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A 杰西/华盛顿 —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报告称,中国的实际经济规模比官方数据显示的要低12%左右。这加剧了外界的担忧,即中国经济放缓速度可能比政府承认的更为严重。报告作者说,中国国家统计局难以对地方官员虚报的数据做出调整。
这份周四发布的报告称,从2008年至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每年被夸大约2个百分点。如果依照这一计算,这将意味着中国2018年实际GDP比官方公布的90万亿人民币低10.8万亿人民币。
上述最新研究显示,中国经济放缓恐难以迅速止步。去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至6.6%,创下近30年来中国官方统计的最低增速。部分经济学家表示,由于消费、投资和出口等主要增长引擎面临压力,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
在本周开幕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中国总理李克强将今年经济增长目标下调至6%-6.5%,并提出防范经济风险、保持国内失业率稳定的计划。但随着中国试图转变债务推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完成政策目标殊为不易。
对于中国领导层而言,实现经济增长目标有助维护国内稳定,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对地方干部绩效的评估依据。外界长期怀疑,中国地方官员为了晋升机会夸大数据,这导致曾出现全国GDP低于各省总体数据的情形。
布鲁金斯学会的这份报告进一步指出,地方统计局通常夸大了投资规模和工业产出,这一趋势在2008年经济危机后有所加快,但国家统计局的调整幅度没有同步变化。
报告的作者之一、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经济学家谢昌泰(Chang-Tai Hsieh)对美国之音说,北京的国家统计局难以对地方官员虚报的数据做出调整。
谢昌泰说:“真正的问题是,基础数据是由位高权重的地方官员收集的,而这些官员的级别高于国家统计局官员。”
中国国家统计局去年在其网站上点名批评地方操纵数据,并表示将从2019年开始加强对省级数据收集的控制,以消除地方和国家数据之间的差异,但效果仍有待观察。
此外,一些专家还指出,除了数据收集方式的统计偏差,中国的GDP还需改善衡量因素和计算方法等问题。
学者踢爆中国GDP造假有9年每年夸大两个百分点
(法广/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甄树基 ) 经济学人报道,由芝加哥大学经济学者谢长泰和香港中文大学三名学者联名发表的一份论文指出,中国公布的经济数据,包括工业出口以及投资金额长期惯性掺水,因此,他们推测中国从2008年至2016年,每年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数字,平均夸大两个百分点。累积计算:2016年官方所公布的数据夸大了16%,相等于超过1.5万亿美元。
报道指出,谢长泰等人肯定不是首批怀疑中国数据的经济学家,但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7日发表由他们撰写的论文,值得大家的关注,因为他们比其他大多数人取得更多的统计数据。尽管他们的研究只是根据公开的数据,但他们知道那里寻幽搜秘。他们取得制造业增值税的数据,然后用来与官方公布的工业生产增长相互比较,直至2007年为止,两个数据都互相吻合,但2008年之后,两个数字的差距开始逐年增加,到了近年,又开始收窄。谢长泰等四名学者又制作了一个利用指标数字、而又难以造假的经济增长量度模式,其中包括卫星拍摄的夜景、铁路运输以及进口的影像,其结果与他们的上述研究方法结论相同。
经济学人指出,外界一直都知道,地方各省市交出的经济增长数据,加起来超过国家的GDP,因此中央的统计局才采取措施,使用其他渠道来收集地方的数据。
但论文指出,到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无论如何的调较,都难以配合经过严重扭曲的数据,有些省领导为了政绩争取升迁,大肆夸大经济表现,而由于他们的官阶高过统计局的官员,只有不识时务的统计员才敢拂逆地方大员的执意。而事实上,只有当反腐行动倒翻了辽宁和内蒙之后,这些地方官员才承认数据做假。而如果学者的论文正确,上述的例子只反映了问题的一小片。
但经济学人指出,问题仍然存在一线曙光。地方和中央的消费指数,已非常接近,或许这只是工业产量和投资的数据被夸大而已。一旦经过下调之后,中国真正的经济表现可能就不大一样了。
学者们发现,2016年投资的数字经过调整之后,只有GDP的36%,而非官方公布的43%。债务对GDP的实际比例,较官方的公布为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