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中华民族严重地匮乏文明历史的原动力,这只是一个对中国漫长的历史的事实判断。中国人不能不对此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要动不动就说,我们中国过去曾经有多么多么了不起:既是历史悠久,又是文物荟萃,更又是汉唐雄风,世界万国来朝,曾经与西方的罗马帝国双雄并立,等等等等。其实,真正认真地研究全人类的文明历史,尤其进行全面的中西文明历史的比较,我们将不能不客观地看到,我们中国的历史,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里,实际上早就已经处于不死不活、毫无文明长进的严重停滞的历史状态之中。虽然曾经也显示过历史上的“强大”,但今天看来,这种“强大”也多半只是外表数量上的堆积,尤其在冷兵器时代,人口的庞大本身就已经显示着某种外表的“力量”(如毛泽东的诗句:“蚂蚁缘槐夸大国”),然而在历史的质量上,也即在历史文明的原动力上,在作为人类的智慧的自我开发的程度上,中国事实上则早就已经处于严重衰退的低水平文明程度上不断恶性循环的可悲的历史状态之中。
一个明显的历史事实是,在中国历史的漫长的过程之中,改朝换代的原动力,愈来愈变成了只能靠边疆强悍的少数民族的暴力入侵。中原的中国一而再、再而三地丧权辱国,似乎只有靠边疆少数民族的暴力和霸权的加入才能勉强绵延中华民族的国祚(中国的儒家文人还往往不知羞耻地以同化了少数民族来吹嘘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却忘记了中国人所经历非人的历史苦难的严重代价,以及中国文明本身的下贱和低劣),也包括扩大和保持中国的版图。为此,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汉人,一次又一次地沦为被外族人大量屠杀的对象。历史上“屠城”的滋味,以及当“亡国奴”的滋味,中国人已不知道究竟尝到过多少回了,最近的一次是日本人的“南京大屠杀”。至于在中国的内部,中国人被自己的统治者、造反者大屠杀、大饿杀、大冤杀的历史记录,那就更多,多得让中国人的记忆都变得麻木了。再说,偌大的中国,偌长的历史,以及如此众多(实际上是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我们的中国文明又究竟为全人类创造了多少真正值得人们永远继承并发扬的伟大的光辉的智慧的成就呢?令我深深痛苦的是,少得简直让人感到羞耻,以至有人甚至想到,中国人是否应该被“上帝”——自然开除“球籍”。
然而中国的儒家文人,除了会吹嘘、会说大话、空话、套话、无知的话、无能的话、无耻的话,等等等等的话之外,他们所有的丰功伟绩,就是如何彻底地摧毁中国人的良知(真的信仰意志)、良能(真知识、真才能),乃至良心(真道德),以及在他们所有的这些阴谋的目的全都欺骗性地达到了之后,竟然还要让中国人继续盲目地迷信、崇拜、服从他们,跟着他们继续乃至永远不断地摧毁自己民族文明历史的原动力。在这个方面,中国人实际上已经完全丧失了汲取任何苦难的历史教训的记忆能力,以至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任何灾难都将永远继续不断地反反复复地一再发生,并且永远也都不可能得到改善。中国人的历史记忆的大脑事实上真是已经变得完全麻木不仁了、痴呆了。
如果人们不相信,就请去翻翻历代官方的二十四史、二十五史,如果你能尝试从中找出一丁点儿具有人类文明真理性价值的新鲜事儿来,你的本事就真是大极了。事实是,你就是从头到尾翻上一万遍,你也难有任何一点光明的发现,这就是中国的历史,这就是中国人的悲惨漆黑的低级文明史!
