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8日星期一

长平:可怜丰都鬼难隐

近日有一则消息,说丰都要投资七亿打造鬼城,引起轩然大波。网民和当地群众都说,花这麽多钱来装神弄鬼,实在不值,不如赈济饥寒,投资教育。这是人的态度。我突然想,倘若站在鬼的立场,会怎麽看这件事?

于是我想到了《阅微草堂笔记》里的一则故事:有一个县令,厌恶官场倾轧,弃职归田。估计在乡下过得也很烦,他死後请求阎王爷,再也不要让他轮回人 世。于是他捐出来生做了阴官。谁知道阴间也是世态炎凉,又弃职归墓。墓居群鬼之间,往来嚣杂,又不胜其烦,不得已找了个深山里的岩洞避居。虽凄风苦雨,总 算不见人也不见鬼,图个清静。谁知道又来了个躲雨的人……这个郁闷的鬼,对躲雨的人讲了自己的遭遇。这家伙好像不怎麽同情,还继续采访,鬼只好不吭声了。

故事的结局是,叨扰者并没有善罢甘休,而是拿出笔砚来,濡墨大书“鬼隐”二字于洞口。按照现在的说法,他开发了一个旅游景点。其实那鬼已经告诉他了,“不意人迹又通,明朝当即移居”,但这并不妨碍他的开发。如果有人投点资,他还可以造一个假鬼蹲在里面让人参观。

我当然不是说,真的有鬼对丰都的大兴土木不满。我为丰都难堪的是,以急功近利开发旅游资源的心态来弘扬鬼文化,这本身是很不鬼文化的事。

有没有鬼不知道——以一个无神论者的立场,当然是没有——但有没有鬼文化,无论你站在什麽立场,都不会有什麽争议。鬼神文化是人类精神遗产的一部 分。鬼神不分家,又各有所属。一般来说,神在庙堂,鬼在民间。形象化之後,就是神在天堂,鬼在地狱。《封神》说神,《聊斋》讲鬼,但《西游记》就什麽都有 了。你也很难分得清,《牡丹亭》里的杜丽娘,《长生殿》里的杨贵妃,到底是神仙还是鬼怪。在无神论者眼里,神神鬼鬼都一样,古人聪明地把神鬼小说统说为 “志怪”。但是在有神论者看来,二者就大有区别了。西方不少原教旨主义基督徒是不过万圣节的,也不允许孩子看《哈利?波特》。

弗洛伊德说,灵魂信仰来自人类对死亡的恐惧。我觉得还不止如此,它是人类灵魂的延伸。至少,它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有人要研究、展示一下 鬼神文化,那跟建一座博物馆办现代画展没什麽区别。丰都在传说中是地狱的入口,那真是天然具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气概,鬼文化舍我其谁?问题是,除 了气概之外,你要怎麽搞?

一般人批评鬼文化爱援引孔子的态度。子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还有就是“子不语怪、力、 乱、神”。其实,《论语》中还有这样的话: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民间爱说的“敬神如神在”就来源于此。意思是说,要做就要做 得像真的一样,如果不真诚,弄虚作假,那就别掺和了。我认为这是孔子的一种人生态度和学术态度,值得丰都的官员去领会。

我不知道是不是媒体的误解,丰都的鬼文化这麽多年来一直饱受争议,但一直没有任何进步:一方面停留在封建迷信还是传统文化的口舌之辩,另一方面又总 是把鬼文化描述成阴森恐怖的景点——这不是封建迷信,也就是儿童乐园而已。鬼文化的本质,是灵魂,是精神,是典故,是文物,是严肃而艰苦的搜集、整理和研 究。你可以不信鬼,但你不能不正视人类的精神世界,这就是我理解的“敬神如神在”。丰都如果把功夫花在这上面,而不是急于把鬼包装起来兑换现金,我相信争 议早就被贡献平息了。(完)

作者长平,资深媒体工作者、时评人。 (路透中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