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注:再怎么“深入骨髓”,也无法与赵国几代脑残的变态式歧视相提并论。老美对中国始终抱有理想和传说中的神秘感——一有机会便“倾囊相助”,建交后的四十年中国享受着事实上的“准盟国”待遇——与前苏联对比鲜明,即便是今天美国朝野表达出来的怨恨,完全是出于被无赖欺骗的愤怒……】
今天,大家的朋友圈应该都被“愿谈则谈,要打便打”刷屏了,这句话确实很提气,我们也有强硬的底气和实力,但这篇文章是来泼冷水的。
两国关系阴云密布之际,打气和展示决心是必须的,但我们更需要的,是保持头脑冷静,把对手研究透、分析透。
长久以来,普通网民乃至我们的政府,观察美国、分析美国的一大误区,是过于关注少数政客和美国政府,而忽视了美国社会整体对华态度。
之前看到一个观点,政经深读觉得很有道理,即川普对华强硬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很多美国人都认为到了该“修理”一下中国的时候了。尽管不少美国人和西方国家讨厌川普,却支持他打贸易战,对他打贸易战的理由深深认同。这种认知和民意一旦形成并固化,我们的国际环境将越来越差。
不要说民意无用,也不要说历史进程是少数人决定的,西方是民主选举社会,一方面,政客必须迎合民意重视民意,另一方面,虽然政客是有任期的,但是民间形成的对中国的观察和态度却是影响深远的。
少数冷静清醒的美国智库学者也提出,中国对美国了解之肤浅令人震惊,中国如果要避免对美重大战略误判,必须客观、深入的研究美国,尤其是要了解美国社会、中下层和年轻一代,决定中美关系的不是川普们,而是广大普通美国人的对华认知。
在美工作生活多年的美籍华裔学者伍国说,中国总是认为,对华不友好的是少数政客,绝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是友好的。但是据他多年的观察,美国不存在真正意义上对华“友好”的政界、商界和学界人物,多数美国人与中国心理距离总体上仍然非常遥远,乃至抱有极大的误解和敌意。
本文综合了伍国等美籍华裔学者的一些观察和思考,从他们眼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对华充满猜疑的美国社会,可以预见,有如此民意和群众基础,未来美国政府不管谁当政,中美关系都将充满波折。
01
华裔学者:美国年轻人对华的防范和敌视让我深感意外
伟大领袖经常说要把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区分开来,我们官方也喜欢说,两国关系要寄希望于年轻一代。但美国年轻一代到底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呢?
有一个报道,说一位美国教授在课堂上问学生,假如美国和中国发生军事冲突,应该怎么办。有几个学生回答,NUKE,(用核武器攻击中国)。美国大学生作出这样的回答,可见其敌视中国的程度。
绝大多数美国人生活在中小城镇,绝大多数美国学生,除了自己家和学校所在的城镇,并没有更多的经历和见闻。而美国媒体是极少正面报道任何话题的,这当然是西方新闻的特点,但是对学生的影响就是,他们从中得不到多少有关中国的信息,从媒体得到的几乎全部是负面消息。他们在学期结束对中国进行论文选题和研究的时候,几乎都是批评和指责的眼光:环境被污染、少数民族被排斥、贪污腐败……极少有学生正面看待中国。
一方面,美国年轻人会被中国文化吸引,比如中国食物,节日,语言,但是在涉及国家安全、国际关系等问题上,几位学者接触到的几乎所有美国大学生都对中国持防范和敌视态度。很多美国大学生对于中国的兴趣,所谓“中国热”,很多时候是一种对敌人的研究兴趣,即 know thy enemy (了解你的敌人),未必出于善意的好奇,尽管这种意图通常会隐藏得很深。
有一位华裔学者指导过的研究中国的本科学生,几乎无一例外以研究对策的方式讨论中国的海军发展、潜艇战略、非洲政策以及南海政策等重大议题。尽管他们平时都表现出热心学习中文,喜欢中国文化的样子,也都去过中国,但在论文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这些美国青年人几乎与官方对华态度高度一致,甚至可以说,他们所持的,也完全是美国官方的立场。就在今年夏天,还有学生告诉这位学者,她们研究中国南海政策的原因就是因为认为中国“威胁”到了美国的盟友。
反观中国大学生和年轻人,即使有那种对美国存在疑虑的年轻人,但真正坐下来深入、系统,而又敌对地研究美国的青年毕竟是很少的。“反美”的,大概也是出于对美国霸权的不满,还不会为了反对而系统、深度地研究,更不至于走到要用核武器攻击美国的极端,更多是一种情绪反应和自我防卫心理。
两者的区别,可能不太容易为人注意,尤其是那些看到有美国人能说几句中文就很开心,认为对方“友好”的国人。美国大学生强烈的政治和国防意识,对具体战略战术的兴趣,是很多华裔学者过去没有预料到的。
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是:今日美国对中国的误解、疑虑乃至敌意,广泛地存在于社会各个层面,而且还将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而增强,因为两个强国之间的竞争已经被美国自己的政治文化认定为不可避免。一方面,中国年轻人相当一部分相信美国在试图遏制中国,阻止中国像美国一样强大,另一方面,美国年轻人对中国的战略和外交意图同样存在严重的不信任,甚至更为强烈的反应。
诚如美国学者指出,大国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否认其存在,一味强调相互包容不可能让美国人信服,而美国文化在最深处是崇尚力量和霸权的。控制、主宰、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对美国人来说是天然合理的价值观,另一个大国无法让美国人相信它是可以不“霸”的。