鉴于上面所述,判断中国人长期以来严重地匮乏历史文明的原动力,无疑是正确的,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仅仅作出这种判断,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真正重要的是,必须找出造成这种严重匮乏文明原动力,以至中国历史长期以来处于严重衰退态势之中的根源,彻底问它一个“为什么?”以便从今以后能够找到,让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可能真正彻底翻过身来的办法。我今天文章的主题,即在对此作出撮要的解答。之所以是“撮要”,那是因为这个题目本身即应是一部关于中国历史的巨著,而我今天竟然想用区区几千字作出解答,当然只能是一个“撮要”。
首先必须解答:什么是历史文明的原动力?或者说,历史文明的原动力主要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
按照我设想的《人学》的基础理论来说,人类历史文明的原动力主要体现在如下的九个字,或九个方面:食、色、性;权、利、名;信、知、爱。为简明起见,我更把上述的九个方面归纳为如下的三类原动力:人的自然原动力,人的社会原动力,人的精神原动力。之所以全都是“人的”,那是因为,人类历史文明的原动力原本都是来源于“人”的原动力,正是因为有了“人”,所以才可能会有历史的文明,如果没有“人”,当然根本就不可能会有任何“文明”。正是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人学》在回答类似问题方面的正当性和完备性,而西方的《哲学》则显露出了它的当然的过时性和片面性,尤其更表现在它的思维逻辑的局限性。这只是后话。
如果我仅笼统地以中国人“匮乏上述所有的三类原动力”来回答本文的问题,显然不实际,而且也等于没回答,因为真正重要的还在于,必须指出这三类原动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更重要的它们与人类文明历史之间的关系。
人的自然原动力基本上等同于与动物类似的生命原动力,对于文明来说,它本质上表现在生和死的断然性,也即是说,靠老人死亡和新人出生的自然代谢来推动人类文明的前进。
或者换言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历史实践证明,仅仅靠这种生生死死,文明是很难前进的,这其实就纯粹如同蚂蚁或蜜蜂的社会。如果一个社会的文明真是到了这种只能靠生生死死来推动的时候,它的文明程度也显然是极其低下的。中国人有一句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其实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可见当时的鲁国,它的文明确实已经低到了不能再低的程度了。
人的社会原动力基本上是人与他人在生命的互动之中体现出来的事态成功力,或又称有效力,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它本质上表现在人类的社会事态、行为、交往等等的有效与无效,或合理与不合理的绵延性、累积性,也即是说,靠高概率的有效或合理的绵延性、累积性来逐渐地推进人类文明的前进。事实上,人类社会的原动力主要表现在人们对权力(权利)、利益(财富)、名声(名望)的追逐的相互竞争之中。竞争的高度的相对性、零和性,甚至盲目性,往往使得人们的力量相互之间高度地抵制、对消、消耗,真正要达到社会总合力的有效或合理,仅仅靠人们的盲目的社会原动力是远远不够的,也是效率极低的。这样一来,就自然要求对“如何有效”或“如何合理”作出更高的人类追求,正是因此,人类自身才又创造了人的精神原动力。
什么是人的精神原动力?我在上面的回答是三个字:信、知、爱。展开来说,即是信真理,知真实,爱真诚;再进一步深入地说,即是不断深入地发现新真理,从而能够信仰更可靠的真理;不断深入地发明新真知(新的真知识),从而能够运用更有效的知识工具;不断深入地创造更新的爱真诚的直觉,高扬更美好的人性品质,从而能够达到人与人之间更充分、更全面、更美好的文明合作,共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居住和生活的自然和社会的美好的环境。大家看到,人的精神原动力,实质上是在提高、升华人们对自己行为以及人类社会整体行为合力的“有效”性、“合理”性的追求过程之中的意志力、判断力和创造力。正是因为有了人的精神的原动力,从而才更大大激发了人的生命原动力,更大大加速推进了人的“有效的”、“合理的”社会原动力,从而才可能更全方位地极大地高速地史无前例地推进人类历史的文明。由上面所述可见,人的精神原动力实质上是人的全部原动力的“中枢”、“推进器”、“加速器”,或者说,简直就是人类文明原动力内涵的本质。
认真分析中国的历史,中国人最匮乏的并不是人的自然原动力,甚至也不是人的社会原动力,虽然我们的社会原动力也确实只具有极低的“有效性”、“合理性”,但其最终的关键,全都在严重地匮乏人的精神原动力,而这实质上就是严重地匮乏文明原动力本身。说白了,中国人实际上是严重地匮乏作为“人”所原本应该具有的文明的本质——“信”、“知”、“爱”。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指出,中国人由于长期以来迷信、崇拜孔子及其儒家的蛊惑,严重地无视真理,严重地自我毁弃哲学,这实际上等于说,中国人既无“信”、又无“知”,是否中国人就至少还有“爱”呢?我的回答仍然是否定的:中国人也同样缺乏真“爱”。中国人的“爱”,在孔子及其儒家的影响下,严重地带有浓厚的血缘性(家庭性、欺生性)、浓厚的功利性(个人的盲目性、狭隘性),甚至浓厚的奴性(欺善怕恶性、卑鄙性)。严重地说,在孔子及其儒家的长期训导下,中国人既匮乏真的信仰,也匮乏真的知识,甚至也依然匮乏真的真诚和爱。
当我说,由于孔子及其儒家对中国人的精神长期的垄断,造成了中国人无信仰、无真知的严重后果之时,或许人们尚不太会反对;但当我还说,也造成了中国人无真爱,甚至还无最基本的道德之时,不少人可能就会起来极力反对,因为在他们看来,孔子及其儒家简直就是中国人天然拥有道德、礼仪、爱和同情心的化身、象征,所以中国人当然地应该是世界上最具有道德、礼仪、爱和同情心的(人文)民族。其实,孔子及其儒家真是这样的“化身”和“象征”么?请继续看我下一篇文章:中国人其实是个最匮乏道德感,从而也最缺乏“人文”关怀的民族,为什么?
(请直接进入我个人的主页:www.liming1944.com,谢谢。2007,12,6。)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