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於對台關係是維持「戰略模糊」還是轉為「戰略清晰」的辯論,最近似乎正在落下帷幕。拜登政府的幾位官員近來紛紛表態,稱美國如果放棄「戰略模糊」對美國有重大缺陷。中國政府顯然鬆了一口氣,認為這在事實上關上了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戰略清晰」的大門。
5月4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主管坎貝爾(Kurt Campbell)在出席英國《金融時報》舉辦的全球座談會時稱,美國不會公開作出「協防台灣」的表態,因為這種做法存在有「重大利益缺陷」,可能導致情況一發不可收拾。之後,坎貝爾在接受訪問時,重申美國「戰略模糊」方針不變,他表示,不論是美國還是中國,都認為保持台灣一定程度的現狀符合兩國最大利益。而美國情報總監稱,如果美國放棄「戰略模糊」,可能會導致北京在全世界範圍內咄咄逼人地破壞美國利益,而台灣可能會變得更傾獨立。
毫無疑問,在台海問題上,拜登政府面臨兩難。維持戰略模糊,有鷹派會說,你搞綏靖,任憑一個極權政權崛起;轉為戰略清晰,鴿派說,你太魯莽,嚴重影響美國利益。《紐約時報》5月6日刊出的一篇文章,嚴厲批評拜登政府削弱「一個中國」原則太魯莽。文章說,如果認為可以通過破壞「一個中國」的政策來激怒北京,另一方面又用武力威脅來威懾北京,那就太魯莽了;這樣的對台政策會增加世界大戰的風險,甚至導致核戰爭;無論美國是否正式承諾為台灣提供防禦,要想威懾北京,需要力量和意志,而美國在這兩方面都欠缺。
從各種議論來看,拜登政府決定繼續維持戰略模糊有這樣的考量:走向戰略清晰等於從根本上改變「一個中國」政策;改變「一個中國」政策,對中國而言就意味著戰爭;在任何情況下,中共都不會放棄台灣;和中國交戰,美國並沒有必勝的把握。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和CNN GPS欄目主持人紮卡里亞(Fareed Zakaria)都證實了這一點。艾利森說,他所見過的所有中國國家安全官員,以及所有研究過形勢的美國官員,在台灣問題上都認為中國會選擇戰爭,而不會任憑它喪失。紮卡里亞說,「五角大樓已就台灣問題對中國進行了18次戰棋推演,中國在每一次演習中都佔據上風。」前美國太平洋司令部中國問題分析員、現蘭德公司(RAND)研究員希斯(Timothy Heath)警告說,美中一旦開戰,美國的傷亡「可能是驚人的」。
這些議論顯示,如果美國為台灣不得不和中國交戰,美國並不佔上風。基於這樣一個殘酷的事實,美國不希望美中之間爆發戰爭,但中國方面似乎並沒有這種忌憚。中國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台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中國決不會後退。美國戰略模糊也好,清晰也罷,都已不再重要,為卸掉台灣這個包袱,大陸將不惜代價,長痛不如短痛;中國不想戰爭,但是不懼戰爭,尤其是不懼為捍衛主權和領土完整進行一場正義戰爭;大陸的軍事動員能力,遠遠超過台美可以在台海周邊海域開展的軍事動員總和,云云。
其實,真正魯莽的可能會是中國政府。中國政府認為,現在的美國犯了三個誤判大錯:1)嚴重低估了中國軍事現代化的速度。如果台海戰爭在今天爆發,解放軍將在短時間內取得壓倒性的火力優勢,美軍救援也無濟於事;2)嚴重低估了中國經濟抗壓的能力。美中貿易戰已經打了三年,中國經濟越戰越勇;3)嚴重低估了中國政府的領導力和執行力。中國最先受到新冠病毒的打擊,卻最快控制疫情,最早實現復甦。中國政府的這種嚴重自我高估和對美國的嚴重低估,可能會使他們貿然採取行為。
總之,拜登政府關閉戰略清晰的大門,主要考量是基於對戰爭的預估。可是中國方面武統台灣的決心,並不以美國對台戰略是模糊還是清晰為轉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