这里还需要指出,中国的“韬光养晦”这一外交原则经过翻译以后,通常是“hide your power,bide your time”(隐藏实力等待时机) 或类似的意思,无论如何翻译,这一成语在美国年轻人听来,意思也不外就是暂时隐忍后最终要争霸,恰恰坐实了“国强必霸”这个中国力图否定的假设,不利于对外解释中国的外交和战略目标。
02
美国国民性和文化决定了对华难言友好
美国社会和美国人因为历史上的迅速城市化、工商化,具有契约精神和法制观念,但与此相伴的是无处不在的精明算计,自我保护。与美国人交往,时间长了,中国人会觉得极少听到真正发自内心的想法,说的都是冠冕堂皇,滴水不漏的话,非常圆滑。
很多美国人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都会转着眼珠,well,well, 琢磨怎样说话才四平八稳,不被抓住把柄。这一点,如果多和其他同样在美国的外国人交流一下,就会感到其他在美国的亚洲、欧洲同事比本土美国人更容易直率表达自己。可惜,很多中国人至今还想象着“单纯,直率”的美国人。
电影《撞车》不仅是美国内部文明的冲突,
更是普通美国人的真实生活
在美国这个自我保护、个人主义的社会中,由于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对隐私的高度保护,以及同事之间互相背靠背揭发,美国人精神容易高度紧张。很多成年美国人依赖抗抑郁药维持外表的热情和礼貌,很多人患有躁狂抑郁双向精神紊乱,不得不依赖药物和心理治疗。底层美国人大量吸毒,酗酒,暴饮暴食,把自身的不顺利迁怒于全球化和移民。
911事件其实对整个美国的信心打击非常之大。美国社会主流的基督教文明一直在和伊斯兰文明缠斗,同时,白人和黑人之间的种族紧张也一直没有真正消除。中国的崛起,又从外部给美国人带来一层极为复杂的危机和不安感。
美国人的性格,内在是很强硬、有原则的,不管方向是什么,冷静坚定,以根本利益为准是美国人的特点。误以为美国人好说话,搞点小利益进行交换、妥协,就可以影响他也是一种重大的思维偏差。
需要认识到英语文明本质上是一种高度理性、精明、甚至冷酷的强势文明。以游牧和海洋贸易为起源的文明,和以农耕为基础的文明本质上就是不一样的,甚至前者内心认为后者虽然“勤劳”但其实懦弱糊涂。
03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并不可靠
每次中美关系遇到困难,我们总是喜欢把一些所谓“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前政客、商界精英请过来,求教问计。 《纽约时报》2018年4月的一篇文章注意到了中国对美国的现状、川普政府的诉求及其个人风格处于迷茫状态,为了解决这种迷茫,高层寻求直接会见美国的一些老牌政客,商界领袖,以及一些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
事实上,通过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而不是中国自己的“美国问题专家”来了解美国,本身就说明了中美两国间相互认知、知识累积以及人才储备的严重不对等,中国严重匮乏对美国的深入了解和客观研究。
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被我们奉为上宾,虽然不排除好心提点建议,但在根本立场上,有几个人会真正从中国的角度看问题,为中国着想。美国文化,乃至整个西方文化,对“自我”和“他者”的根深蒂固的区分,可能不是一般中国人所能想象。
而对美国商界精英领袖的咨询,恰恰进入一种误区,不可避免陷入精英化和商业化视角,而严重缺少对美国中下层的了解,须知,对美国政治影响力最大的是广袤的中西部州和普通美国人,而不是东西海岸的少数精英。
了解美国还需要真正深入到美国民间。美国记者和作家何伟(Peter Hessler)写了多部涉及中国社会各方面的书,写得的确很好,非常真实,但反过来,中国没有人像何伟那样去深入研究美国,甚至连了解真实的中国,都要靠翻译何伟的书。
美国对中国的研究信息来源非常多,研究者也很勤奋,不断有力作问世。美国人做学问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不论立场如何,至少在资料汇集、综合分析这些方面,是做得很好的。
相反,来美国做访问学者的国内专家学者也不少,但很多除了呆在大学,就是游山玩水购物,极少有人像何伟在中国那样,对美国人进行深入访谈,结交朋友,追踪他们的生活,然后把这一切平实地讲述出来。结果就是中国的“美国通”,远远少于美国政府、大学和智库中的“中国通。”
美国是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外部因素,我们的统一大业、经济发展、民族问题、周边环境、国际空间等等,都受到美国强大的影响和压力。都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国如果要避免对美重大战略误判,必须更加客观、深入的研究美国,尤其是要了解美国社会、美国文化和普通美国人。
80年代末,复旦大学王教授访问美国之后,写了一本名叫《美国反对美国》的书,书的序言里,他说过一段很有见识的话,“在美国的访问,我是有目的的,这就是更多更细更真实的去认识这个头号资本主义国家,我们应当把它当作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个民族、一套制度来看代,而不是仅仅关注白宫、国会山和抽象的教条概念。”
这段话,今天看来仍不过时。
觉得本号不错,请长按二维码关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