国人深度卷入外部世界,有助于中国人更快地认识自己,找到中国在未来世界的真使命和真角色。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评论 http://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